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倍感钦佩,倍受鼓舞。然国势倾颓至此,譬如病入膏肓之民,需细细、静静调养,方可使病体好转,春秋复盛。自古苛疾猛药,难有妙手回春者。”
皇帝点了点头,王象乾跟叶向高一样,的确是老成谋国之人。不过他说的道理虽然对,却不得皇帝的心意。皇帝翻翻白眼,计上心头,他说道:“王老师所言极是。但朕何时急躁过?即便朕持国未久,偶有轻率之举,可毕竟又叶阁老这般老成持重的栋梁在前头代朕操持边务,难道叶阁老也会操之过急?不!朕看此次边军哗变,的确是整顿边务操之过急之过,但是这个过错不能被按在叶阁老的头上。是那帮在九边具体执行叶阁老命令的官吏们不能体悟朝廷的苦心!他们为了邀宠,为了抢功,便不顾大局,不识大体,逼着边军将校们谋反叛乱。真是可恶之极!”话音落下,皇帝不给王象乾继续争辩的机会,便大手一挥,道:“是朕错怪叶阁老,来啊,赐座赐盏。”
雷霆雨露,具是君恩。
刚刚还匍匐在地,死狗一般的叶向高,这会儿又因为皇帝的心回意转,不但重新落座,还被赏赐了一盏碧螺春压惊。
皇帝似乎已经咬定坏事的既不是皇帝整顿九边的国策之失,也不失叶向高这个中枢在发号施令的时候操之过急。之所以张飞豹会反叛,全赖九边的地方官们办事不力!
皇帝给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便不再给叶向高、王象乾丝毫同九边地方官们辩白的机会。因为皇帝在赐座赐盏之后,便将阁臣们晾在一旁,转身朝李如柏搭腔道:“新军编练的如何了?”
李如柏说道:“再有五月光景,新军便可出师,替君父南征北讨,平靖不臣。”
“再有五个月?”皇帝似乎对于李如柏的答案不太满意。
李如柏忙道:“君父,自年前臣领衔操练新军以来,不过短短三四个月,时间着实急促。古往今来,所有能威震天下,百战不殆的军队,都是要经历短则半年,长则一载的训练。然后还需要经历血与火的阵战考验,只有百战余生的士卒组建而成的军队,才能成为朝廷成为君父讨伐不臣的依仗。臣断不敢为了邀功谄媚而谎报军功,贻误国事啊。”
听他这么辩解,皇帝点了点头,答道:“这话倒是中肯。辽东前线为何屡战屡败?就是因为朝廷驱使着一群从未经历过军事训练的农民,在同建州叛军百战余生的精锐部队作战!这种局面,朝廷又怎么可能打胜仗?你说的对,说的在理,朕不怪罪你。”
闻言,李如柏松了口气,忙道:“君父圣明。”
可皇帝接下来的谈话却让李如柏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
“虽是如此,但此次讨伐叛乱,安定固原镇,仍要新军出战!”
皇帝大声表明
了自己的心意。
李如柏苦涩的说道:“君父!君父!臣刚刚已经说过了,现在的新军虽然已经经过了数月的操练,可对于阵战之事仍旧不甚熟练,贸然驱之作战,恐...恐不能一战而胜。”
皇帝冷冷的说道:“现在让新军去辽东跟建奴打,自然不能一战而胜。可现在朕要做的是平叛!对付的是原固原镇参将张飞豹的两千家丁!新军若是连张飞豹的两千家丁都剿灭不了,朕还拿什么指望他们日后战胜八旗兵?”
李如柏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不敢再做争辩。
皇帝傲然讲道:“时间不足,朕自然会留给你们足够的时间准备。此去固原千余里,一路之上,大可继续操练将士,这不是时间是什么?不要总向朕讨要法子,要自己动脑子!”
李如柏颤栗着答道:“君父英明,臣领旨。”
见状,皇帝缓和了口吻,笑道:“你也不必有太大压力。张飞豹一支孤军而已,逃进了罗家山内,又能坚持得了多久?再者,张飞豹的这支孤军就真的团结如一?即便他们都是张飞豹的家丁,感念张飞豹的恩义,可那是在张飞豹还是朝廷册封的固原镇参将的时候,可那还是在张飞豹能够给予他们良田宅院的时候,但现在,张飞豹已经成了朝廷的敌人!仓皇如丧家之犬,总有弹尽粮绝之日。倒是这支孤军的军心还会像现在这般袒护着张飞豹吗?恐怕不会!”
听了皇帝的这番话,叶向高跟李如柏自是眼前一亮,原来在他们心中无比棘手的平叛之战,在皇帝眼里竟然可以用三言两句就给解决!
而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三人闻言,惊讶者有之,惊叹者有之,敬服者有之。此三人皆管理过兵政,对于军旅之事,那是了然在胸。特别是王象乾跟孙承宗,他们早就看到了张飞豹最致命的弱点——孤军、叛军。
既是孤军则无法持久,既是叛军则站在了道义的对立面,仅此两点,张飞豹这支叛军的失败命运就也已注定。
虽然三人都瞧出了叛军的破绽,但这并不能平息他们对皇帝也能洞若观火而胜出的震惊叹服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皇帝毕竟是个毛头小子,并且生于深宫之内,张于妇人之手。怎么会对军旅之事有如此高的洞察力?
皇帝不止对远方的叛乱洞若观火,对于眼皮子底下,诸臣神色的细微变化亦是处处留心。见三位帝师面色各异,皇帝点了点头。
治国也好御下也好,总用阴谋是难以持久难以服众的。皇帝确实需要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在鼓舞自己,同时震慑朝野上下对自己施政方针的非议。
而动静闹得极大,可实际上却弱的可怜的张飞豹叛军就成了皇帝眼里最可爱的磨刀石。
“叶阁老,由内阁拟旨,命令兵部、户部配合新军,及时征调粮草军械以供军需。至于此次出征的大将人选,朕决定让孙老师挂帅。”皇帝望向了孙承宗。
文官挂帅本就是国朝祖制,这并没有什么好质疑的。而孙承宗既是帝师又在朝野上下享有隆誉,既有皇上的信任又兼备朝野的尊重,而且还以知兵事著称,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人选。至于孙承宗本人更是对这项任命翘首以待久矣。本朝三位帝师徐光启、王象乾以及孙承宗,前两者皇帝皆有重用,徐光启自不必多言,又是负责造枪造炮又是负责泰西书院,还不是鼓吹中学西用的一套理论,早被朝野上下视为朝中第一大宠臣幸臣,而王象乾也身负重托,被皇上任命为总理经营戎政,全权负责整顿京营诸多事宜。三位帝师之中,只有他孙承宗“无官无职”,这种境遇又怎能令孙承宗满意?
所以对于皇上任命自己为平叛大军的统帅,孙承宗是求之不得。
孙承宗当即领旨谢恩,并且保证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叛乱。
孙承宗的这句保证深得皇帝的心意,皇帝笑道:“说的是。此次平叛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次大练兵,大校武。打仗跟读书识字不同,民间俗语都说了,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区区张飞豹何足挂齿?待朝廷平叛的人马一到,列队整齐,军容整肃,早已经缺衣少食的叛军恐怕当即就要缴械投降了。到了固原以后,只需围住罗家山,而后派遣一二使臣进入其内,劝其投降朝廷。如此便可免去一场恶战,战虽去,可练兵的效果已然达到,这才是真真正正谋国良策。”
皇帝的一席话,无论是阁臣还是皇五弟朱由检抑或是李如柏,都听得心悦诚服,纷纷叩拜在地,口称吾皇圣明云云。
皇帝欣然接受了群臣的马匹,而后对叶向高道:“此次边事有变,你虽然不是罪首,但也难逃罪责。不过念在你能够忠心王事,勤勉持国的份上,姑且就罚俸一年吧。”
叶向高刚站起来,闻言,在此拜倒道:“臣领旨谢恩,谨记皇上教诲。”
皇帝又道:“至于那些把朕的国策跟叶阁老交代下去的差事办砸了的地方官儿们,就等到固原平叛战争之后,朕再慢慢的,一个个的收拾吧。”顿了顿,皇帝摆摆手道:“孙老师、皇五弟及李如柏留下,其余人等退下。你们且随朕去见一个人。”
倍感钦佩,倍受鼓舞。然国势倾颓至此,譬如病入膏肓之民,需细细、静静调养,方可使病体好转,春秋复盛。自古苛疾猛药,难有妙手回春者。”
皇帝点了点头,王象乾跟叶向高一样,的确是老成谋国之人。不过他说的道理虽然对,却不得皇帝的心意。皇帝翻翻白眼,计上心头,他说道:“王老师所言极是。但朕何时急躁过?即便朕持国未久,偶有轻率之举,可毕竟又叶阁老这般老成持重的栋梁在前头代朕操持边务,难道叶阁老也会操之过急?不!朕看此次边军哗变,的确是整顿边务操之过急之过,但是这个过错不能被按在叶阁老的头上。是那帮在九边具体执行叶阁老命令的官吏们不能体悟朝廷的苦心!他们为了邀宠,为了抢功,便不顾大局,不识大体,逼着边军将校们谋反叛乱。真是可恶之极!”话音落下,皇帝不给王象乾继续争辩的机会,便大手一挥,道:“是朕错怪叶阁老,来啊,赐座赐盏。”
雷霆雨露,具是君恩。
刚刚还匍匐在地,死狗一般的叶向高,这会儿又因为皇帝的心回意转,不但重新落座,还被赏赐了一盏碧螺春压惊。
皇帝似乎已经咬定坏事的既不是皇帝整顿九边的国策之失,也不失叶向高这个中枢在发号施令的时候操之过急。之所以张飞豹会反叛,全赖九边的地方官们办事不力!
皇帝给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便不再给叶向高、王象乾丝毫同九边地方官们辩白的机会。因为皇帝在赐座赐盏之后,便将阁臣们晾在一旁,转身朝李如柏搭腔道:“新军编练的如何了?”
李如柏说道:“再有五月光景,新军便可出师,替君父南征北讨,平靖不臣。”
“再有五个月?”皇帝似乎对于李如柏的答案不太满意。
李如柏忙道:“君父,自年前臣领衔操练新军以来,不过短短三四个月,时间着实急促。古往今来,所有能威震天下,百战不殆的军队,都是要经历短则半年,长则一载的训练。然后还需要经历血与火的阵战考验,只有百战余生的士卒组建而成的军队,才能成为朝廷成为君父讨伐不臣的依仗。臣断不敢为了邀功谄媚而谎报军功,贻误国事啊。”
听他这么辩解,皇帝点了点头,答道:“这话倒是中肯。辽东前线为何屡战屡败?就是因为朝廷驱使着一群从未经历过军事训练的农民,在同建州叛军百战余生的精锐部队作战!这种局面,朝廷又怎么可能打胜仗?你说的对,说的在理,朕不怪罪你。”
闻言,李如柏松了口气,忙道:“君父圣明。”
可皇帝接下来的谈话却让李如柏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
“虽是如此,但此次讨伐叛乱,安定固原镇,仍要新军出战!”
皇帝大声表明
了自己的心意。
李如柏苦涩的说道:“君父!君父!臣刚刚已经说过了,现在的新军虽然已经经过了数月的操练,可对于阵战之事仍旧不甚熟练,贸然驱之作战,恐...恐不能一战而胜。”
皇帝冷冷的说道:“现在让新军去辽东跟建奴打,自然不能一战而胜。可现在朕要做的是平叛!对付的是原固原镇参将张飞豹的两千家丁!新军若是连张飞豹的两千家丁都剿灭不了,朕还拿什么指望他们日后战胜八旗兵?”
李如柏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不敢再做争辩。
皇帝傲然讲道:“时间不足,朕自然会留给你们足够的时间准备。此去固原千余里,一路之上,大可继续操练将士,这不是时间是什么?不要总向朕讨要法子,要自己动脑子!”
李如柏颤栗着答道:“君父英明,臣领旨。”
见状,皇帝缓和了口吻,笑道:“你也不必有太大压力。张飞豹一支孤军而已,逃进了罗家山内,又能坚持得了多久?再者,张飞豹的这支孤军就真的团结如一?即便他们都是张飞豹的家丁,感念张飞豹的恩义,可那是在张飞豹还是朝廷册封的固原镇参将的时候,可那还是在张飞豹能够给予他们良田宅院的时候,但现在,张飞豹已经成了朝廷的敌人!仓皇如丧家之犬,总有弹尽粮绝之日。倒是这支孤军的军心还会像现在这般袒护着张飞豹吗?恐怕不会!”
听了皇帝的这番话,叶向高跟李如柏自是眼前一亮,原来在他们心中无比棘手的平叛之战,在皇帝眼里竟然可以用三言两句就给解决!
而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三人闻言,惊讶者有之,惊叹者有之,敬服者有之。此三人皆管理过兵政,对于军旅之事,那是了然在胸。特别是王象乾跟孙承宗,他们早就看到了张飞豹最致命的弱点——孤军、叛军。
既是孤军则无法持久,既是叛军则站在了道义的对立面,仅此两点,张飞豹这支叛军的失败命运就也已注定。
虽然三人都瞧出了叛军的破绽,但这并不能平息他们对皇帝也能洞若观火而胜出的震惊叹服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皇帝毕竟是个毛头小子,并且生于深宫之内,张于妇人之手。怎么会对军旅之事有如此高的洞察力?
皇帝不止对远方的叛乱洞若观火,对于眼皮子底下,诸臣神色的细微变化亦是处处留心。见三位帝师面色各异,皇帝点了点头。
治国也好御下也好,总用阴谋是难以持久难以服众的。皇帝确实需要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在鼓舞自己,同时震慑朝野上下对自己施政方针的非议。
而动静闹得极大,可实际上却弱的可怜的张飞豹叛军就成了皇帝眼里最可爱的磨刀石。
“叶阁老,由内阁拟旨,命令兵部、户部配合新军,及时征调粮草军械以供军需。至于此次出征的大将人选,朕决定让孙老师挂帅。”皇帝望向了孙承宗。
文官挂帅本就是国朝祖制,这并没有什么好质疑的。而孙承宗既是帝师又在朝野上下享有隆誉,既有皇上的信任又兼备朝野的尊重,而且还以知兵事著称,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人选。至于孙承宗本人更是对这项任命翘首以待久矣。本朝三位帝师徐光启、王象乾以及孙承宗,前两者皇帝皆有重用,徐光启自不必多言,又是负责造枪造炮又是负责泰西书院,还不是鼓吹中学西用的一套理论,早被朝野上下视为朝中第一大宠臣幸臣,而王象乾也身负重托,被皇上任命为总理经营戎政,全权负责整顿京营诸多事宜。三位帝师之中,只有他孙承宗“无官无职”,这种境遇又怎能令孙承宗满意?
所以对于皇上任命自己为平叛大军的统帅,孙承宗是求之不得。
孙承宗当即领旨谢恩,并且保证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叛乱。
孙承宗的这句保证深得皇帝的心意,皇帝笑道:“说的是。此次平叛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次大练兵,大校武。打仗跟读书识字不同,民间俗语都说了,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区区张飞豹何足挂齿?待朝廷平叛的人马一到,列队整齐,军容整肃,早已经缺衣少食的叛军恐怕当即就要缴械投降了。到了固原以后,只需围住罗家山,而后派遣一二使臣进入其内,劝其投降朝廷。如此便可免去一场恶战,战虽去,可练兵的效果已然达到,这才是真真正正谋国良策。”
皇帝的一席话,无论是阁臣还是皇五弟朱由检抑或是李如柏,都听得心悦诚服,纷纷叩拜在地,口称吾皇圣明云云。
皇帝欣然接受了群臣的马匹,而后对叶向高道:“此次边事有变,你虽然不是罪首,但也难逃罪责。不过念在你能够忠心王事,勤勉持国的份上,姑且就罚俸一年吧。”
叶向高刚站起来,闻言,在此拜倒道:“臣领旨谢恩,谨记皇上教诲。”
皇帝又道:“至于那些把朕的国策跟叶阁老交代下去的差事办砸了的地方官儿们,就等到固原平叛战争之后,朕再慢慢的,一个个的收拾吧。”顿了顿,皇帝摆摆手道:“孙老师、皇五弟及李如柏留下,其余人等退下。你们且随朕去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