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一章
大明天启元年四月初。
三法司终于将审理袁应泰的案子汇总成册,呈奏御前。皇帝粗略的看了一下,发现东林党人卸磨杀驴的本事倒是挺强,竟然将所有黑锅都甩给了袁应泰。说他庸碌无能,治军无方,还好大言欺世,讲什么明年开春收复抚顺之类欺君犯上的话。总之,三法司的意见只有一个——杀头。
不杀了袁应泰这个丢失辽沈,都是辽东镇,令百余万大明百姓尽为虏贼所有的罪魁祸首,就难以安定军心,平息民愤!
好一张大义凛然的判决书。
皇帝在折子上提笔写道:“不准,发回重审。”
四月的朝廷,除了整理辽东败局,惩处袁应泰,重新启用熊廷弼之外,还有三件大事。第一就是业已筹备完毕,只待吉时已到,就可以举行的皇帝大婚。在家天下的古代,国君的家事就是国事,丝毫马虎不得;第二件事就是德高望重的福王终于来到了京畿地面上,不日就将抵达京师,在这个节骨眼上,满朝文武又开始活动了,对于皇上令藩王进京的事情争吵的不可开交;第三件事也是震惊中外(古代的中外特指内朝外朝)——固原镇参将张飞豹及麾下两千兵勇割据罗家山,擒杀延绥巡抚张询阳,举兵叛乱了。三边总督杨鹤派遣延安总兵官张大筹、绥德总兵官郑晖心前往平叛,皆大败而归,遂奏请朝廷派重兵镇压。
军情紧急,皇帝自然要先处理第三件事。冬天已经过去,内阁又移回文华殿,皇帝诏令叶向高、三位帝师、皇五弟朱由检以及新军大将军李如柏到文华殿议事。
皇帝这一次决定穿戴衮服赶往内阁,因为他已经敲定主要,要打这一仗了。被伺候着穿衣的时候,魏忠贤奏报道:“四川石柱司都司秦良玉率领四千白杆兵抵达了京师,兵部将他们安排在了城外十里处。”
皇帝记得这个女将军,她麾下的川兵在浑河之战中打出了朝廷的威风,打出了明军的血性!不过诏秦良玉率军入京面圣却是因为骆思恭的建议。在年前,骆思恭尚未赴任辽东的时候,便建言皇帝重用这个女将军及其麾下的川兵。皇帝从谏如流,甚至罕见的下诏要见一见这位颇有功勋的女将领。在援辽之战前,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杆兵便以骁勇善战著称,曾在平播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诏令秦良玉一并入宫,到文华殿外候着。”皇帝轻声吩咐道。
魏忠贤一愣,“让...让秦良玉到内阁去?皇爷,这个秦良玉毕竟是土司官,久在蛮夷之地,不通教化。再说传言这个秦良玉生者狗熊的身材,老虎的爪子,相貌丑陋,奴婢生怕会惊扰了皇爷啊。”
皇帝冷笑道:“也是,在男尊女卑的朝野,女人带兵打仗本就匪夷所思,也就难怪有这么些不着调的揣测了。”顿了顿,皇帝忽然厉声呵斥道:“魏忠贤,自己到承天门外,令廷杖十五。”
魏忠贤面色微变,他恐慌的跪倒在地,“奴婢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还请皇爷示下。”
皇帝喝道:“朕几次三番下过旨意,土司当废,以后不许再提‘土’字!”
魏忠贤心悦诚服,连连叩头,自行令罚去了。不过执行廷杖的都是他的属下,想来也不会吃太多苦头。皇帝并不在意这些,反正他也没打算将魏忠贤打的皮开肉绽,事实上,他更多是作为外臣们看的。一来就连魏忠贤这等忠犬都因为不知避讳,直言土司二字遭到惩处,那么外臣们自然也就知道了深浅,能够体会到皇帝对于西南土司们的重视;二来这廷杖从来只打罚那些“犯颜直谏”的忠直臣子,现在却用“神圣”的廷杖刑执行在了大权阉大坏蛋大奸佞魏忠贤的屁股蛋上,这无疑是玷污了这种“高尚”的刑罚。日后士大夫们在被廷杖的时候,心里想的将不再是成百上千个挨了板子的“清流”臣子,而只会是魏忠贤,只会是魏忠贤的屁股蛋!
太恶心了!
日后被廷杖的文武群臣会怎么想?魏忠贤和自己受过一样的待遇,那岂不是说自己跟魏忠贤成了一丘之貉?这种“同等待遇”若是传到民间,还不被老百姓戳脊梁骨?
大臣们可以不畏惧皮肉之苦,甚至不惧生死,但是他们不能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从以儆效尤的层面上讲,廷杖魏忠贤一人的屁股蛋,胜过打一千个京官的屁股蛋!
……
文华殿。
叶向高、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朱由检、李如柏等人见皇帝竟然穿了一身衮服,不禁面色微变。要知道汉人王朝自唐朝以降,大都笃信道教,除了在正式场合外,一半都是审批道袍或者为了笼络读书人做儒生打扮的。而大明王朝的皇帝们更是出奇的懒惰,出奇的任性,大多数时候,皇帝们甚至连在早朝等重要场合都懒得着正装,就更别提在内阁处理政务期间了。
坐定之后,皇帝一挥袖袍,“赐座。”
魏忠贤命人寻来六个胡床,六人领旨谢恩,依次落座。
皇帝等六个人都坐下之后,又开口说道:“将大学士叶向高的座子撤掉!”
话音落下,无论是叶向高等阁老还是朱由检、李如柏都是面色大变。魏忠贤可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心情。作为忠犬,自然主人让
咬谁,就咬谁!
叶向高尴尬的站起身后,朝皇帝谢罪道:“臣惶恐。”
皇帝冷喝道:“你的确应该感到惶恐,不然下一个惶恐难安的就轮到朕了。”
闻言,叶向高放弃了最后一丝倔强,缓缓跪倒在地,将头垂在地上,一副任打任骂的模样。见状,徐光启等人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皇帝嚷道:“固原镇兵变的事,叶阁老可已知之?”
叶向高懊恼的闭上眼睛,答道:“臣也是刚刚得知。”
“都是你干的好事!”
皇帝显得有些怒不可遏。
叶向高忙道:“臣有负皇恩,没能替皇上分忧解难,打理好九边军务,臣有罪。”
不料皇帝到这会儿却有话锋一转,“现在不是讨论谁有罪,应不应该惩处的问题。当务之急是火速平息叛乱,以免这股歪风邪气,蔓延到其余边镇,以致尾大不掉,再也不可收拾!”
叶向高拜倒道:“皇上圣明,一切都听皇上圣断。”
皇帝点点头,却并没有体恤叶向高年事已高,命他起身的意思。而是朝叶向高身后的徐光启、王象乾跟孙承宗问道:“三位老师怎么看?”
徐光启硬着头皮站起身来答道:“叛将张飞豹之所以会斩杀延绥巡抚张询阳,是因为张询阳掌握了张飞豹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证。张飞豹因为恐惧这才杀了张询阳,聚兵占据了罗家山,抗拒王师。所以臣以为张飞豹其罪当诛。张飞豹帐下的两千多兵勇皆是张飞豹的家丁,世世代代耕种张飞豹赏赐的田地,世世代代居住张飞豹赏赐的宅院,他们都是张飞豹的忠仆,而非朝廷的忠卒。所以臣以为张飞豹帐下的兵勇也无须抚恤,一并诛剿而已。”
王象乾也说道:“延绥、宣大、固原三边,进来严格执行叶阁老整顿边务的命令,对侵吞军户田地,贪墨兵饷的边军将校大肆逮捕下狱论罪论死。搞得三边将校人心惶惶。所以臣觉着,仅仅派兵剿灭张飞豹叛军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皇帝挑了挑眉头,面有不悦之色的问道:“怎么?王老师要朕自废武功?不在整顿九边边务?”
王象乾连忙辩解道:“臣不敢,臣的意思是整顿边务不可操之过急。如今边备废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乃是几朝几代积弊而成。臣常闻,治大国如烹小鲜,岂可一蹴而就?皇上立志中兴大明,匡扶社稷的雄心伟略,臣等每每思及都倍感钦... -->>
第八十一章
大明天启元年四月初。
三法司终于将审理袁应泰的案子汇总成册,呈奏御前。皇帝粗略的看了一下,发现东林党人卸磨杀驴的本事倒是挺强,竟然将所有黑锅都甩给了袁应泰。说他庸碌无能,治军无方,还好大言欺世,讲什么明年开春收复抚顺之类欺君犯上的话。总之,三法司的意见只有一个——杀头。
不杀了袁应泰这个丢失辽沈,都是辽东镇,令百余万大明百姓尽为虏贼所有的罪魁祸首,就难以安定军心,平息民愤!
好一张大义凛然的判决书。
皇帝在折子上提笔写道:“不准,发回重审。”
四月的朝廷,除了整理辽东败局,惩处袁应泰,重新启用熊廷弼之外,还有三件大事。第一就是业已筹备完毕,只待吉时已到,就可以举行的皇帝大婚。在家天下的古代,国君的家事就是国事,丝毫马虎不得;第二件事就是德高望重的福王终于来到了京畿地面上,不日就将抵达京师,在这个节骨眼上,满朝文武又开始活动了,对于皇上令藩王进京的事情争吵的不可开交;第三件事也是震惊中外(古代的中外特指内朝外朝)——固原镇参将张飞豹及麾下两千兵勇割据罗家山,擒杀延绥巡抚张询阳,举兵叛乱了。三边总督杨鹤派遣延安总兵官张大筹、绥德总兵官郑晖心前往平叛,皆大败而归,遂奏请朝廷派重兵镇压。
军情紧急,皇帝自然要先处理第三件事。冬天已经过去,内阁又移回文华殿,皇帝诏令叶向高、三位帝师、皇五弟朱由检以及新军大将军李如柏到文华殿议事。
皇帝这一次决定穿戴衮服赶往内阁,因为他已经敲定主要,要打这一仗了。被伺候着穿衣的时候,魏忠贤奏报道:“四川石柱司都司秦良玉率领四千白杆兵抵达了京师,兵部将他们安排在了城外十里处。”
皇帝记得这个女将军,她麾下的川兵在浑河之战中打出了朝廷的威风,打出了明军的血性!不过诏秦良玉率军入京面圣却是因为骆思恭的建议。在年前,骆思恭尚未赴任辽东的时候,便建言皇帝重用这个女将军及其麾下的川兵。皇帝从谏如流,甚至罕见的下诏要见一见这位颇有功勋的女将领。在援辽之战前,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杆兵便以骁勇善战著称,曾在平播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诏令秦良玉一并入宫,到文华殿外候着。”皇帝轻声吩咐道。
魏忠贤一愣,“让...让秦良玉到内阁去?皇爷,这个秦良玉毕竟是土司官,久在蛮夷之地,不通教化。再说传言这个秦良玉生者狗熊的身材,老虎的爪子,相貌丑陋,奴婢生怕会惊扰了皇爷啊。”
皇帝冷笑道:“也是,在男尊女卑的朝野,女人带兵打仗本就匪夷所思,也就难怪有这么些不着调的揣测了。”顿了顿,皇帝忽然厉声呵斥道:“魏忠贤,自己到承天门外,令廷杖十五。”
魏忠贤面色微变,他恐慌的跪倒在地,“奴婢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还请皇爷示下。”
皇帝喝道:“朕几次三番下过旨意,土司当废,以后不许再提‘土’字!”
魏忠贤心悦诚服,连连叩头,自行令罚去了。不过执行廷杖的都是他的属下,想来也不会吃太多苦头。皇帝并不在意这些,反正他也没打算将魏忠贤打的皮开肉绽,事实上,他更多是作为外臣们看的。一来就连魏忠贤这等忠犬都因为不知避讳,直言土司二字遭到惩处,那么外臣们自然也就知道了深浅,能够体会到皇帝对于西南土司们的重视;二来这廷杖从来只打罚那些“犯颜直谏”的忠直臣子,现在却用“神圣”的廷杖刑执行在了大权阉大坏蛋大奸佞魏忠贤的屁股蛋上,这无疑是玷污了这种“高尚”的刑罚。日后士大夫们在被廷杖的时候,心里想的将不再是成百上千个挨了板子的“清流”臣子,而只会是魏忠贤,只会是魏忠贤的屁股蛋!
太恶心了!
日后被廷杖的文武群臣会怎么想?魏忠贤和自己受过一样的待遇,那岂不是说自己跟魏忠贤成了一丘之貉?这种“同等待遇”若是传到民间,还不被老百姓戳脊梁骨?
大臣们可以不畏惧皮肉之苦,甚至不惧生死,但是他们不能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从以儆效尤的层面上讲,廷杖魏忠贤一人的屁股蛋,胜过打一千个京官的屁股蛋!
……
文华殿。
叶向高、徐光启、王象乾、孙承宗、朱由检、李如柏等人见皇帝竟然穿了一身衮服,不禁面色微变。要知道汉人王朝自唐朝以降,大都笃信道教,除了在正式场合外,一半都是审批道袍或者为了笼络读书人做儒生打扮的。而大明王朝的皇帝们更是出奇的懒惰,出奇的任性,大多数时候,皇帝们甚至连在早朝等重要场合都懒得着正装,就更别提在内阁处理政务期间了。
坐定之后,皇帝一挥袖袍,“赐座。”
魏忠贤命人寻来六个胡床,六人领旨谢恩,依次落座。
皇帝等六个人都坐下之后,又开口说道:“将大学士叶向高的座子撤掉!”
话音落下,无论是叶向高等阁老还是朱由检、李如柏都是面色大变。魏忠贤可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心情。作为忠犬,自然主人让
咬谁,就咬谁!
叶向高尴尬的站起身后,朝皇帝谢罪道:“臣惶恐。”
皇帝冷喝道:“你的确应该感到惶恐,不然下一个惶恐难安的就轮到朕了。”
闻言,叶向高放弃了最后一丝倔强,缓缓跪倒在地,将头垂在地上,一副任打任骂的模样。见状,徐光启等人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皇帝嚷道:“固原镇兵变的事,叶阁老可已知之?”
叶向高懊恼的闭上眼睛,答道:“臣也是刚刚得知。”
“都是你干的好事!”
皇帝显得有些怒不可遏。
叶向高忙道:“臣有负皇恩,没能替皇上分忧解难,打理好九边军务,臣有罪。”
不料皇帝到这会儿却有话锋一转,“现在不是讨论谁有罪,应不应该惩处的问题。当务之急是火速平息叛乱,以免这股歪风邪气,蔓延到其余边镇,以致尾大不掉,再也不可收拾!”
叶向高拜倒道:“皇上圣明,一切都听皇上圣断。”
皇帝点点头,却并没有体恤叶向高年事已高,命他起身的意思。而是朝叶向高身后的徐光启、王象乾跟孙承宗问道:“三位老师怎么看?”
徐光启硬着头皮站起身来答道:“叛将张飞豹之所以会斩杀延绥巡抚张询阳,是因为张询阳掌握了张飞豹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证。张飞豹因为恐惧这才杀了张询阳,聚兵占据了罗家山,抗拒王师。所以臣以为张飞豹其罪当诛。张飞豹帐下的两千多兵勇皆是张飞豹的家丁,世世代代耕种张飞豹赏赐的田地,世世代代居住张飞豹赏赐的宅院,他们都是张飞豹的忠仆,而非朝廷的忠卒。所以臣以为张飞豹帐下的兵勇也无须抚恤,一并诛剿而已。”
王象乾也说道:“延绥、宣大、固原三边,进来严格执行叶阁老整顿边务的命令,对侵吞军户田地,贪墨兵饷的边军将校大肆逮捕下狱论罪论死。搞得三边将校人心惶惶。所以臣觉着,仅仅派兵剿灭张飞豹叛军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皇帝挑了挑眉头,面有不悦之色的问道:“怎么?王老师要朕自废武功?不在整顿九边边务?”
王象乾连忙辩解道:“臣不敢,臣的意思是整顿边务不可操之过急。如今边备废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乃是几朝几代积弊而成。臣常闻,治大国如烹小鲜,岂可一蹴而就?皇上立志中兴大明,匡扶社稷的雄心伟略,臣等每每思及都倍感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