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大明161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有的机器,都是大小不一的螺杆由水力带动起来,只要水力不断,这些机器就可以不断的使用,在质量和节省成本和人力上,水力机器自有其独到之处。
和裕升不仅要制银币,还会制少量的金币和大量的铜钱,铜钱又是另外一种制法,需要人工较多,技术含量要比这种铸造银币的办法简单的多,当然质量水准也相差的远了。
铜币张瀚并不打算投入太多,铜币是准备用来赚钱的,只要质量稍微好过普通的民间铸币就可。
孙远化等人在最后工序处的筐子里捡出一枚银币,递入张瀚手中。
入手感觉就很好,银光灿然,新铸成的银币似乎还有一些冲压时的余温,再仔细看,银币并没有复杂图案,正面中间是三个字“和裕升”,字还是李慎明写的,论书法水平,孙敬亭和孔敏行等人都差他老远,而对书写行量极大,未来可能达几百万枚的银币,李慎明也是十分高兴,对他来说这也是难得的荣誉,朝廷的通宝铜钱字样也是要人书写,都是请的名臣中的大书法家,李慎明这样的水平在那些人跟前相差万里,他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实在难得。
银币背面则是“当一两”字样,当然还是李慎明所书。
各人手中都是拿起一枚银币,仔细观看,这东西对大明的人来说还是很新鲜,中国一直没有正经的铸造过金银币,铜币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且很少有朝廷统一管制,民间现在不仅在用天启钱,更多的是用万历钱和嘉靖钱,甚至还有人用前宋的铜钱,更早的铜钱存世量少,不宜拿出日常使用,可以当做古董了。
李慎明拿着银币,先是翻动上下,满是陶醉的欣赏了一番银币上的字样,接着才仔细观察银币的样子,这时才现问题:“为何这银币要有花边?”
张瀚笑道:“人心叵测,不管是我和裕升公司负责商业的人,或是军人,拿到银币后如果大规模的从四边磨掉银边,积少成多,也是会小赚一笔,或是将来民间使用,有人也会磨边,当一两的给我磨成八钱,六钱,到时候不仅是损失一些银子那么简单,还会影响我们和裕升银币的信誉。”
“原来如此。”李慎明恍然大悟道:“用这花边是防止人私下打磨,好主意,果然好主意。”
李慎明微笑着掂了一下银币,说道:“当一两的银币实则重八钱,另外含有一些辅料,又是二钱……”
站在左近处的田季堂,两眼突然一亮!
张瀚看到了,微笑着道:“老田原本对跟过来兴趣还不大,现在隐隐明白了?”
“是有一些明白了。”田季堂眼中显露出兴奋之色来,他不是笨蛋,哪还有想不明白的?
一想明白,敬佩之情就按捺不住了,田季堂忍不住拱手道:“大人真是天纵之才!”
张瀚哈哈大笑起来。
铸币,不管是朝廷的铜钱还是张瀚这里铸成的银币,钱息当然是最要紧的。朝廷拿二十万两本钱来买铜,铸币值六十万,不算成本什么的,一进一出就能赚四十万。
当然,这铜钱的质量可想而知。
张瀚的银币当然不必如此,当一两去二钱,再加二钱辅料,一两银赚四钱,毛利就是百分之四十而已。
就是说,行百万枚当一两银币,利就是在四十万两。
当然这是还没有计算成本的算法,不过铸币的成本并不高,十分有限。
田季堂高兴了一会,猛然警醒似的,他向张瀚问道:“大人,这银币若行民间,定然会被觉份量不足,还有杂质,这……”
“谁告诉你要在民间行?”一旁的李慎明反问道。
张瀚放下手中这枚,又拿起一枚检视,见银币质量几乎完全相同,不觉又点了点头,转头见一脸愕然的田季堂,张瀚耐心解释道:“银币份量不足,要补足这份量就是拿和裕升的信誉来保证,保证就是这银币上的三个字,当一两是足额的当一两,而如果一开始就行民间,就算我们在大同乃至陕北,宣府都有极高的信誉,百姓和商人用起来定然也是疑虑重重。既然如此,早期就不必直接行出去,而是我们自己用。”
“原来如此。”田季堂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想明白。
田季堂屈着手指算道:“军饷是大头开销,工场的工钱紧随其后,这两样一年要过百万两,如果行这银币来当工钱和军饷,光是这一块就省好几十万,加上北上的民夫和建筑开销,这一块又能省下来。为什么能省呢?这银币先不行民间,给咱们自己人,... -->>
所有的机器,都是大小不一的螺杆由水力带动起来,只要水力不断,这些机器就可以不断的使用,在质量和节省成本和人力上,水力机器自有其独到之处。
和裕升不仅要制银币,还会制少量的金币和大量的铜钱,铜钱又是另外一种制法,需要人工较多,技术含量要比这种铸造银币的办法简单的多,当然质量水准也相差的远了。
铜币张瀚并不打算投入太多,铜币是准备用来赚钱的,只要质量稍微好过普通的民间铸币就可。
孙远化等人在最后工序处的筐子里捡出一枚银币,递入张瀚手中。
入手感觉就很好,银光灿然,新铸成的银币似乎还有一些冲压时的余温,再仔细看,银币并没有复杂图案,正面中间是三个字“和裕升”,字还是李慎明写的,论书法水平,孙敬亭和孔敏行等人都差他老远,而对书写行量极大,未来可能达几百万枚的银币,李慎明也是十分高兴,对他来说这也是难得的荣誉,朝廷的通宝铜钱字样也是要人书写,都是请的名臣中的大书法家,李慎明这样的水平在那些人跟前相差万里,他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实在难得。
银币背面则是“当一两”字样,当然还是李慎明所书。
各人手中都是拿起一枚银币,仔细观看,这东西对大明的人来说还是很新鲜,中国一直没有正经的铸造过金银币,铜币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且很少有朝廷统一管制,民间现在不仅在用天启钱,更多的是用万历钱和嘉靖钱,甚至还有人用前宋的铜钱,更早的铜钱存世量少,不宜拿出日常使用,可以当做古董了。
李慎明拿着银币,先是翻动上下,满是陶醉的欣赏了一番银币上的字样,接着才仔细观察银币的样子,这时才现问题:“为何这银币要有花边?”
张瀚笑道:“人心叵测,不管是我和裕升公司负责商业的人,或是军人,拿到银币后如果大规模的从四边磨掉银边,积少成多,也是会小赚一笔,或是将来民间使用,有人也会磨边,当一两的给我磨成八钱,六钱,到时候不仅是损失一些银子那么简单,还会影响我们和裕升银币的信誉。”
“原来如此。”李慎明恍然大悟道:“用这花边是防止人私下打磨,好主意,果然好主意。”
李慎明微笑着掂了一下银币,说道:“当一两的银币实则重八钱,另外含有一些辅料,又是二钱……”
站在左近处的田季堂,两眼突然一亮!
张瀚看到了,微笑着道:“老田原本对跟过来兴趣还不大,现在隐隐明白了?”
“是有一些明白了。”田季堂眼中显露出兴奋之色来,他不是笨蛋,哪还有想不明白的?
一想明白,敬佩之情就按捺不住了,田季堂忍不住拱手道:“大人真是天纵之才!”
张瀚哈哈大笑起来。
铸币,不管是朝廷的铜钱还是张瀚这里铸成的银币,钱息当然是最要紧的。朝廷拿二十万两本钱来买铜,铸币值六十万,不算成本什么的,一进一出就能赚四十万。
当然,这铜钱的质量可想而知。
张瀚的银币当然不必如此,当一两去二钱,再加二钱辅料,一两银赚四钱,毛利就是百分之四十而已。
就是说,行百万枚当一两银币,利就是在四十万两。
当然这是还没有计算成本的算法,不过铸币的成本并不高,十分有限。
田季堂高兴了一会,猛然警醒似的,他向张瀚问道:“大人,这银币若行民间,定然会被觉份量不足,还有杂质,这……”
“谁告诉你要在民间行?”一旁的李慎明反问道。
张瀚放下手中这枚,又拿起一枚检视,见银币质量几乎完全相同,不觉又点了点头,转头见一脸愕然的田季堂,张瀚耐心解释道:“银币份量不足,要补足这份量就是拿和裕升的信誉来保证,保证就是这银币上的三个字,当一两是足额的当一两,而如果一开始就行民间,就算我们在大同乃至陕北,宣府都有极高的信誉,百姓和商人用起来定然也是疑虑重重。既然如此,早期就不必直接行出去,而是我们自己用。”
“原来如此。”田季堂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想明白。
田季堂屈着手指算道:“军饷是大头开销,工场的工钱紧随其后,这两样一年要过百万两,如果行这银币来当工钱和军饷,光是这一块就省好几十万,加上北上的民夫和建筑开销,这一块又能省下来。为什么能省呢?这银币先不行民间,给咱们自己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