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五章二刘相争
“茂安,这么说来,天下有望太平了?”说着,刘虞又忍不住摇了摇头,道:“这恐怕有些难啊,如今,凉州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可是益州米贼猖獗,太行、泰山的黄巾余寇也还没有被剿灭,大汉仍是多事之秋啊!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在于,弘农王再怎么贤明,不过是一个八龄的稚童罢了,登基为帝的日子尚早,而方今的天下,能不能维持到弘农王继位的那一天,还很难说啊!”
抬头望了望四周,刘虞再次压低了声音,道:“不瞒你说,刘景升曾想说服大将军,行伊尹霍光之事,废黜当今天子,别立弘农王为帝,可惜被弘农王一口拒绝了。我听说此事之后,也是又喜又忧啊,喜得是弘农王仁孝,不肯行那悖逆之举,忧得却是我大汉不知还要等上多少年,才能由明主当政啊!”
董扶闻言,眼皮一跳,不仅是因为刘虞所说的这件事,太过骇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涉及谋逆的大事,本该严守机密才是,可刘虞就这么轻率的告诉了他,到底是刘虞觉得自己可信呢?还是说,刘虞本身就是一个守不住秘密的人?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件事恐怕迟早要大白于天下,到时候,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来,甚至会引发第三次党锢之祸,那大汉可就真的覆亡在即了!
“君朗,慎言!此事既然已经过去了,那就该烂在肚子里才好!万不可再提起了!隔墙有耳,人心难测,一件事知道的人越多,泄漏机密的可能也就越大。此事若是泄漏出去,那可是天大的祸患!”
刘虞自知失言,尴尬的轻咳了一声,岔开了话题,他长叹一声,说道:“天子昏聩,阉竖弄权,盗贼蜂起——大汉的前景,实在是不容乐观啊!年初荥阳有黄巾余党作乱,差一点就打到了洛阳城下,竟然连京师都不够安全,这天底下,还有尺寸之地可以作为乐土吗?”
“那君朗你又有什么打算?”想到自己的家乡此刻也正在遭受米贼的荼毒,董扶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昔日王莽篡汉,天下大乱,中原士人,多有避难交州者。我欲效仿前人,向朝廷求取交州地方的官职,借机躲避战乱。”刘虞答道。
“君朗三思啊!交州乃是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更兼当地之人不服王化,时有叛乱之举——君朗,你可是准备去避乱的,却怎么专挑这种地方走?”董扶闻言大惊。
刘虞苦笑一声,道:“茂安,你是不知道,如今天子虽然暂罢了修宫钱,可是,若不向中藏纳钱的话,又哪能得授好官?也唯有交州这种偏僻之地,穷山恶水,无人愿意到哪里任官,才能求得到哇!”
“说起瘴疫,我本乃江夏人氏,在世人眼中,江夏亦是蛮邦,瘴疫遍地,我又有什么好怕的?至于蛮族叛乱,那就更不足为惧了,有汉以来,南蛮虽也时有叛乱,但何曾成过气候?交州也许并非乐土,但眼下也只有那里能够容身了。”
董扶默默的点了点头,刘虞见状,不由得问道:“怎么,茂安似乎不大赞同我的做法?”
“君朗”董扶沉默的片刻之后,终于开口了:“大丈夫在世,就算不能安邦定国,总也要能保一方百姓的平安才是……”
“我何尝不想如此,可是如今这世道,想要干出一番功业来,难呐!”刘虞感叹道。
“君朗此言差矣!前有卢司徒,后有张太尉,不都立下了盖世功勋么?只要愿意为国出力,又何愁没有机会?”董扶劝道。
“卢司徒是弘农王的老师,张太尉素与中官亲善,茂安啊,不是我嫉贤妒能,此二公若非有皇子、中官在后面支持,又哪里有机会建立功勋?卢司徒拒贼于广宗之时,张太尉顿兵于临泾之际,恐怕早就被撤职问罪,槛车征还了!”刘焉慨然道。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自古成大事者,非惟天时,亦赖人谋。君朗万不可气馁啊!”董扶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不知茂安有何可以教我?”听了董扶的劝导,刘焉终于不再那么消沉了,深藏已久的雄心壮志,此刻似乎有了复燃的苗头。
“益州有山川之险,沃野千里,民殷国富,素有天府之称,就算君朗想要找一个避难之地,益州也要比交州更为适合啊!”董扶道。
“这……”刘焉顿时迟疑起来,虽然在董扶的鼓动下,他已经有了些许建功立业的想法,但是,眼下的益州,米贼猖獗,连堂堂的一州刺史,也被反贼围困在城中,哀哀乞援。在这种时候去益州为官,岂非自讨苦吃?刘焉心里很清楚,自己并不擅长兵事,比起郤俭,打仗的本领也未见得就能高出多少。
“君朗不必担心。”似乎是看出了刘焉的顾虑,董扶出言劝解道:“米贼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他们之所以能如此猖獗,全因刺史郤俭昏庸无能,他不仅贪婪无度,在益州大肆聚敛,盘剥百姓,还嫉贤妒能,打压州中的贤能之士,故而使得益州上下离心,不能齐心协力,对付米贼。君朗到了益州,只需举贤用能,使益州豪杰各居其位,各尽其材,则讨平米贼,指日可待也!”
“茂安所言虽善,可益州刺史仍是郤俭。如今米贼围攻雒县甚急,在这个时候,朝廷为了稳定军心,恐怕未必会同意撤换刺史啊!若郤俭依旧是益州刺史的话,我又用什么身份去发号施令?”刘焉眉头紧锁,心中暗暗盘算着。
“郤俭劣迹斑斑,想要搬倒他并不难。不过,君朗方才所言也有道理,如今郤俭被米贼围困在雒县城中,就算我出面揭发他的罪行,朝廷也没法派人前去查证、治罪。何况,战事紧急,恐怕还不等朝廷查清郤俭的罪行,雒县就已经陷于贼手了!依我之见,不如君朗自请担任监军使者,前往益州查证郤俭的罪行,等到了蜀中之后,先率领周边诸郡的兵马,解了雒县之围,然后再入城宣布郤俭的罪状,将其罢职问罪。到时,君朗就能以监军使者的身份,暂代益州刺史之职,而朝廷也就只能顺水推舟,任命君朗为益州刺史了。”董扶替刘焉层层剖析着。
两人商议好之后,董扶率先向刘宏揭发了郤俭在益州的所作所为,甚至连五斗米道的造反,都归咎在了郤俭的身上,说正是因为郤俭在益州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才会被五斗米道蛊惑,加入贼军。
董扶这么说,当然有点冤枉郤俭了。虽然郤俭在益州的吃相的确很难看,但是,张修起事的时候,郤俭才刚刚上任不久,显然责任不能完全归咎在他的身上。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郤俭的前任刘隽,也同样是一位贪婪无行之辈,益州动乱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刘隽才对。
不过,为了达成目的,董扶也就顾不上尊重事实了,反正郤俭的确在益州有横征暴敛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在五斗米道已经起事之后,依旧没有任何的收敛。从这一点上讲,郤俭就算是被董扶冤枉了一把,却也冤枉的一点不冤。
说起横征暴敛什么的,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刘宏同志,可是个中的佼佼者。郤俭与他老人家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董扶这么当着面的检举郤俭,倒把刘宏弄得有些尴尬,甚至有些怀疑,董扶这是不是在指桑骂槐?
细细的打量了董扶几眼后,刘宏终于确定,是自己多心了,无论是董扶的神态还是语气,都不像是借机劝谏自己的样子。消去了疑心之后,刘宏的心中,就只剩下对郤俭的不满之意了。
“哼,这个郤俭,真是不像话!”刘宏斥骂道,浑然无视了自己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实:“一定要... -->>
第八十五章二刘相争
“茂安,这么说来,天下有望太平了?”说着,刘虞又忍不住摇了摇头,道:“这恐怕有些难啊,如今,凉州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可是益州米贼猖獗,太行、泰山的黄巾余寇也还没有被剿灭,大汉仍是多事之秋啊!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在于,弘农王再怎么贤明,不过是一个八龄的稚童罢了,登基为帝的日子尚早,而方今的天下,能不能维持到弘农王继位的那一天,还很难说啊!”
抬头望了望四周,刘虞再次压低了声音,道:“不瞒你说,刘景升曾想说服大将军,行伊尹霍光之事,废黜当今天子,别立弘农王为帝,可惜被弘农王一口拒绝了。我听说此事之后,也是又喜又忧啊,喜得是弘农王仁孝,不肯行那悖逆之举,忧得却是我大汉不知还要等上多少年,才能由明主当政啊!”
董扶闻言,眼皮一跳,不仅是因为刘虞所说的这件事,太过骇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涉及谋逆的大事,本该严守机密才是,可刘虞就这么轻率的告诉了他,到底是刘虞觉得自己可信呢?还是说,刘虞本身就是一个守不住秘密的人?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件事恐怕迟早要大白于天下,到时候,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来,甚至会引发第三次党锢之祸,那大汉可就真的覆亡在即了!
“君朗,慎言!此事既然已经过去了,那就该烂在肚子里才好!万不可再提起了!隔墙有耳,人心难测,一件事知道的人越多,泄漏机密的可能也就越大。此事若是泄漏出去,那可是天大的祸患!”
刘虞自知失言,尴尬的轻咳了一声,岔开了话题,他长叹一声,说道:“天子昏聩,阉竖弄权,盗贼蜂起——大汉的前景,实在是不容乐观啊!年初荥阳有黄巾余党作乱,差一点就打到了洛阳城下,竟然连京师都不够安全,这天底下,还有尺寸之地可以作为乐土吗?”
“那君朗你又有什么打算?”想到自己的家乡此刻也正在遭受米贼的荼毒,董扶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昔日王莽篡汉,天下大乱,中原士人,多有避难交州者。我欲效仿前人,向朝廷求取交州地方的官职,借机躲避战乱。”刘虞答道。
“君朗三思啊!交州乃是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更兼当地之人不服王化,时有叛乱之举——君朗,你可是准备去避乱的,却怎么专挑这种地方走?”董扶闻言大惊。
刘虞苦笑一声,道:“茂安,你是不知道,如今天子虽然暂罢了修宫钱,可是,若不向中藏纳钱的话,又哪能得授好官?也唯有交州这种偏僻之地,穷山恶水,无人愿意到哪里任官,才能求得到哇!”
“说起瘴疫,我本乃江夏人氏,在世人眼中,江夏亦是蛮邦,瘴疫遍地,我又有什么好怕的?至于蛮族叛乱,那就更不足为惧了,有汉以来,南蛮虽也时有叛乱,但何曾成过气候?交州也许并非乐土,但眼下也只有那里能够容身了。”
董扶默默的点了点头,刘虞见状,不由得问道:“怎么,茂安似乎不大赞同我的做法?”
“君朗”董扶沉默的片刻之后,终于开口了:“大丈夫在世,就算不能安邦定国,总也要能保一方百姓的平安才是……”
“我何尝不想如此,可是如今这世道,想要干出一番功业来,难呐!”刘虞感叹道。
“君朗此言差矣!前有卢司徒,后有张太尉,不都立下了盖世功勋么?只要愿意为国出力,又何愁没有机会?”董扶劝道。
“卢司徒是弘农王的老师,张太尉素与中官亲善,茂安啊,不是我嫉贤妒能,此二公若非有皇子、中官在后面支持,又哪里有机会建立功勋?卢司徒拒贼于广宗之时,张太尉顿兵于临泾之际,恐怕早就被撤职问罪,槛车征还了!”刘焉慨然道。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自古成大事者,非惟天时,亦赖人谋。君朗万不可气馁啊!”董扶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不知茂安有何可以教我?”听了董扶的劝导,刘焉终于不再那么消沉了,深藏已久的雄心壮志,此刻似乎有了复燃的苗头。
“益州有山川之险,沃野千里,民殷国富,素有天府之称,就算君朗想要找一个避难之地,益州也要比交州更为适合啊!”董扶道。
“这……”刘焉顿时迟疑起来,虽然在董扶的鼓动下,他已经有了些许建功立业的想法,但是,眼下的益州,米贼猖獗,连堂堂的一州刺史,也被反贼围困在城中,哀哀乞援。在这种时候去益州为官,岂非自讨苦吃?刘焉心里很清楚,自己并不擅长兵事,比起郤俭,打仗的本领也未见得就能高出多少。
“君朗不必担心。”似乎是看出了刘焉的顾虑,董扶出言劝解道:“米贼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他们之所以能如此猖獗,全因刺史郤俭昏庸无能,他不仅贪婪无度,在益州大肆聚敛,盘剥百姓,还嫉贤妒能,打压州中的贤能之士,故而使得益州上下离心,不能齐心协力,对付米贼。君朗到了益州,只需举贤用能,使益州豪杰各居其位,各尽其材,则讨平米贼,指日可待也!”
“茂安所言虽善,可益州刺史仍是郤俭。如今米贼围攻雒县甚急,在这个时候,朝廷为了稳定军心,恐怕未必会同意撤换刺史啊!若郤俭依旧是益州刺史的话,我又用什么身份去发号施令?”刘焉眉头紧锁,心中暗暗盘算着。
“郤俭劣迹斑斑,想要搬倒他并不难。不过,君朗方才所言也有道理,如今郤俭被米贼围困在雒县城中,就算我出面揭发他的罪行,朝廷也没法派人前去查证、治罪。何况,战事紧急,恐怕还不等朝廷查清郤俭的罪行,雒县就已经陷于贼手了!依我之见,不如君朗自请担任监军使者,前往益州查证郤俭的罪行,等到了蜀中之后,先率领周边诸郡的兵马,解了雒县之围,然后再入城宣布郤俭的罪状,将其罢职问罪。到时,君朗就能以监军使者的身份,暂代益州刺史之职,而朝廷也就只能顺水推舟,任命君朗为益州刺史了。”董扶替刘焉层层剖析着。
两人商议好之后,董扶率先向刘宏揭发了郤俭在益州的所作所为,甚至连五斗米道的造反,都归咎在了郤俭的身上,说正是因为郤俭在益州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才会被五斗米道蛊惑,加入贼军。
董扶这么说,当然有点冤枉郤俭了。虽然郤俭在益州的吃相的确很难看,但是,张修起事的时候,郤俭才刚刚上任不久,显然责任不能完全归咎在他的身上。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郤俭的前任刘隽,也同样是一位贪婪无行之辈,益州动乱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刘隽才对。
不过,为了达成目的,董扶也就顾不上尊重事实了,反正郤俭的确在益州有横征暴敛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在五斗米道已经起事之后,依旧没有任何的收敛。从这一点上讲,郤俭就算是被董扶冤枉了一把,却也冤枉的一点不冤。
说起横征暴敛什么的,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刘宏同志,可是个中的佼佼者。郤俭与他老人家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董扶这么当着面的检举郤俭,倒把刘宏弄得有些尴尬,甚至有些怀疑,董扶这是不是在指桑骂槐?
细细的打量了董扶几眼后,刘宏终于确定,是自己多心了,无论是董扶的神态还是语气,都不像是借机劝谏自己的样子。消去了疑心之后,刘宏的心中,就只剩下对郤俭的不满之意了。
“哼,这个郤俭,真是不像话!”刘宏斥骂道,浑然无视了自己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实:“一定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