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划过,傅燮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地名,考虑着下一步的走向。最终,傅燮的目光在“勇士”和“獂道”之间反复逡巡,似乎在下一个艰难的决断。
眼下,最稳妥的方法,自然是撤回冀县,等探清了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可是,令居那边,董卓依旧孤悬一地,危在旦夕(傅燮并不知道董卓已经逃掉了),若是自己直接退回冀县的话,叛军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攻打董卓了。
而若只是稍稍退回去一点,屯兵于勇士的话,那傅燮便可以依旧对叛军保持威慑,牵制住叛军更多的兵力,为董卓减轻一些负担。
但是,屯兵于勇士,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补给线太长了。勇士位于汉阳郡的最西部,而且是汉阳郡西部唯一的一个县。从冀县往西,出了獂道,整个汉阳西部的大片区域,都是荒无人烟的丘陵沟壑,唯有在毗邻金城郡的地方,设有一个勇士县。
如果傅燮屯驻在勇士县的话,那么他的补给线,将会必不可免的经过长达两百余里,荒无人烟,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带,搬运不便、损耗太大且不说,还很容易遭受叛军的袭扰。
因此,屯驻勇士,实乃下策,短时间里还好说,随军带来的粮草尚能支撑十天半月。可是时间一长,大军必然会面临缺粮的问题。
想来想去,傅燮最终还是选择了屯驻勇士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傅燮终归没法见死不救,坐视董卓被叛军围歼。这可关系到整个凉州的局势走向,万万轻忽不得。
傅燮立刻做出了安排,全军分为三部,骑兵负责断后,步兵分为两部,交替掩护撤退,立刻动身撤往勇士。
看到汉军撤退了,城中的叛军当然不会站在墙头欢送汉军离去。以羌胡精骑为主力,城中的叛军立刻追了上来。他们就如同一群恶狼一般,随时准备从汉军的身上,咬下几块肉来。
可惜,傅燮对于此次撤退的安排,十分的缜密。叛军的骑兵没追出多远,就被汉军的骑兵给拦下了。双方恶战一番,互有损伤,只能各自收兵,暂时休战。
然而,汉军的骑兵一脱离战场,立刻马不停蹄的逃走了。叛军没有办法,只能紧紧的跟上来。没想到,刚追出了几里地,他们又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汉军步卒。
面对如林的长矛,密集的箭矢,叛军只能知趣的停下脚步,想办法先攻破眼前的步兵方阵。
这对大部分是骑兵的叛军来说,算不上难事,步兵方阵虽然防守严密,但是骑兵却可以通过各种袭扰、佯攻,来不断的调动步兵变幻阵形,慢慢的消耗步兵的体力,最终找到弱点,将其一举击破。
问题是,这种战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才能达到目的。而对叛军来说,他们最为短缺的,恰好就是时间。
何况,这支步兵,并非傅燮壮士断腕,拿来断后的敢死队。很快,在后方歇息了一阵子,恢复了体力的汉军骑兵,又掉头杀了回来。正在绕着步兵方阵来回游走的叛军骑兵,一时措不及防,反被汉军骑兵吃掉了不少人马。
叛军只好再次后撤,重整部队。乘着这个机会,汉军的步卒也收起了阵势,开始撤退,而汉军的骑兵则做出一副进攻的态势,迫使叛军继续后撤,为步卒的撤退打掩护。
当追在汉军骑兵身后的叛军,再一次看到在大路正中列阵的汉军步卒时,他们终于放弃了这次追击,悻悻而归。
顺利撤回勇士后,傅燮一边派人去令居、姑臧打探董卓的情况,一边命李晟带领汉阳本郡的郡兵,回冀县防守。
毕竟,叛军人多势众,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不能排除他们分兵袭取冀县的可能。因此,傅燮特意让李晟回去守卫冀县,护住自己的后路。
李晟前脚才刚走还没几天,董卓那边的消息也尚未来及传回,叛军的主力部队,便已经杀到了勇士城下。
没错,是打着天平大元帅旗号,兵力多达四万之众的叛军主力,而不是当日救援榆林的六千精骑。
傅燮见状,心中一惊,他惊得不是自己身陷重围,而是敌人的主力既然都出现在城外了,那岂不是说,董卓所部,已经被叛军给歼灭了?
显然,韩约就是想让傅燮这么认为,他当即就给傅燮写了一封劝降信。虽然明知以傅燮的为人,是宁死都不会投降的,但韩约的这封信,劝降只不过是个幌子,欺骗傅燮,让他误以为董卓已经被联军歼灭,才是韩约真正的目的。
傅燮再怎么聪明,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分辨出韩约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既然董卓那一路大军已经覆灭,那傅燮屯兵勇士,就等于是自蹈死路。城中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一月,而凉州地区,也已经没法抽调出更多的兵力,来解勇士之围了。饶是傅燮再怎么冷静,面对这个必死之局,也不由得有些心慌意乱。
然而,傅燮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感到心慌意乱的,还是韩约呢。
榆林城外一战,韩约派去的六千精骑,说实话,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战果,至少没有达到韩约的心理预期。
在韩约想来,傅燮挥兵攻打了榆林好几天,士兵多少会有些疲惫,如果这时遭遇联军骑兵的突袭的话,恐怕立马会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没想到,傅燮将步卒分成两部,轮流进攻不说,汉军骑兵的战力,更是不可小觑。因此,一击崩盘的情景,根本没有出现,在骑兵的掩护下,攻城的汉军步卒,虽然仍然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大部分兵力,还是撤了回去。
让韩约更没想到的是,遇袭之后,傅燮居然毫不停留,立刻就从榆林城外撤军了。听到这个消息,韩约也心慌意乱了起来。如果傅燮撤回冀县的话,那叛军可就彻底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了。
进攻罢,打董卓的话,有傅燮在后面威胁,打傅燮的话,又有董卓在后面威胁,是个两难之局。
防守罢,以金城一郡之地,对抗整个凉州,乃至整个大汉,败亡也是迟早的事情,是个必死之局。
面对这种情势,一直胸有成竹的韩约,也不由得心慌意乱起来。
但是,上天终究还是眷顾了韩约,傅燮虽然从榆林城外撤退了,但他却没有撤回冀县,而是选择屯驻在勇士。
韩约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有机会。只要猛攻下勇士,擒杀傅燮,那自己所面对的危局,自然是迎刃而解。
一定要尽快攻下勇士!
这一回,韩约自己也下了血本。由于羌胡骑兵不擅长攻城,韩约便让自己部下的汉兵打头阵。然而,攻打勇士城,可比当日攻打董卓的营寨,更加损耗兵力,因此,韩约也是心头滴血啊。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勇士城中好歹也有万余汉军,又有傅燮坐镇指挥,哪有那么好打的?见一连攻打了数日,也未曾取得分毫的进展,韩约几乎是寝食难安,他最怕的是,就是在这个当口上,突然接到董卓来袭的消息。
然而,韩约并不知道,董卓此刻正准备做卞庄子,坐等他与傅燮两虎相争,一死一伤之际,再出来收拾残局,这等于是变相的帮了他一把。
更令韩约没有意想到的是,就在这个关头上,诸羌部族当中实力最强的先零羌,在北地起兵叛汉了!
划过,傅燮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地名,考虑着下一步的走向。最终,傅燮的目光在“勇士”和“獂道”之间反复逡巡,似乎在下一个艰难的决断。
眼下,最稳妥的方法,自然是撤回冀县,等探清了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可是,令居那边,董卓依旧孤悬一地,危在旦夕(傅燮并不知道董卓已经逃掉了),若是自己直接退回冀县的话,叛军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攻打董卓了。
而若只是稍稍退回去一点,屯兵于勇士的话,那傅燮便可以依旧对叛军保持威慑,牵制住叛军更多的兵力,为董卓减轻一些负担。
但是,屯兵于勇士,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补给线太长了。勇士位于汉阳郡的最西部,而且是汉阳郡西部唯一的一个县。从冀县往西,出了獂道,整个汉阳西部的大片区域,都是荒无人烟的丘陵沟壑,唯有在毗邻金城郡的地方,设有一个勇士县。
如果傅燮屯驻在勇士县的话,那么他的补给线,将会必不可免的经过长达两百余里,荒无人烟,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带,搬运不便、损耗太大且不说,还很容易遭受叛军的袭扰。
因此,屯驻勇士,实乃下策,短时间里还好说,随军带来的粮草尚能支撑十天半月。可是时间一长,大军必然会面临缺粮的问题。
想来想去,傅燮最终还是选择了屯驻勇士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傅燮终归没法见死不救,坐视董卓被叛军围歼。这可关系到整个凉州的局势走向,万万轻忽不得。
傅燮立刻做出了安排,全军分为三部,骑兵负责断后,步兵分为两部,交替掩护撤退,立刻动身撤往勇士。
看到汉军撤退了,城中的叛军当然不会站在墙头欢送汉军离去。以羌胡精骑为主力,城中的叛军立刻追了上来。他们就如同一群恶狼一般,随时准备从汉军的身上,咬下几块肉来。
可惜,傅燮对于此次撤退的安排,十分的缜密。叛军的骑兵没追出多远,就被汉军的骑兵给拦下了。双方恶战一番,互有损伤,只能各自收兵,暂时休战。
然而,汉军的骑兵一脱离战场,立刻马不停蹄的逃走了。叛军没有办法,只能紧紧的跟上来。没想到,刚追出了几里地,他们又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汉军步卒。
面对如林的长矛,密集的箭矢,叛军只能知趣的停下脚步,想办法先攻破眼前的步兵方阵。
这对大部分是骑兵的叛军来说,算不上难事,步兵方阵虽然防守严密,但是骑兵却可以通过各种袭扰、佯攻,来不断的调动步兵变幻阵形,慢慢的消耗步兵的体力,最终找到弱点,将其一举击破。
问题是,这种战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才能达到目的。而对叛军来说,他们最为短缺的,恰好就是时间。
何况,这支步兵,并非傅燮壮士断腕,拿来断后的敢死队。很快,在后方歇息了一阵子,恢复了体力的汉军骑兵,又掉头杀了回来。正在绕着步兵方阵来回游走的叛军骑兵,一时措不及防,反被汉军骑兵吃掉了不少人马。
叛军只好再次后撤,重整部队。乘着这个机会,汉军的步卒也收起了阵势,开始撤退,而汉军的骑兵则做出一副进攻的态势,迫使叛军继续后撤,为步卒的撤退打掩护。
当追在汉军骑兵身后的叛军,再一次看到在大路正中列阵的汉军步卒时,他们终于放弃了这次追击,悻悻而归。
顺利撤回勇士后,傅燮一边派人去令居、姑臧打探董卓的情况,一边命李晟带领汉阳本郡的郡兵,回冀县防守。
毕竟,叛军人多势众,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不能排除他们分兵袭取冀县的可能。因此,傅燮特意让李晟回去守卫冀县,护住自己的后路。
李晟前脚才刚走还没几天,董卓那边的消息也尚未来及传回,叛军的主力部队,便已经杀到了勇士城下。
没错,是打着天平大元帅旗号,兵力多达四万之众的叛军主力,而不是当日救援榆林的六千精骑。
傅燮见状,心中一惊,他惊得不是自己身陷重围,而是敌人的主力既然都出现在城外了,那岂不是说,董卓所部,已经被叛军给歼灭了?
显然,韩约就是想让傅燮这么认为,他当即就给傅燮写了一封劝降信。虽然明知以傅燮的为人,是宁死都不会投降的,但韩约的这封信,劝降只不过是个幌子,欺骗傅燮,让他误以为董卓已经被联军歼灭,才是韩约真正的目的。
傅燮再怎么聪明,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分辨出韩约所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既然董卓那一路大军已经覆灭,那傅燮屯兵勇士,就等于是自蹈死路。城中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一月,而凉州地区,也已经没法抽调出更多的兵力,来解勇士之围了。饶是傅燮再怎么冷静,面对这个必死之局,也不由得有些心慌意乱。
然而,傅燮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感到心慌意乱的,还是韩约呢。
榆林城外一战,韩约派去的六千精骑,说实话,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战果,至少没有达到韩约的心理预期。
在韩约想来,傅燮挥兵攻打了榆林好几天,士兵多少会有些疲惫,如果这时遭遇联军骑兵的突袭的话,恐怕立马会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没想到,傅燮将步卒分成两部,轮流进攻不说,汉军骑兵的战力,更是不可小觑。因此,一击崩盘的情景,根本没有出现,在骑兵的掩护下,攻城的汉军步卒,虽然仍然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大部分兵力,还是撤了回去。
让韩约更没想到的是,遇袭之后,傅燮居然毫不停留,立刻就从榆林城外撤军了。听到这个消息,韩约也心慌意乱了起来。如果傅燮撤回冀县的话,那叛军可就彻底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了。
进攻罢,打董卓的话,有傅燮在后面威胁,打傅燮的话,又有董卓在后面威胁,是个两难之局。
防守罢,以金城一郡之地,对抗整个凉州,乃至整个大汉,败亡也是迟早的事情,是个必死之局。
面对这种情势,一直胸有成竹的韩约,也不由得心慌意乱起来。
但是,上天终究还是眷顾了韩约,傅燮虽然从榆林城外撤退了,但他却没有撤回冀县,而是选择屯驻在勇士。
韩约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有机会。只要猛攻下勇士,擒杀傅燮,那自己所面对的危局,自然是迎刃而解。
一定要尽快攻下勇士!
这一回,韩约自己也下了血本。由于羌胡骑兵不擅长攻城,韩约便让自己部下的汉兵打头阵。然而,攻打勇士城,可比当日攻打董卓的营寨,更加损耗兵力,因此,韩约也是心头滴血啊。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勇士城中好歹也有万余汉军,又有傅燮坐镇指挥,哪有那么好打的?见一连攻打了数日,也未曾取得分毫的进展,韩约几乎是寝食难安,他最怕的是,就是在这个当口上,突然接到董卓来袭的消息。
然而,韩约并不知道,董卓此刻正准备做卞庄子,坐等他与傅燮两虎相争,一死一伤之际,再出来收拾残局,这等于是变相的帮了他一把。
更令韩约没有意想到的是,就在这个关头上,诸羌部族当中实力最强的先零羌,在北地起兵叛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