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重生南北灭隋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世大家一提起倭国的京都,便立刻会联想到‘平安京’这座仿照唐朝洛阳城修筑而成,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城。
其实后世通常所说的京都,是倭国直到在半岛白江口之战被唐军击败,经历了大化革新改名为日本之后,在公元794年才开始建成。
在王泽这时的南北朝后期,倭国还处于古坟时代后期,时人所说的倭国京都也只是早期的倭国都城之一,具体位置大概就在后世倭国京都的西郊,另外在纪伊半岛中部的大和地区也存在很多更早期的倭国都城。
这时的倭国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一直到持统女王(690~697年在位)以前,就连倭国王室也是每朝都营新宫,都城也是经常搬迁,这也是导致倭国古都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这座早期的倭国都城同样是坐落在大和盆地中的琵琶湖和大和川流域,周围一圈的山地和大和川下游险要的地峡挡住了外来敌人的来袭,周围富饶的琵琶湖和大和川又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堪为立国之基。
由于倭人对于原始神灵的敬畏,京都附近的山林保护的非常好,茂密的丛林围绕着大和盆地中绵延的稻田,而京都就位于大和川的岸边。
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所以木架草顶样式是倭国建筑的传统形式,这种建筑是非常适合倭国本地气候环境的,按说好好规整一下也是很适宜人居住的,只是倭国人显然还没有这种意识。
眼前的这座倭国都城和后世倭国仿照唐朝洛阳城修建的平安京有些不一样,此时的倭国京都还依然依然带着浓郁的原始气息,大量的草房充斥其间,显得比较破落,整个城市也没有经过好好的规划,看上去乱糟糟的。
除了中间的内城修筑起一道高约两丈左右的城墙外,外面的部分直接就是用树枝、竹子编出来的一道篱笆墙,一座座开敞式布局的木质草顶房屋散落的到处都是,加上时间长久后的人口繁衍,在中间又多处许多乱糟糟的竹棚。
只不过往日喧闹无比的外城如今已经不见了四处玩耍的小孩,也不见了洗衣做饭的妇女,只有数目庞大身穿各种葛布衣物的士兵,这些就是倭国目前新征召的军队了。
但是显然这些士兵的不靠谱是苏我氏与物部氏都看得到的,双方之间拼斗时都没有把这些士兵考虑到自己的武力之中,如果真有谁想着把这些士兵拉去帮自己打仗,估计还会拉自己的后腿。
相对于乱糟糟的外城,有城墙保护的内城明显要整洁安静的多,城墙上每隔十几步就有一名手持利器的倭国士兵守护着,当然这些士兵已经不是过去的倭国城卫军了,而是物部氏及其盟友麾下的武装力量。
从城墙上看下去,这座主要居住倭国公卿、部族首领的内城明显要漂亮的多,虽然拘束于内城的面积,大多数公卿的宅院明显要小得多,但是这些宅院中一座座分开独立的建筑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倒也算得上是原生态的木质别墅了。
当然了,哪怕是内城面积再小,也不影响几家顶级家族的住宅占据一大片土地,倭国的京都也不例外,除了钦明大王居住的王宫外,就数苏我氏和物部氏两家的家宅面积大了。
物部氏作为倭国的老牌贵族,代表的当然是这时倭国传统部族的势力,他们所居住的建筑依然是传统的倭国木框草顶建筑,只是这些房屋都是上好的木料制作,看上去比较精美。
而代表倭国改革派的新贵族苏我氏的宅院和钦明大王所居住的王宫,则是吸收了很多汉族建筑的特点,不仅是草顶换成了瓦屋面,建筑基础使用了石台基,还大量使用朱白相映的色彩,屋顶上也增加了举架和翼角。
因此在过去的日子里,大量使用汉族风格建造的苏我氏宅院和钦明大王的王宫在整个京都都是最为精美的建筑,特别是苏我氏的宅院每日都有大量的访客进进出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有料到,物部氏竟然不顾现在外敌入侵的情况,突然之间就发动了政变,而今的苏我氏家宅已经是被前来劫掠的几波士兵给破坏的一片凄凉。
苏我氏的家宅也已经是人去楼空,从苏我氏家宅出来一直到外面的大街上,到处散落着一些过去属于苏我氏的物品,显得极为凌乱,就连钦明大王的王宫也已经被物部氏的武装控制起来。
那日苏我稻目忽然接到有人提前报信,发现情况不妙后苏我稻目及时作出决定逃出城去,除了少数来不及逃走的苏我氏族人被物部氏及其盟友的武装擒拿住之外,绝大部分苏我氏族人基本上都逃到自己家族在城外数十里一处领地的城堡,虽然被物部氏随即围住,但是却也及时向苏我用德发出了求救信件。
虽然过去苏我氏和物部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但是今天这个局面的发生却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物部氏和苏我氏从葛城氏覆灭后,便分别是倭国最后形成的两大势力集团首领,双方集团之间矛盾日久,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造成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这是和双方之间对琵琶湖、大和川周围的富饶领地的争夺,特别是对大和川中上游领地的争夺导致双方矛盾加剧分不开的。
大和川是倭国琵琶湖入海的唯一通道,之前提过的濑田川便是此时大和川的一个支流,作为此时倭国京都所在的主要河流,沿着琵琶湖往下游一直到入海口的大和川及其支流两岸大片的土地,是倭国此时最重要的产粮地。
物部氏作为倭国早期的强大部族之一,掌控着这时倭国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负责代表倭国祭祀一百八十神灵,在同时代的其他部族逐渐消亡后,物部氏也控制着大和川最重要的中上游大片领地。
在古代倭国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河川的中上游地域往往成为豪族们竞相争夺的根据地,却不选择在下游地域建立根据地。
这是因为只要控制了大河川的上游地域,就可以很方便的以此作为进出大和盆地的据点,另外也卡住了京都对外的联系,而己方则可以借助所控制的河川与大和国以外的领地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可以获得必要的支援。
另外在古坟时代倭国国内官道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水路运输仍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倭国古代河川水运的管理与支配,是豪族政治与经济的命脉,不能不令各豪族极度重视。
推倭国古十六年纪记载,从公元五世纪以来,大和川上游和其支流两岸大片土地的管理、支配权,就是控制在物部氏及其同族物部依网连氏等多家与物部氏有盟友关系的家族手中。
在大和川支流之一的布留川和大和川汇合处就有著名的石上神宫,是物部氏的祭祀地,因此布留川虽然控制在阿焙家族手里,但也受到物部氏深厚的影响。
物部氏掌握了大和川的上游位置后,随时可以逆流而上经由初濑川、布流川抵达这时的京都,对己方在城内的势力加以支援,因此这才可以肆意对苏我氏展开武力清洗。
其实苏我氏家族的实力也不弱,可是因为苏我氏的崛起基本上是从苏我稻目的曾祖父苏我满智时代才开始正式崛起,因此苏我氏家族控制的领地主要还是在中下游位置。
从五世纪后半叶的苏我满智时代掌控中游的飞鸟川开始,到如今的苏我稻目时期,苏我氏家族逐渐掌控了曾我川、葛城川等大和川中游比较重要的河川。
葛城川本属葛城氏控制,但葛城氏被大伴氏与物部氏这样负责军事的伴造氏族消灭后,葛城川随即为苏我氏所控制,另外下游的石川以及大和国西南部、河内国南部的诸河川... -->>
后世大家一提起倭国的京都,便立刻会联想到‘平安京’这座仿照唐朝洛阳城修筑而成,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城。
其实后世通常所说的京都,是倭国直到在半岛白江口之战被唐军击败,经历了大化革新改名为日本之后,在公元794年才开始建成。
在王泽这时的南北朝后期,倭国还处于古坟时代后期,时人所说的倭国京都也只是早期的倭国都城之一,具体位置大概就在后世倭国京都的西郊,另外在纪伊半岛中部的大和地区也存在很多更早期的倭国都城。
这时的倭国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一直到持统女王(690~697年在位)以前,就连倭国王室也是每朝都营新宫,都城也是经常搬迁,这也是导致倭国古都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这座早期的倭国都城同样是坐落在大和盆地中的琵琶湖和大和川流域,周围一圈的山地和大和川下游险要的地峡挡住了外来敌人的来袭,周围富饶的琵琶湖和大和川又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堪为立国之基。
由于倭人对于原始神灵的敬畏,京都附近的山林保护的非常好,茂密的丛林围绕着大和盆地中绵延的稻田,而京都就位于大和川的岸边。
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所以木架草顶样式是倭国建筑的传统形式,这种建筑是非常适合倭国本地气候环境的,按说好好规整一下也是很适宜人居住的,只是倭国人显然还没有这种意识。
眼前的这座倭国都城和后世倭国仿照唐朝洛阳城修建的平安京有些不一样,此时的倭国京都还依然依然带着浓郁的原始气息,大量的草房充斥其间,显得比较破落,整个城市也没有经过好好的规划,看上去乱糟糟的。
除了中间的内城修筑起一道高约两丈左右的城墙外,外面的部分直接就是用树枝、竹子编出来的一道篱笆墙,一座座开敞式布局的木质草顶房屋散落的到处都是,加上时间长久后的人口繁衍,在中间又多处许多乱糟糟的竹棚。
只不过往日喧闹无比的外城如今已经不见了四处玩耍的小孩,也不见了洗衣做饭的妇女,只有数目庞大身穿各种葛布衣物的士兵,这些就是倭国目前新征召的军队了。
但是显然这些士兵的不靠谱是苏我氏与物部氏都看得到的,双方之间拼斗时都没有把这些士兵考虑到自己的武力之中,如果真有谁想着把这些士兵拉去帮自己打仗,估计还会拉自己的后腿。
相对于乱糟糟的外城,有城墙保护的内城明显要整洁安静的多,城墙上每隔十几步就有一名手持利器的倭国士兵守护着,当然这些士兵已经不是过去的倭国城卫军了,而是物部氏及其盟友麾下的武装力量。
从城墙上看下去,这座主要居住倭国公卿、部族首领的内城明显要漂亮的多,虽然拘束于内城的面积,大多数公卿的宅院明显要小得多,但是这些宅院中一座座分开独立的建筑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倒也算得上是原生态的木质别墅了。
当然了,哪怕是内城面积再小,也不影响几家顶级家族的住宅占据一大片土地,倭国的京都也不例外,除了钦明大王居住的王宫外,就数苏我氏和物部氏两家的家宅面积大了。
物部氏作为倭国的老牌贵族,代表的当然是这时倭国传统部族的势力,他们所居住的建筑依然是传统的倭国木框草顶建筑,只是这些房屋都是上好的木料制作,看上去比较精美。
而代表倭国改革派的新贵族苏我氏的宅院和钦明大王所居住的王宫,则是吸收了很多汉族建筑的特点,不仅是草顶换成了瓦屋面,建筑基础使用了石台基,还大量使用朱白相映的色彩,屋顶上也增加了举架和翼角。
因此在过去的日子里,大量使用汉族风格建造的苏我氏宅院和钦明大王的王宫在整个京都都是最为精美的建筑,特别是苏我氏的宅院每日都有大量的访客进进出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有料到,物部氏竟然不顾现在外敌入侵的情况,突然之间就发动了政变,而今的苏我氏家宅已经是被前来劫掠的几波士兵给破坏的一片凄凉。
苏我氏的家宅也已经是人去楼空,从苏我氏家宅出来一直到外面的大街上,到处散落着一些过去属于苏我氏的物品,显得极为凌乱,就连钦明大王的王宫也已经被物部氏的武装控制起来。
那日苏我稻目忽然接到有人提前报信,发现情况不妙后苏我稻目及时作出决定逃出城去,除了少数来不及逃走的苏我氏族人被物部氏及其盟友的武装擒拿住之外,绝大部分苏我氏族人基本上都逃到自己家族在城外数十里一处领地的城堡,虽然被物部氏随即围住,但是却也及时向苏我用德发出了求救信件。
虽然过去苏我氏和物部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但是今天这个局面的发生却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物部氏和苏我氏从葛城氏覆灭后,便分别是倭国最后形成的两大势力集团首领,双方集团之间矛盾日久,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造成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这是和双方之间对琵琶湖、大和川周围的富饶领地的争夺,特别是对大和川中上游领地的争夺导致双方矛盾加剧分不开的。
大和川是倭国琵琶湖入海的唯一通道,之前提过的濑田川便是此时大和川的一个支流,作为此时倭国京都所在的主要河流,沿着琵琶湖往下游一直到入海口的大和川及其支流两岸大片的土地,是倭国此时最重要的产粮地。
物部氏作为倭国早期的强大部族之一,掌控着这时倭国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负责代表倭国祭祀一百八十神灵,在同时代的其他部族逐渐消亡后,物部氏也控制着大和川最重要的中上游大片领地。
在古代倭国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河川的中上游地域往往成为豪族们竞相争夺的根据地,却不选择在下游地域建立根据地。
这是因为只要控制了大河川的上游地域,就可以很方便的以此作为进出大和盆地的据点,另外也卡住了京都对外的联系,而己方则可以借助所控制的河川与大和国以外的领地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可以获得必要的支援。
另外在古坟时代倭国国内官道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水路运输仍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倭国古代河川水运的管理与支配,是豪族政治与经济的命脉,不能不令各豪族极度重视。
推倭国古十六年纪记载,从公元五世纪以来,大和川上游和其支流两岸大片土地的管理、支配权,就是控制在物部氏及其同族物部依网连氏等多家与物部氏有盟友关系的家族手中。
在大和川支流之一的布留川和大和川汇合处就有著名的石上神宫,是物部氏的祭祀地,因此布留川虽然控制在阿焙家族手里,但也受到物部氏深厚的影响。
物部氏掌握了大和川的上游位置后,随时可以逆流而上经由初濑川、布流川抵达这时的京都,对己方在城内的势力加以支援,因此这才可以肆意对苏我氏展开武力清洗。
其实苏我氏家族的实力也不弱,可是因为苏我氏的崛起基本上是从苏我稻目的曾祖父苏我满智时代才开始正式崛起,因此苏我氏家族控制的领地主要还是在中下游位置。
从五世纪后半叶的苏我满智时代掌控中游的飞鸟川开始,到如今的苏我稻目时期,苏我氏家族逐渐掌控了曾我川、葛城川等大和川中游比较重要的河川。
葛城川本属葛城氏控制,但葛城氏被大伴氏与物部氏这样负责军事的伴造氏族消灭后,葛城川随即为苏我氏所控制,另外下游的石川以及大和国西南部、河内国南部的诸河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