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荣被废后就去接手了他三弟原来的封地, 成了临江王。临江所在的都城是湖北江陵, 是大汉中线大道的最南端,隔着洞庭湖和长沙国遥遥相望。
比起南边的弟弟所在的藩国, 临江毫无疑问从地理环境也好历史人文也好都要优于长沙国,且其本身又是陆运、河运的枢纽,因为其生产的木料好,环境适宜又成为了大汉国弩机专业生产地。
此处自古以来就是人文、经济荟萃之地, 总的来说,如果仅仅是作为皇子的封地, 这地方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问题尴尬就尴尬在这个地方太好了。
刘荣就藩以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没地方造宫殿了!
宫殿对于一国之王来说是仅次于陵墓的重要存在, 这并不仅仅是出于生活品质的需要, 也是彰显权威的存在, 而且奢华、威严的宫殿就是当地的一张活名片。
当外地的商人一看到这地方有一个大宫殿之后就会觉得此处的主人定然极其富有并且握有权势,也会乐意与你交易并且在此处常驻,学子、农人、匠人亦然。道理就和自己有独幢办公楼的公司看起来逼格总是要比挤在小破楼里面的高大上一点,起码第一眼印象就是如此。
但现在刘荣遇到的问题就很尴尬,江陵本身是楚国国都,楚国在此建都数百余年, 城市布局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基本上能用的地方都已经被占用了, 剩下的就是农田了,压根没给他留宅基地。
偏偏这些旧有建筑在刘荣看来这些也都是古迹,文艺小青年还真舍不得拆,当然, 拆房子本身也需要成本这也是一个因素,他当年虽然是太子,但真没存下多少钱来,现在手上的也都是正常的封国资金。
他三弟当年就藩后也是花了大量时间测量地方,宫殿什么的就小小地修了个地基便过世了,刘荣就藩后在祭拜过弟弟之后,便依着继续修建起来。
造呀造的,问题就出来了——地方不够用啊。也不知道是大匠测量时候的问题还是原材料切割时候没控制好的问题,最后这座宫殿就差一点点就能收编,但是再造下去就是太庙的庙外土地了。
西汉和别的朝代不同的一点是,帝皇在各地都修筑了庙。这个庙指的是祭祀的家庙,供奉的是老刘家的先祖,也即是高皇帝刘邦。
在过去是没有这种政策的,此前各王朝一方面因为诸侯王都是异姓王,你在人家异姓王地头弄个自家的家庙算怎么回事。另一方面是没这规矩,家庙是一家之庙,一般来说也就是皇帝家弄一个,哪有人把家庙到处安的?
偏偏西汉有。
这也是西汉的帝皇之道。
春秋战国之后礼乐崩坏,一同崩坏的还有对帝皇的尊重和敬仰,尤其是刘邦出身凡凡,这位平民皇帝在得到民众亲近和拥护的同时难免也失去了民众的敬畏之心。种情况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和管理极为不利,首先民众对于帝王如果失去了足够的敬畏,那么也就代表了施政方面必然会不到位且难以控制地方。
汉初实行黄老之治,轻刑罚,少管束。
畏有些难度,敬倒是还比较好办一些,当年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在各地藩王所在建设家庙,每年过年时候由藩王组织祭祀。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而且辐射面很大。
而每隔几年藩王入京后,还会在京城举办一次大型的祭祀祖先活动,这一活动就要求藩王进贡祭品,一般都是黄金,如果奉上的黄金纯度不够或者数量有差,问题可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削户,重则去国。
因此,家庙所在是非常神圣的。不光光家庙,家庙门口的环境都有严格要求,甚至于如果出现某些会搞破坏的小动物也会要求相关藩王立刻处置。但家庙门口的土地范围倒的确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刘荣就动了下小脑子,他将家庙的围墙稍稍往里头缩了些,然后放出来一些地给自己的宫殿收了尾。
这一举动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他毕竟是刘家人,说白了就是当曾孙的蹭了点曾祖父的地。而且这地也没有明文规定就那么大,不过是之前造了这么大而已,要说有多严重还真不至于。
前提做这事的人不是前太子。
如果要说这是世界上最让帝王看着碍眼的身份,前朝余孽当之无愧是首位,其次就是废太子、太上皇。
拥有这类身份的人就算再老实也是帝王的眼中钉,就算他们本人不闹事,也耐不住有人借用他们的名头给皇帝添堵。
譬如号称是千古一帝的康熙帝也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面上演过出尔反尔的戏码。
这一点唐宗、宋祖没有一个逃脱得了的。
刘荣当然不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尴尬。
但他一方面相信自己和弟弟刘彻自幼的情谊,另一方面也对于皇权倾轧带有一份天真的赌气心理。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出事和弟弟没有关系,也觉得刘彻年少,就算有一日他看他碍眼了也要几年后,再加上刘家兄弟父子之间的关系太好,让他不知不觉间会产生一些不应当的期待。他觉得父亲和弟弟不会这样对待他,于是忍不住出手,是试探也好,是一时糊涂也罢,刘荣自己也不清楚。
而在接到长安的谕令之后,他不禁热泪盈眶。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个意外,还以为是父亲抬手放了他一马。刘荣一直是个乖宝宝,偶尔一次的叛逆换来的是父亲的退步和宽恕,此举阴错阳差地平息了刘荣被废之后一直在心口燃烧的不甘之火。
刘启对这孩子不满意的原因也有这小子太老实太听话一条,往好听了说是听话,往不好听的说就是没有主见。
当皇帝的没有主见拿不定主意,谁来拿主意?他母亲吗?还是臣子?
但做皇帝时候的缺点到当藩王却也是优点了。
于是,等刘启拿到中尉府递上来关于临江王私占祭祀庙宇土地修筑宫殿的奏报,正勃然大怒想要派人去查的时候就收到了儿子真挚诚恳的认罪文书。
这份奏书到的非常及时,早到一点刘启定然一头雾水,晚到一些火已经烧起来,就不太好灭了。现如今正是刚刚好。
刘荣做太子几年,文笔功夫到家,写得又真挚又可怜,一并还将赎罪钱两一起掏过来了。刘启又气又恨,然而算了半天发现这笔赎罪钱粮差不多就是儿子的老底了,又有些心疼。
翻来覆去纠结了好一会,最后老父亲也就叹了口气挥挥手示意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刘荣此举能够得到刘启那么快谅解的原因中,他起了代表作用这一点可谓功不可没。旁的吃瓜群众们一看就连前太子也乖乖认错拆毁违建,还敢头硬的自然没有多少。
长安城很快在一片乒乒乓乓中迎来了官方检查。
死不肯改的“钉子户”当然也有不少。这些人仰仗着自己家室或者先祖之人,很快就被请去喝茶聊天了,等放出来之后一个个都灰溜溜的,再也不敢吼着我父是某某了。
如此整顿了约莫两月,长安城才算是有些干净模样。与之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城外堆成小山状的木料和砖块,这些倒也没白白浪费,木料处理一下后做成了门牌,再有剩下的,就用这些木料烧制成炭火,中山国的人用它们为酬劳雇佣一批人来修整城市低洼处。几乎是无本买卖换劳力还被民众纷纷叫好,中山国的一系列操作看得长安官僚们瞠目结舌。
对此中山国众人非常谦虚,纷纷表示:我们那地方穷啊,殿下说了所有资源都要利用到底哒。
这些人立刻迎来了同僚们怪异的目光——又来了!中山国的人又来哭穷了,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毛病,动不动就卖惨哭穷撒泼三连发,都不要面子的!
如果知道他们的腹诽,中山国众人一定会鄙夷回去——我们殿下说了,一定要将自己的不容易、不方便、最苦的、最差的展现在领导面前,这样上头才不好意思扣窝们经费!
咳咳,毕竟中山国有个抠门的大司农,这个情况和别的地方都不太一样,此事不提。
这次主要出问题的都是富贵人家,砖块数量不少,整块的砖块就被拿去二次利用,碎裂的则敲碎后重新烧制,这些砖块全都拿去垫高低地,重修排水渠道去了。
这些地方一到下雨积水严重,刘启早就想整治,但是之前一个没有那么多钱,另外也是觉得扰民不太好,可如今原材料和人力都有了,扰民……也已经扰得足够多了。
刘启非常光棍地挥挥手批准了市政工程改造,并借此机会对长安城重新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同时将门牌号和居住户籍人口一一对应。
长安城第一次人口普查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小吏们顶着夜色在宵禁前一会家家户户上门登记,以确保一个都不会遗漏,这一开展就开展到了夏天,倒还真被查处了不少违规违法人士,这些人轻的被丢去修正长安城,重的被丢去修阳陵了。
春末时。匈奴那边派来的使者抵达云中表示他们已经调查完成,是来给大汉国王一个交代的。云中那边的人让匈奴使者稍待,然后写信告知长安。
云中郡太守魏尚等了足足半个多月才得到了长安的回信,将这些已经等得不耐烦又强忍而不能发的匈奴人送入了汉庭。
今年的长安城和去年已截然不同,大体未动,但细细看去无论是街道设施还是巡逻规整都大大改善,有了街道路名和名牌之后,可以保证街卒的巡逻更加精准、到位,并且没有死角。
责任归属一明确,加上上头到现场一一走动观看,对于一些特别复杂的地段还加了星标,被分配到这些地方的都能拿额外奖励,兵士们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刘启在这一点上认可了中山国的操作模式,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些时日逐日下降的犯罪率和越来越满的狱房就是证明。将作大匠那边已经表示帝陵的劳动力已经富足,刘启正在思考接下来要开辟哪个工程才好把这些富裕人口塞进去。
在搓澡时候,刘启对着自己的小儿子说道:“这点你阿兄说的倒是对的,荣誉和金钱,总得给下头一个……看这一个个工作积极的……”
刘彻哼哧哼哧给老爹搓背,闻言非常骄傲,“阿兄说的总是对哒!”
刘启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那么喜欢你阿兄啊?那你喜不喜欢你别的兄长?”
刘彻义正辞严地说:“别的阿兄也喜欢,但最喜欢胜兄。”
“哟,你以前好像说你喜欢荣儿……”
“荣兄也喜欢,但最喜欢胜兄。”小少年又重复了一遍,他睁大眼睛抿着嘴,表情可严肃。
“那你别的兄长不会不欢喜?”
“阿兄说了,”一听这个问题刘彻就又骄傲了,“他说他在所有弟弟里面最喜欢彻儿,所以彻儿在所有哥哥里面最喜欢他,特别正确。”
刘启无语,他默默拿起帕子撸了把脸,将满心满眼被肉麻到的情绪擦走,继续道:“那你怎么知道你胜兄会一直最喜欢你?你就和你胜兄接触了一年多……”
刘彻警惕地看向老父亲,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呼,“父皇你是不是要封弟弟就藩了?”
哦哟,这小脑子动得挺快。刘启托腮看着儿子一张脸个个表情轮番变换。
见他不回答,刘彻可沮丧了。阿父这态度就是默认了鸭,现在父皇来问他这些问题一定是因为要把某个弟弟封到兄长边上去了。
一想到兄长身边就要多个弟弟,刘彻整个人都酸了。
不过彻儿才不怕呢。转念一想,小少年又挺了起来,“就算有新的弟弟被阿兄带了,阿兄也一定最喜欢彻儿!”
……这小子哪来的自信?
刘彻昂起了脑袋,骄傲地说:“阿兄说彻儿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小孩,弟弟们都没彻儿聪明……哎哟!”
>
刘荣被废后就去接手了他三弟原来的封地, 成了临江王。临江所在的都城是湖北江陵, 是大汉中线大道的最南端,隔着洞庭湖和长沙国遥遥相望。
比起南边的弟弟所在的藩国, 临江毫无疑问从地理环境也好历史人文也好都要优于长沙国,且其本身又是陆运、河运的枢纽,因为其生产的木料好,环境适宜又成为了大汉国弩机专业生产地。
此处自古以来就是人文、经济荟萃之地, 总的来说,如果仅仅是作为皇子的封地, 这地方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问题尴尬就尴尬在这个地方太好了。
刘荣就藩以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没地方造宫殿了!
宫殿对于一国之王来说是仅次于陵墓的重要存在, 这并不仅仅是出于生活品质的需要, 也是彰显权威的存在, 而且奢华、威严的宫殿就是当地的一张活名片。
当外地的商人一看到这地方有一个大宫殿之后就会觉得此处的主人定然极其富有并且握有权势,也会乐意与你交易并且在此处常驻,学子、农人、匠人亦然。道理就和自己有独幢办公楼的公司看起来逼格总是要比挤在小破楼里面的高大上一点,起码第一眼印象就是如此。
但现在刘荣遇到的问题就很尴尬,江陵本身是楚国国都,楚国在此建都数百余年, 城市布局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基本上能用的地方都已经被占用了, 剩下的就是农田了,压根没给他留宅基地。
偏偏这些旧有建筑在刘荣看来这些也都是古迹,文艺小青年还真舍不得拆,当然, 拆房子本身也需要成本这也是一个因素,他当年虽然是太子,但真没存下多少钱来,现在手上的也都是正常的封国资金。
他三弟当年就藩后也是花了大量时间测量地方,宫殿什么的就小小地修了个地基便过世了,刘荣就藩后在祭拜过弟弟之后,便依着继续修建起来。
造呀造的,问题就出来了——地方不够用啊。也不知道是大匠测量时候的问题还是原材料切割时候没控制好的问题,最后这座宫殿就差一点点就能收编,但是再造下去就是太庙的庙外土地了。
西汉和别的朝代不同的一点是,帝皇在各地都修筑了庙。这个庙指的是祭祀的家庙,供奉的是老刘家的先祖,也即是高皇帝刘邦。
在过去是没有这种政策的,此前各王朝一方面因为诸侯王都是异姓王,你在人家异姓王地头弄个自家的家庙算怎么回事。另一方面是没这规矩,家庙是一家之庙,一般来说也就是皇帝家弄一个,哪有人把家庙到处安的?
偏偏西汉有。
这也是西汉的帝皇之道。
春秋战国之后礼乐崩坏,一同崩坏的还有对帝皇的尊重和敬仰,尤其是刘邦出身凡凡,这位平民皇帝在得到民众亲近和拥护的同时难免也失去了民众的敬畏之心。种情况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和管理极为不利,首先民众对于帝王如果失去了足够的敬畏,那么也就代表了施政方面必然会不到位且难以控制地方。
汉初实行黄老之治,轻刑罚,少管束。
畏有些难度,敬倒是还比较好办一些,当年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在各地藩王所在建设家庙,每年过年时候由藩王组织祭祀。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而且辐射面很大。
而每隔几年藩王入京后,还会在京城举办一次大型的祭祀祖先活动,这一活动就要求藩王进贡祭品,一般都是黄金,如果奉上的黄金纯度不够或者数量有差,问题可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削户,重则去国。
因此,家庙所在是非常神圣的。不光光家庙,家庙门口的环境都有严格要求,甚至于如果出现某些会搞破坏的小动物也会要求相关藩王立刻处置。但家庙门口的土地范围倒的确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刘荣就动了下小脑子,他将家庙的围墙稍稍往里头缩了些,然后放出来一些地给自己的宫殿收了尾。
这一举动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他毕竟是刘家人,说白了就是当曾孙的蹭了点曾祖父的地。而且这地也没有明文规定就那么大,不过是之前造了这么大而已,要说有多严重还真不至于。
前提做这事的人不是前太子。
如果要说这是世界上最让帝王看着碍眼的身份,前朝余孽当之无愧是首位,其次就是废太子、太上皇。
拥有这类身份的人就算再老实也是帝王的眼中钉,就算他们本人不闹事,也耐不住有人借用他们的名头给皇帝添堵。
譬如号称是千古一帝的康熙帝也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面上演过出尔反尔的戏码。
这一点唐宗、宋祖没有一个逃脱得了的。
刘荣当然不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尴尬。
但他一方面相信自己和弟弟刘彻自幼的情谊,另一方面也对于皇权倾轧带有一份天真的赌气心理。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出事和弟弟没有关系,也觉得刘彻年少,就算有一日他看他碍眼了也要几年后,再加上刘家兄弟父子之间的关系太好,让他不知不觉间会产生一些不应当的期待。他觉得父亲和弟弟不会这样对待他,于是忍不住出手,是试探也好,是一时糊涂也罢,刘荣自己也不清楚。
而在接到长安的谕令之后,他不禁热泪盈眶。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个意外,还以为是父亲抬手放了他一马。刘荣一直是个乖宝宝,偶尔一次的叛逆换来的是父亲的退步和宽恕,此举阴错阳差地平息了刘荣被废之后一直在心口燃烧的不甘之火。
刘启对这孩子不满意的原因也有这小子太老实太听话一条,往好听了说是听话,往不好听的说就是没有主见。
当皇帝的没有主见拿不定主意,谁来拿主意?他母亲吗?还是臣子?
但做皇帝时候的缺点到当藩王却也是优点了。
于是,等刘启拿到中尉府递上来关于临江王私占祭祀庙宇土地修筑宫殿的奏报,正勃然大怒想要派人去查的时候就收到了儿子真挚诚恳的认罪文书。
这份奏书到的非常及时,早到一点刘启定然一头雾水,晚到一些火已经烧起来,就不太好灭了。现如今正是刚刚好。
刘荣做太子几年,文笔功夫到家,写得又真挚又可怜,一并还将赎罪钱两一起掏过来了。刘启又气又恨,然而算了半天发现这笔赎罪钱粮差不多就是儿子的老底了,又有些心疼。
翻来覆去纠结了好一会,最后老父亲也就叹了口气挥挥手示意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刘荣此举能够得到刘启那么快谅解的原因中,他起了代表作用这一点可谓功不可没。旁的吃瓜群众们一看就连前太子也乖乖认错拆毁违建,还敢头硬的自然没有多少。
长安城很快在一片乒乒乓乓中迎来了官方检查。
死不肯改的“钉子户”当然也有不少。这些人仰仗着自己家室或者先祖之人,很快就被请去喝茶聊天了,等放出来之后一个个都灰溜溜的,再也不敢吼着我父是某某了。
如此整顿了约莫两月,长安城才算是有些干净模样。与之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城外堆成小山状的木料和砖块,这些倒也没白白浪费,木料处理一下后做成了门牌,再有剩下的,就用这些木料烧制成炭火,中山国的人用它们为酬劳雇佣一批人来修整城市低洼处。几乎是无本买卖换劳力还被民众纷纷叫好,中山国的一系列操作看得长安官僚们瞠目结舌。
对此中山国众人非常谦虚,纷纷表示:我们那地方穷啊,殿下说了所有资源都要利用到底哒。
这些人立刻迎来了同僚们怪异的目光——又来了!中山国的人又来哭穷了,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毛病,动不动就卖惨哭穷撒泼三连发,都不要面子的!
如果知道他们的腹诽,中山国众人一定会鄙夷回去——我们殿下说了,一定要将自己的不容易、不方便、最苦的、最差的展现在领导面前,这样上头才不好意思扣窝们经费!
咳咳,毕竟中山国有个抠门的大司农,这个情况和别的地方都不太一样,此事不提。
这次主要出问题的都是富贵人家,砖块数量不少,整块的砖块就被拿去二次利用,碎裂的则敲碎后重新烧制,这些砖块全都拿去垫高低地,重修排水渠道去了。
这些地方一到下雨积水严重,刘启早就想整治,但是之前一个没有那么多钱,另外也是觉得扰民不太好,可如今原材料和人力都有了,扰民……也已经扰得足够多了。
刘启非常光棍地挥挥手批准了市政工程改造,并借此机会对长安城重新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同时将门牌号和居住户籍人口一一对应。
长安城第一次人口普查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小吏们顶着夜色在宵禁前一会家家户户上门登记,以确保一个都不会遗漏,这一开展就开展到了夏天,倒还真被查处了不少违规违法人士,这些人轻的被丢去修正长安城,重的被丢去修阳陵了。
春末时。匈奴那边派来的使者抵达云中表示他们已经调查完成,是来给大汉国王一个交代的。云中那边的人让匈奴使者稍待,然后写信告知长安。
云中郡太守魏尚等了足足半个多月才得到了长安的回信,将这些已经等得不耐烦又强忍而不能发的匈奴人送入了汉庭。
今年的长安城和去年已截然不同,大体未动,但细细看去无论是街道设施还是巡逻规整都大大改善,有了街道路名和名牌之后,可以保证街卒的巡逻更加精准、到位,并且没有死角。
责任归属一明确,加上上头到现场一一走动观看,对于一些特别复杂的地段还加了星标,被分配到这些地方的都能拿额外奖励,兵士们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刘启在这一点上认可了中山国的操作模式,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些时日逐日下降的犯罪率和越来越满的狱房就是证明。将作大匠那边已经表示帝陵的劳动力已经富足,刘启正在思考接下来要开辟哪个工程才好把这些富裕人口塞进去。
在搓澡时候,刘启对着自己的小儿子说道:“这点你阿兄说的倒是对的,荣誉和金钱,总得给下头一个……看这一个个工作积极的……”
刘彻哼哧哼哧给老爹搓背,闻言非常骄傲,“阿兄说的总是对哒!”
刘启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那么喜欢你阿兄啊?那你喜不喜欢你别的兄长?”
刘彻义正辞严地说:“别的阿兄也喜欢,但最喜欢胜兄。”
“哟,你以前好像说你喜欢荣儿……”
“荣兄也喜欢,但最喜欢胜兄。”小少年又重复了一遍,他睁大眼睛抿着嘴,表情可严肃。
“那你别的兄长不会不欢喜?”
“阿兄说了,”一听这个问题刘彻就又骄傲了,“他说他在所有弟弟里面最喜欢彻儿,所以彻儿在所有哥哥里面最喜欢他,特别正确。”
刘启无语,他默默拿起帕子撸了把脸,将满心满眼被肉麻到的情绪擦走,继续道:“那你怎么知道你胜兄会一直最喜欢你?你就和你胜兄接触了一年多……”
刘彻警惕地看向老父亲,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呼,“父皇你是不是要封弟弟就藩了?”
哦哟,这小脑子动得挺快。刘启托腮看着儿子一张脸个个表情轮番变换。
见他不回答,刘彻可沮丧了。阿父这态度就是默认了鸭,现在父皇来问他这些问题一定是因为要把某个弟弟封到兄长边上去了。
一想到兄长身边就要多个弟弟,刘彻整个人都酸了。
不过彻儿才不怕呢。转念一想,小少年又挺了起来,“就算有新的弟弟被阿兄带了,阿兄也一定最喜欢彻儿!”
……这小子哪来的自信?
刘彻昂起了脑袋,骄傲地说:“阿兄说彻儿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小孩,弟弟们都没彻儿聪明……哎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