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康熙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方军事失利,兵部尚书鄂尔泰来畅春园见皇上,陈述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康熙觉得,鄂尔泰的头脑还算清醒。便又问:“依你之见,眼下当如何处置呢?”
这一问,鄂尔泰不敢回答了。他心里很明白,怎么处置,除了派兵出征,还有别的办法吗?但一说出征,头一条就是选将。选对了,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选不准,再打一次败仗可怎么交代呢?这举荐人才不当的罪名,我又怎能担得起呢?可是,皇上问了,他又不敢不回答呀,吭哧了半天,才模棱两可地说:“圣上请恕奴才昏聩。奴才刚刚接了兵部的差使,对下边的军力和将佐的情形不大熟悉,不敢妄言。”
听了这话,康熙没有生气。如今国家的军力,他能不清楚吗?老一辈的大将,如图海、周培公、飞扬古等等,早已去世了。剩下的几个,像狼瞫、武丹等人也都已年迈。年轻的、可以担此重任的确实不好找啊!与蒙古人打仗不同于在内地剿匪,茫茫草原,沙漠瀚海,这仗不好打呀。万一用人不当,失败事小,朝廷的体面也输不起呀。他叹了口气,沉重地说:
“唉!想朕八岁登基,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平三藩,三十二岁收复台湾,加上三次御驾亲临西征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亲临战阵七十余次,从没有吃过亏。想不到说老就老,精力不济了,竟连一个小小的阿拉布坦都制服不了,连一个能用的将军都选不出来。可悲呀,可叹!”
国家发生大事,臣子拿不出办法,让皇上如此忧愁,这臣子是怎么当的呢?所以说:主优即是臣辱。众人听康熙说得动情“扑通”一下全跪下了。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比较超脱,也便于说话,那就是方苞。他想了想说:
“皇上,请不必过于伤神。臣方苞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臣却知道,兵是带出来的,将是打出来的。靖西将军岳仲麒、四川巡抚年羹尧,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现在缺的是一位统率三军的元帅。既然在武将之中一时选不到合适的人,何不在众位阿哥中选一位,坐镇中军,代天行事,既可以有调动全国兵力之权,又能显示皇子代君父出征的威严。想那阿拉布坦,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跳梁小丑,论兵力、财力,论粮草、供应,都与我天朝无法相比。臣以为不必立刻和他交手,只要我大兵压境,盛陈军威,相持一段,阿拉布坦将不战而自退。”
四阿哥胤祯早就在心里盘算这件事了。按说,十三弟自幼苦练武艺,熟读兵法,他来接这差事最为合适。可是,老十三还在圈禁之中,胤祯摸不透父皇的心思,不敢贸然举荐。如果不用十三弟,那么,现成的就有一位老十四在这儿放着。他管着兵部,又有和老十三差不多的长处,让他带兵出征,顺理成章。但老十四一旦兵权在握,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哪!想到这儿,老四下了决心,他抢前一步跪下奏道:
“皇阿玛,儿臣胤祯请旨,愿代父皇出征。儿臣虽不知兵,但方先生刚才所说的办法,儿臣能做到。请皇阿玛放心,有儿臣坐镇西疆,定让父皇安枕高卧。”
康熙没有即刻回答,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说:“老四,起来吧。你有这份忠心,朕感到欣慰。唉,你小的时候,喜怒无常,在阿哥们中并不出色。长大以后,读书养性,进益很快,刚毅之性没丢,却沉稳老练多了。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可是,朕不能放你去带兵。这些年,你把户部、刑部、吏部的事,办得很有起色。熟悉民政,成了你的长处。朕怎能让你弃长就短,再去带兵呢?再说,你走了,谁能代替了你呢?”
胤祯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激动,皇上对我的评价是越来越高了。这样的考语,老人家对哪个阿哥说过呀!他连忙趁机回奏道:“阿玛如此夸奖,儿子不敢承受。不过,既然阿玛说儿臣那喜怒无常的毛病已经改了,儿臣斗胆,请皇阿玛免记这句考语吧。”
康熙又疼爱。又轻松地笑了:“哈哈哈胤祯哪,你怎么也学乖了。好,依你。李德全,刚才朕说四阿哥喜怒无常的那句话,不要记档。”
李德全连忙答应:“扎,奴才明白。”
康熙平静地说:“好,咱们还说正题。方苞适才所言,甚合朕意。阿哥之中,能替朕统率三军的,只有老十三、老十四两人。老十三不必说了,就让老十四去吧。不过,朕还要再想想,你们暂时不要让老十四知道了。”
话刚说到这儿,新任的礼部尚书尤明堂来了。这些年,他忽然升官,忽然降职,着实折腾了一阵子。亏得四爷待他一如既往,这才提拔到礼部尚书的职位上来,他今儿请见皇上,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日期临近,来请皇上出考题的。康熙一听就笑了:
“好好好,正说着军事,你又来让朕出文题。嗯——出个‘放太甲于桐宫’吧。这个题目冷僻一点,难为一下那些只会抄袭八股的举子也好。尤明堂,你要叮嘱北闱和南闱的主考官们,如果他们胆敢营私舞弊,闹出了科场丑闻,朕可就要让四阿哥去办他们了。”
尤明堂答应着下去了。康熙看着胤祯又说:“老四啊,现在老三在忙着编书,你是外边阿哥中年纪最大的了。朕想让你把内务府的事儿也管起来。你不要怕麻烦。这不光是为朕分忧,也是关系着朝廷和紫禁城安宁的大事啊!”从刚才皇上向尤明堂说的话里,胤祯已经听出来了,老人家对自己是绝对信任的。此刻,皇上又亲口把内务府交给他管,他简直高兴坏了。接管了内务府,皇宫警卫,太监内侍,甚至皇亲国戚家中的奴仆,八旗子弟,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这是皇上多大的信任啊!他连忙跪下磕头:“谢皇阿玛重托。儿臣定当勉力为之,为君父分忧。”
“嗯,好了,朕今天太累了,你们全下去吧。”
众人都施礼拜辞了,可是方苞却没走。康熙看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笑了笑说:
“方先生,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坐下来说吧。”
方苞凑近康熙坐下,四边看了一下,见没有太监、宫女,才悄声说:“万岁,臣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文科考试,万岁要出‘放太甲于桐宫’这个题目呢?”
康熙深沉地一笑,没有回答,却仰着脸,望着房顶出神。封建时代的科举,考的是八股文,题目也大多来自四书。这“放太甲于桐宫”里,还有个小故事呢。说的是当初商王太甲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到桐宫去闭门思过。三年之后,太甲改正了错误,伊尹又把他迎接回来,重新当了帝王。康熙出这个题目,自有一番深意。方苞在康熙向尤明堂说这个题目时,就敏锐地觉察到,这道题,似乎与废了的太子有关。现在,太子关了七年了,皇上是不是要放出点风,看看下边的动静,然后,照伊尹的办法,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呢?刚才,当着众人的面,这话方苞不敢出口,现在问了,康熙又不回答,方苞可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说:
... -->>
前方军事失利,兵部尚书鄂尔泰来畅春园见皇上,陈述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康熙觉得,鄂尔泰的头脑还算清醒。便又问:“依你之见,眼下当如何处置呢?”
这一问,鄂尔泰不敢回答了。他心里很明白,怎么处置,除了派兵出征,还有别的办法吗?但一说出征,头一条就是选将。选对了,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选不准,再打一次败仗可怎么交代呢?这举荐人才不当的罪名,我又怎能担得起呢?可是,皇上问了,他又不敢不回答呀,吭哧了半天,才模棱两可地说:“圣上请恕奴才昏聩。奴才刚刚接了兵部的差使,对下边的军力和将佐的情形不大熟悉,不敢妄言。”
听了这话,康熙没有生气。如今国家的军力,他能不清楚吗?老一辈的大将,如图海、周培公、飞扬古等等,早已去世了。剩下的几个,像狼瞫、武丹等人也都已年迈。年轻的、可以担此重任的确实不好找啊!与蒙古人打仗不同于在内地剿匪,茫茫草原,沙漠瀚海,这仗不好打呀。万一用人不当,失败事小,朝廷的体面也输不起呀。他叹了口气,沉重地说:
“唉!想朕八岁登基,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平三藩,三十二岁收复台湾,加上三次御驾亲临西征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亲临战阵七十余次,从没有吃过亏。想不到说老就老,精力不济了,竟连一个小小的阿拉布坦都制服不了,连一个能用的将军都选不出来。可悲呀,可叹!”
国家发生大事,臣子拿不出办法,让皇上如此忧愁,这臣子是怎么当的呢?所以说:主优即是臣辱。众人听康熙说得动情“扑通”一下全跪下了。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比较超脱,也便于说话,那就是方苞。他想了想说:
“皇上,请不必过于伤神。臣方苞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臣却知道,兵是带出来的,将是打出来的。靖西将军岳仲麒、四川巡抚年羹尧,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现在缺的是一位统率三军的元帅。既然在武将之中一时选不到合适的人,何不在众位阿哥中选一位,坐镇中军,代天行事,既可以有调动全国兵力之权,又能显示皇子代君父出征的威严。想那阿拉布坦,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跳梁小丑,论兵力、财力,论粮草、供应,都与我天朝无法相比。臣以为不必立刻和他交手,只要我大兵压境,盛陈军威,相持一段,阿拉布坦将不战而自退。”
四阿哥胤祯早就在心里盘算这件事了。按说,十三弟自幼苦练武艺,熟读兵法,他来接这差事最为合适。可是,老十三还在圈禁之中,胤祯摸不透父皇的心思,不敢贸然举荐。如果不用十三弟,那么,现成的就有一位老十四在这儿放着。他管着兵部,又有和老十三差不多的长处,让他带兵出征,顺理成章。但老十四一旦兵权在握,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哪!想到这儿,老四下了决心,他抢前一步跪下奏道:
“皇阿玛,儿臣胤祯请旨,愿代父皇出征。儿臣虽不知兵,但方先生刚才所说的办法,儿臣能做到。请皇阿玛放心,有儿臣坐镇西疆,定让父皇安枕高卧。”
康熙没有即刻回答,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说:“老四,起来吧。你有这份忠心,朕感到欣慰。唉,你小的时候,喜怒无常,在阿哥们中并不出色。长大以后,读书养性,进益很快,刚毅之性没丢,却沉稳老练多了。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可是,朕不能放你去带兵。这些年,你把户部、刑部、吏部的事,办得很有起色。熟悉民政,成了你的长处。朕怎能让你弃长就短,再去带兵呢?再说,你走了,谁能代替了你呢?”
胤祯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激动,皇上对我的评价是越来越高了。这样的考语,老人家对哪个阿哥说过呀!他连忙趁机回奏道:“阿玛如此夸奖,儿子不敢承受。不过,既然阿玛说儿臣那喜怒无常的毛病已经改了,儿臣斗胆,请皇阿玛免记这句考语吧。”
康熙又疼爱。又轻松地笑了:“哈哈哈胤祯哪,你怎么也学乖了。好,依你。李德全,刚才朕说四阿哥喜怒无常的那句话,不要记档。”
李德全连忙答应:“扎,奴才明白。”
康熙平静地说:“好,咱们还说正题。方苞适才所言,甚合朕意。阿哥之中,能替朕统率三军的,只有老十三、老十四两人。老十三不必说了,就让老十四去吧。不过,朕还要再想想,你们暂时不要让老十四知道了。”
话刚说到这儿,新任的礼部尚书尤明堂来了。这些年,他忽然升官,忽然降职,着实折腾了一阵子。亏得四爷待他一如既往,这才提拔到礼部尚书的职位上来,他今儿请见皇上,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日期临近,来请皇上出考题的。康熙一听就笑了:
“好好好,正说着军事,你又来让朕出文题。嗯——出个‘放太甲于桐宫’吧。这个题目冷僻一点,难为一下那些只会抄袭八股的举子也好。尤明堂,你要叮嘱北闱和南闱的主考官们,如果他们胆敢营私舞弊,闹出了科场丑闻,朕可就要让四阿哥去办他们了。”
尤明堂答应着下去了。康熙看着胤祯又说:“老四啊,现在老三在忙着编书,你是外边阿哥中年纪最大的了。朕想让你把内务府的事儿也管起来。你不要怕麻烦。这不光是为朕分忧,也是关系着朝廷和紫禁城安宁的大事啊!”从刚才皇上向尤明堂说的话里,胤祯已经听出来了,老人家对自己是绝对信任的。此刻,皇上又亲口把内务府交给他管,他简直高兴坏了。接管了内务府,皇宫警卫,太监内侍,甚至皇亲国戚家中的奴仆,八旗子弟,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这是皇上多大的信任啊!他连忙跪下磕头:“谢皇阿玛重托。儿臣定当勉力为之,为君父分忧。”
“嗯,好了,朕今天太累了,你们全下去吧。”
众人都施礼拜辞了,可是方苞却没走。康熙看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笑了笑说:
“方先生,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坐下来说吧。”
方苞凑近康熙坐下,四边看了一下,见没有太监、宫女,才悄声说:“万岁,臣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文科考试,万岁要出‘放太甲于桐宫’这个题目呢?”
康熙深沉地一笑,没有回答,却仰着脸,望着房顶出神。封建时代的科举,考的是八股文,题目也大多来自四书。这“放太甲于桐宫”里,还有个小故事呢。说的是当初商王太甲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到桐宫去闭门思过。三年之后,太甲改正了错误,伊尹又把他迎接回来,重新当了帝王。康熙出这个题目,自有一番深意。方苞在康熙向尤明堂说这个题目时,就敏锐地觉察到,这道题,似乎与废了的太子有关。现在,太子关了七年了,皇上是不是要放出点风,看看下边的动静,然后,照伊尹的办法,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呢?刚才,当着众人的面,这话方苞不敢出口,现在问了,康熙又不回答,方苞可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