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五代十国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朱友贞是借助“外戚帮”的力量才得以即位的,所以日后“外戚帮”对朝政施加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朱友贞即便想反抗,也力不从心。
还别说反抗,朱友珪被杀后,朱友贞都不敢去首都洛阳即位,寸步不敢离自己的老巢汴州,找了个理由在汴州登基。皇帝的性命尚且握在“外戚帮”手中,干涉朝政还算事儿吗?
其次,朱友贞名望太低,资历太浅,“元老勋旧帮”很少有人买他的账。
被朱温寄予厚望的,是长子朱友裕、侄子朱友宁、朱友伦。在长期的南征北战中,这三人屡见史书,他们跟随朱温出生入死,在战场上得到了历练,更在军队中树立了威望。
资历与威望,是团队接班人的必备要素,而这恰恰是朱友贞最为缺乏的。元老勋旧们,没有人发自内心地服他。
杨师厚,拥兵不臣,形如割据;魏博叛军领袖张彦,公开蔑称朱友贞为“佣保儿”;就连刘鄩,也当着朱友贞的面用笏板在地上指指点点……
在朱友贞内心深处,这些所谓的元老勋旧们,个个心怀不臣之心,他们蔑视皇权,蔑视中央,蔑视朕!故而不能信任之。
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也就不难理解朱友贞为何要亲近“外戚帮”而排斥“元老勋旧帮”了。
当然,李存勖袭位之初也与朱友贞面临同样问题,同样是20多岁走上最高领导人岗位,面对一群手握重兵且思想活跃的勋旧们。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李存勖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共甘共苦,在军队中积累资历,与将士们培养感情,树立威望;而朱友贞“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除了亲小人、远贤臣,实在也找不出朱友贞身上还有哪些值得批评。他不沉溺酒色,不好歌舞,不喜游猎,不宠伶人乐工,不斗鹅……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比唐懿宗、唐僖宗好多了,就连唐昭宗也在后来沾染上酗酒的恶习。
朱友贞最后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在首都沦陷前夕,壮烈殉国。也算一条汉子。
此外,后梁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是有一定贡献的。
贞明七年(921)2月,朱友贞下诏收集整理“口述历史”。经过唐末的多年战乱,很多官方史料毁于战火,唐末的历史出现了认为的断档,朱友贞命令社会精英阶层贡献出家传,“具述父祖事行源流及才术德业灼然可考者,并纂述送史馆”。特别是对唐武宗以后的史料,不论公私,都要送史馆抄录,并且强调“皆须直书,不用文藻”。
本次采集范围之广,可谓空前。就连往来公文公函、文艺作品等,这么说吧,凡是在武宗朝之后产生的文字,都要送到史馆抄录。
如果不是后梁的这次收集整理,恐怕中国历史就会在唐宣宗之后出现几十年的历史断层,无人知晓盛唐是怎么灭亡的,五代是如何兴起的。
后梁中国文化的贡献不容忽视,对中华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朱友贞是借助“外戚帮”的力量才得以即位的,所以日后“外戚帮”对朝政施加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朱友贞即便想反抗,也力不从心。
还别说反抗,朱友珪被杀后,朱友贞都不敢去首都洛阳即位,寸步不敢离自己的老巢汴州,找了个理由在汴州登基。皇帝的性命尚且握在“外戚帮”手中,干涉朝政还算事儿吗?
其次,朱友贞名望太低,资历太浅,“元老勋旧帮”很少有人买他的账。
被朱温寄予厚望的,是长子朱友裕、侄子朱友宁、朱友伦。在长期的南征北战中,这三人屡见史书,他们跟随朱温出生入死,在战场上得到了历练,更在军队中树立了威望。
资历与威望,是团队接班人的必备要素,而这恰恰是朱友贞最为缺乏的。元老勋旧们,没有人发自内心地服他。
杨师厚,拥兵不臣,形如割据;魏博叛军领袖张彦,公开蔑称朱友贞为“佣保儿”;就连刘鄩,也当着朱友贞的面用笏板在地上指指点点……
在朱友贞内心深处,这些所谓的元老勋旧们,个个心怀不臣之心,他们蔑视皇权,蔑视中央,蔑视朕!故而不能信任之。
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也就不难理解朱友贞为何要亲近“外戚帮”而排斥“元老勋旧帮”了。
当然,李存勖袭位之初也与朱友贞面临同样问题,同样是20多岁走上最高领导人岗位,面对一群手握重兵且思想活跃的勋旧们。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李存勖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共甘共苦,在军队中积累资历,与将士们培养感情,树立威望;而朱友贞“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除了亲小人、远贤臣,实在也找不出朱友贞身上还有哪些值得批评。他不沉溺酒色,不好歌舞,不喜游猎,不宠伶人乐工,不斗鹅……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比唐懿宗、唐僖宗好多了,就连唐昭宗也在后来沾染上酗酒的恶习。
朱友贞最后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在首都沦陷前夕,壮烈殉国。也算一条汉子。
此外,后梁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是有一定贡献的。
贞明七年(921)2月,朱友贞下诏收集整理“口述历史”。经过唐末的多年战乱,很多官方史料毁于战火,唐末的历史出现了认为的断档,朱友贞命令社会精英阶层贡献出家传,“具述父祖事行源流及才术德业灼然可考者,并纂述送史馆”。特别是对唐武宗以后的史料,不论公私,都要送史馆抄录,并且强调“皆须直书,不用文藻”。
本次采集范围之广,可谓空前。就连往来公文公函、文艺作品等,这么说吧,凡是在武宗朝之后产生的文字,都要送到史馆抄录。
如果不是后梁的这次收集整理,恐怕中国历史就会在唐宣宗之后出现几十年的历史断层,无人知晓盛唐是怎么灭亡的,五代是如何兴起的。
后梁中国文化的贡献不容忽视,对中华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