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师的热炕头
全本小说网 77xs.la,催眠公寓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终于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居。
崭新的沙发,宽敞的客厅,漂亮的落地窗帘一切皆如童话中的王国呈现于眼前,令住了十年“寒窑”的我唏嘘不已,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接受了眼前的事实、正准备舒心地笑一下时,女儿班主任的一个电话如一盆冷水,兜头向我泼来。
原来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成绩一落千丈。震惊之余,私下里又自我安慰:女儿一向成绩优异,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然而班主任是个十分敬业的人,除了三天两头电话训示外,我还被“三请”进办公室,与班主任面对面!为孩子将来发展计,我一咬牙,送女儿送进了班主任办的辅导班。
每天放学后,女儿 和另外几名同学来到班主任家吃“小灶”听女儿说,他们每次也就是做题,然后老师批改,2小时一到,走人。那位班主任每天辅导五六个孩子,每人每月200元,算起来一个月可以收入千余元,基本上能顶一个工人一月的工资。如此一笔飞来“横”财,试问世间红男绿女有几人不眼红?无怪乎园丁们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争先办这班那班的。
自己是七八十年代的学生,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时候,有两种情况的孩子会经常被老师“请”去耳提面命。一是好的,老师认为可以雕琢的。再就是老师认为必须加火“吃小灶”的较差生。自己作为急需“加火”者之一,对补课的记忆可谓深刻。
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家的那爿热炕了。炕头永远是热乎乎的,我们这些被选中的“倒霉蛋”三个一帮,五个一簇,或围坐于炕上的四角饭桌,或半趴于老师家撤去被褥的土炕上,在并不怎么明亮的白炽灯下,在老师明亮的眼睛监视下“老老实实”地做着老师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情况安排的功课。像我这种勉强还可以雕的“朽木”不一会儿就可以返回大本营,最叫惨的是碰上哪个“榆木疙瘩”老师不仅得赔上一餐热气腾腾的饭菜,甚至还得搭上一盏灯的煤油。现在回想起来,终于明白了那个年代的老师为何总是穿着浆得发白的衣服,那时的老师怎么就不会收个辅导费什么的?
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变,智力的价值正在被社会普遍认同。园丁们利用周末及假期发挥余热,办个辅导班什么的,助人又利己,原本无可厚非。但在放学后把孩子带回家,以收费的形式办班(姑且不论这收费标准合理性与否,也不论辅导效果如何),总觉得教师身上凝聚的那种特有的亲和、自然和慈祥,似乎就变了味,一个班上难道就只有这几个学生需要辅导?换言之,能交得起辅导费的有“小灶”可吃,假如是那些既交不起辅导费又需要辅导的学生呢?
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向来是顶礼膜拜的,而且自己也曾在这一岗位上战斗过。可现如今,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职业。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奸商也会有贪吏,但如果这样一个最需要信任和尊敬的崇高职业,都要和一个“贪”字紧紧相连,那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还能去信任和尊敬谁呢?
因为知道不可能,已经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能享有自己学生时代“热炕头”的待遇了。但是,忍不住,还是想悄悄地对教师中的某些人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可是从孔老夫子起,历代先贤们安贫乐道、授业解惑,以毕生的心血传承文明的薪火,才在千万百姓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圣杰的丰碑。您,可别为那有数的几个钱就把它贱卖了啊!
终于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居。
崭新的沙发,宽敞的客厅,漂亮的落地窗帘一切皆如童话中的王国呈现于眼前,令住了十年“寒窑”的我唏嘘不已,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接受了眼前的事实、正准备舒心地笑一下时,女儿班主任的一个电话如一盆冷水,兜头向我泼来。
原来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成绩一落千丈。震惊之余,私下里又自我安慰:女儿一向成绩优异,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然而班主任是个十分敬业的人,除了三天两头电话训示外,我还被“三请”进办公室,与班主任面对面!为孩子将来发展计,我一咬牙,送女儿送进了班主任办的辅导班。
每天放学后,女儿 和另外几名同学来到班主任家吃“小灶”听女儿说,他们每次也就是做题,然后老师批改,2小时一到,走人。那位班主任每天辅导五六个孩子,每人每月200元,算起来一个月可以收入千余元,基本上能顶一个工人一月的工资。如此一笔飞来“横”财,试问世间红男绿女有几人不眼红?无怪乎园丁们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争先办这班那班的。
自己是七八十年代的学生,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时候,有两种情况的孩子会经常被老师“请”去耳提面命。一是好的,老师认为可以雕琢的。再就是老师认为必须加火“吃小灶”的较差生。自己作为急需“加火”者之一,对补课的记忆可谓深刻。
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家的那爿热炕了。炕头永远是热乎乎的,我们这些被选中的“倒霉蛋”三个一帮,五个一簇,或围坐于炕上的四角饭桌,或半趴于老师家撤去被褥的土炕上,在并不怎么明亮的白炽灯下,在老师明亮的眼睛监视下“老老实实”地做着老师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情况安排的功课。像我这种勉强还可以雕的“朽木”不一会儿就可以返回大本营,最叫惨的是碰上哪个“榆木疙瘩”老师不仅得赔上一餐热气腾腾的饭菜,甚至还得搭上一盏灯的煤油。现在回想起来,终于明白了那个年代的老师为何总是穿着浆得发白的衣服,那时的老师怎么就不会收个辅导费什么的?
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变,智力的价值正在被社会普遍认同。园丁们利用周末及假期发挥余热,办个辅导班什么的,助人又利己,原本无可厚非。但在放学后把孩子带回家,以收费的形式办班(姑且不论这收费标准合理性与否,也不论辅导效果如何),总觉得教师身上凝聚的那种特有的亲和、自然和慈祥,似乎就变了味,一个班上难道就只有这几个学生需要辅导?换言之,能交得起辅导费的有“小灶”可吃,假如是那些既交不起辅导费又需要辅导的学生呢?
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向来是顶礼膜拜的,而且自己也曾在这一岗位上战斗过。可现如今,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职业。的确,现实生活中有奸商也会有贪吏,但如果这样一个最需要信任和尊敬的崇高职业,都要和一个“贪”字紧紧相连,那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还能去信任和尊敬谁呢?
因为知道不可能,已经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能享有自己学生时代“热炕头”的待遇了。但是,忍不住,还是想悄悄地对教师中的某些人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可是从孔老夫子起,历代先贤们安贫乐道、授业解惑,以毕生的心血传承文明的薪火,才在千万百姓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圣杰的丰碑。您,可别为那有数的几个钱就把它贱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