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皇居然敢在国书里要求与隋炀帝平起平坐。也不知道隋炀帝后来拼了命地远征高句丽,结果将国家也拖垮了,是不是就是为了将来讨伐日本做准备,毕竟隋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虽然远不如宋代,但若只是想安全渡过相对狭窄的对马海峡,能力还是有的。),所以他们就不敢乱来
另外,那近百万中国人长期滞留日本南九州,他们的身份应该如何定位,将来该怎么办,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张俊虽然聪明,但由于私心太重,在大局观上一直略有欠缺,因此这段时间他的脑子几乎成了一团浆糊,不过他倒是有全始全终的习惯,不愿自己难得做件好事,却弄得半道中殂。
张俊自己只想到两个办法,一是将那些难民再带回国内,毕竟大宋幅员辽阔、粮食产量也大,多养活几十万人比小小的日本总要容易多了,何况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大宋带出去的,只是绍兴十六年大宋的粮食收成本来就好不了(还是金军下江南惹的祸),这些人回去会不会引起大的饥荒,张俊心里没底,而且他好不容易将这么多人辛苦地带到了日本,什么都没做就又傻乎乎地带回去,他心里又有些不甘。
二是与日本人翻脸,鸠占鹊巢,张俊这个人渣对于这种事是不会有什么负罪感的,但是他这次带到日本的不过万余军队,而且其中还有几百名日本武士,就算这些人全都忠诚可靠,仅凭他们这么点人也绝不可能与日本的官军抗衡,何况维持近百万“难民”的秩序就占用了其中一半以上的兵力,能够拿出来参加战斗的寥寥无几。而那些“难民”大都来城市(宋代民风日渐文弱,但乡村和小城镇的情况还好,所以南宋才得以延续,但大城市的民风却早在北宋中期,就已经软得不行了。),会武艺的很少,身体素质也普遍不行,即使以张俊招兵的标准(即南宋禁军招兵要求的下限),也最多能够挑出一两万人而已,还得花费不少气力和时间严格训练,根本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因此,无论哪一个办法,都不是张俊现在手边的力量可以办到的,非得赵旉的卫军出手帮忙才行。因此张俊便写信给赵旉,向他请示此事到底该怎么解决,他现在已经知道赵旉将二皇子赵敖扣下当人质(恐怕除了当事人之外,都会这么理解。)、而且总督岭南三路的事,深知赵旉重回中枢掌权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以个人名义私信往来,而是第一次以臣下的身份向赵旉请示,这等于是在隐晦地表明他愿意唯赵旉马首是瞻,张俊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主动向赵旉效忠(吴璘是赵旉先写信的)的方面大将,再联想到昔日赵构即位时他也是第一个上表劝进的,其超强的政治嗅觉确实令人惊叹。
“这么快就急着向我效忠吗?真是一只老狐狸,不过他在日本的确干得不错,而且不给他点甜头,后面还有谁会过来投效呢?”赵旉看完信件后摇了摇头轻笑几声,但他也知情况紧急,事关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再拖延太久,因此立刻派人将詹会龙与张子盖这两个对日本最为了解的部下叫来商量。
其实,刚看到张俊信中向日本开战的提议,赵旉还真的一度有点心动,大概绝大部分抗战之后的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有此想法吧。不过,这种狂热的情绪只在赵旉脑中维持了一小会,就马上被他排除了,赵旉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深知国家大事的重要决策万万不能仅凭自己的喜恶而定,乱来的话搞不好会亡国的
天皇居然敢在国书里要求与隋炀帝平起平坐。也不知道隋炀帝后来拼了命地远征高句丽,结果将国家也拖垮了,是不是就是为了将来讨伐日本做准备,毕竟隋朝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虽然远不如宋代,但若只是想安全渡过相对狭窄的对马海峡,能力还是有的。),所以他们就不敢乱来
另外,那近百万中国人长期滞留日本南九州,他们的身份应该如何定位,将来该怎么办,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张俊虽然聪明,但由于私心太重,在大局观上一直略有欠缺,因此这段时间他的脑子几乎成了一团浆糊,不过他倒是有全始全终的习惯,不愿自己难得做件好事,却弄得半道中殂。
张俊自己只想到两个办法,一是将那些难民再带回国内,毕竟大宋幅员辽阔、粮食产量也大,多养活几十万人比小小的日本总要容易多了,何况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大宋带出去的,只是绍兴十六年大宋的粮食收成本来就好不了(还是金军下江南惹的祸),这些人回去会不会引起大的饥荒,张俊心里没底,而且他好不容易将这么多人辛苦地带到了日本,什么都没做就又傻乎乎地带回去,他心里又有些不甘。
二是与日本人翻脸,鸠占鹊巢,张俊这个人渣对于这种事是不会有什么负罪感的,但是他这次带到日本的不过万余军队,而且其中还有几百名日本武士,就算这些人全都忠诚可靠,仅凭他们这么点人也绝不可能与日本的官军抗衡,何况维持近百万“难民”的秩序就占用了其中一半以上的兵力,能够拿出来参加战斗的寥寥无几。而那些“难民”大都来城市(宋代民风日渐文弱,但乡村和小城镇的情况还好,所以南宋才得以延续,但大城市的民风却早在北宋中期,就已经软得不行了。),会武艺的很少,身体素质也普遍不行,即使以张俊招兵的标准(即南宋禁军招兵要求的下限),也最多能够挑出一两万人而已,还得花费不少气力和时间严格训练,根本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因此,无论哪一个办法,都不是张俊现在手边的力量可以办到的,非得赵旉的卫军出手帮忙才行。因此张俊便写信给赵旉,向他请示此事到底该怎么解决,他现在已经知道赵旉将二皇子赵敖扣下当人质(恐怕除了当事人之外,都会这么理解。)、而且总督岭南三路的事,深知赵旉重回中枢掌权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以个人名义私信往来,而是第一次以臣下的身份向赵旉请示,这等于是在隐晦地表明他愿意唯赵旉马首是瞻,张俊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主动向赵旉效忠(吴璘是赵旉先写信的)的方面大将,再联想到昔日赵构即位时他也是第一个上表劝进的,其超强的政治嗅觉确实令人惊叹。
“这么快就急着向我效忠吗?真是一只老狐狸,不过他在日本的确干得不错,而且不给他点甜头,后面还有谁会过来投效呢?”赵旉看完信件后摇了摇头轻笑几声,但他也知情况紧急,事关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再拖延太久,因此立刻派人将詹会龙与张子盖这两个对日本最为了解的部下叫来商量。
其实,刚看到张俊信中向日本开战的提议,赵旉还真的一度有点心动,大概绝大部分抗战之后的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有此想法吧。不过,这种狂热的情绪只在赵旉脑中维持了一小会,就马上被他排除了,赵旉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深知国家大事的重要决策万万不能仅凭自己的喜恶而定,乱来的话搞不好会亡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