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医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桧见状不禁心中冷笑,这些家伙别看说得一套一套的,其实不过是想保存实力罢了,毕竟大家虽然知道肯定能赢,但金军临死前的反扑也足以令他们损失惨重,因此大家都不愿自己的军队打硬仗,全指望着别人先去啃骨头,将肉留给他们。而且金军北归的时候,肯定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他们那时再打,东西就都归他们了,自然要划算得多(当初建炎年间就是这样,老传统了,连韩世忠岳飞都不能免俗)
和武将们不同,文官们倒是大多主张即刻派兵援救官家,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如果赵构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最大的得利者只会是那位被贬到琼州的年轻王爷。他们虽然不像张俊那样知道赵旉虽然受挫但实力仍在、东山再起是早晚的事,但也绝不会以为赵旉会蠢到连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也放过
可是,文官们再怎么“忠君”他们毕竟没有军队,除了慷慨激昂地喊喊口号,没有任何作用。秦桧见状不禁有些气闷,前几年他想做卖国贼,结果各路宋军节节胜利,现在他好不容易解开心结,准备全心全意当好首相(在大宋势强的时候,卖国是不划算的,反而不如将国家治理好,他个人的权威自然也水涨船高了,当然,秦桧只是打算认真做事,有钱捞的话他还是不会错过的),结果却遇到这种情况,由不得他不郁闷。
不过,现在毕竟不是建炎年间了,虽然眼下大宋因为皇帝外逃而局部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混乱,但相比这十年里已经有至少二十万主力部队被歼灭、所有精华地带都被战火涂炭过的金国,情况还是要好得多,皇帝和宰相的权威也非赵构当初刚登基的时候可比。所以只要秦桧直接指派任务,那些武将们就算再不愿意,也肯定不敢抗命,只是他们如果刻意拖沓,秦桧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最后秦桧不得不采纳了张俊的意见,先从水路顺流而下前往建康,然后再南下勤王,因为赵构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向西走钻山沟的,在与水师主力汇合前也肯定不敢走海路,所以路线应该是两浙东路-福建路-广南东路。而无论是秦桧还是张俊,都深知大宋御林军的战斗力以及杨沂中的将才,所以并不认为那支金军真的能够威胁到赵构他们,他们之所以急着勤王,只是为了表明自己对皇帝的赤胆忠心罢了,因此路线选择上是以速度为优先。
在速度压倒一切的前提下,张俊的路线之所以选择走折线而不是直线,是因为走水路是顺流而下,船速很快,一天能行三百里以上,至少抵得上陆路六七天的行程,速度上反而快得多,而且不必担心金人伏击,因此也安全得多。另外,还可以从船队中分出一小部分经湖口进入鄱阳湖(一般来说,湖泊在有人类历史以来都是逐渐淤积而越来越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云梦泽足有两个省那么大,后来因为大部分淤积,变成了很多小湖,而洞庭湖和鄱阳湖就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因为同样的原因,宋代洞庭湖比现代要大好几倍,鄱阳湖没这么夸张,但湖区面积也相当惊人,直接与三路接壤,所以水上的交通十分便利,讯息自然也相当快捷。)打探消息,比完全依靠陆路的通讯要快捷得多,毕竟信鸽虽然更快,但在江南动荡的局势下,总是不那么可靠,尤其金人还有信鸽的克星——猎鹰“海东青”
不过张俊这样安排,其实也有私心,因为他的产业主要就分布在两浙... -->>
秦桧见状不禁心中冷笑,这些家伙别看说得一套一套的,其实不过是想保存实力罢了,毕竟大家虽然知道肯定能赢,但金军临死前的反扑也足以令他们损失惨重,因此大家都不愿自己的军队打硬仗,全指望着别人先去啃骨头,将肉留给他们。而且金军北归的时候,肯定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他们那时再打,东西就都归他们了,自然要划算得多(当初建炎年间就是这样,老传统了,连韩世忠岳飞都不能免俗)
和武将们不同,文官们倒是大多主张即刻派兵援救官家,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如果赵构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最大的得利者只会是那位被贬到琼州的年轻王爷。他们虽然不像张俊那样知道赵旉虽然受挫但实力仍在、东山再起是早晚的事,但也绝不会以为赵旉会蠢到连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也放过
可是,文官们再怎么“忠君”他们毕竟没有军队,除了慷慨激昂地喊喊口号,没有任何作用。秦桧见状不禁有些气闷,前几年他想做卖国贼,结果各路宋军节节胜利,现在他好不容易解开心结,准备全心全意当好首相(在大宋势强的时候,卖国是不划算的,反而不如将国家治理好,他个人的权威自然也水涨船高了,当然,秦桧只是打算认真做事,有钱捞的话他还是不会错过的),结果却遇到这种情况,由不得他不郁闷。
不过,现在毕竟不是建炎年间了,虽然眼下大宋因为皇帝外逃而局部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混乱,但相比这十年里已经有至少二十万主力部队被歼灭、所有精华地带都被战火涂炭过的金国,情况还是要好得多,皇帝和宰相的权威也非赵构当初刚登基的时候可比。所以只要秦桧直接指派任务,那些武将们就算再不愿意,也肯定不敢抗命,只是他们如果刻意拖沓,秦桧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最后秦桧不得不采纳了张俊的意见,先从水路顺流而下前往建康,然后再南下勤王,因为赵构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向西走钻山沟的,在与水师主力汇合前也肯定不敢走海路,所以路线应该是两浙东路-福建路-广南东路。而无论是秦桧还是张俊,都深知大宋御林军的战斗力以及杨沂中的将才,所以并不认为那支金军真的能够威胁到赵构他们,他们之所以急着勤王,只是为了表明自己对皇帝的赤胆忠心罢了,因此路线选择上是以速度为优先。
在速度压倒一切的前提下,张俊的路线之所以选择走折线而不是直线,是因为走水路是顺流而下,船速很快,一天能行三百里以上,至少抵得上陆路六七天的行程,速度上反而快得多,而且不必担心金人伏击,因此也安全得多。另外,还可以从船队中分出一小部分经湖口进入鄱阳湖(一般来说,湖泊在有人类历史以来都是逐渐淤积而越来越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云梦泽足有两个省那么大,后来因为大部分淤积,变成了很多小湖,而洞庭湖和鄱阳湖就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因为同样的原因,宋代洞庭湖比现代要大好几倍,鄱阳湖没这么夸张,但湖区面积也相当惊人,直接与三路接壤,所以水上的交通十分便利,讯息自然也相当快捷。)打探消息,比完全依靠陆路的通讯要快捷得多,毕竟信鸽虽然更快,但在江南动荡的局势下,总是不那么可靠,尤其金人还有信鸽的克星——猎鹰“海东青”
不过张俊这样安排,其实也有私心,因为他的产业主要就分布在两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