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安妮宝贝散文、随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故事里面。也无法判断它的真正价值。他略有惶恐。然后他开始转型。他的作品不断地在农村和城市,过去和现在之前转换。开始写战争,瘟疫,妓女,戏子。他的文字依然艳丽,但有些流于技巧。有些因为转变的痕迹太多,甚至都不太好看了。比如流行歌曲,声音研究之类。
用感性或者用理性,用激情或用技巧写出的文字,最大的界限,是在于读者心里的共鸣。
重读舒家兄弟的时候,心里依然酸楚。
我觉得苏童不应该怀疑他对自己的故事的价值感。
也许他是容易妥协的人。又也许,他是靠文字谋生的人。
应该说他写的都是一些故事。他的文字相当单纯。但的确美丽流畅,无可比拟。缺陷也是明显的。
我不常看文学评论。相信他受到过一些批评。因为在自序里面,可以看到他尝试转换中的一些寂寞心情。他说,事实上我不能确定这种变化的价值。许多作家对于艺术的见解都是一相情愿的。但一相情愿的创作导致两种结果。或者在困境中获取独特的艺术生命。或者就看着黑暗吞噬掉了手里的最后一根蜡烛。写作者终其一生都在设法建造他想象中的文学建筑。
苏童似乎做出了他的选择和努力。
他说,每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受到障碍。包括政治方面的,他人的,最重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因为成功往往依靠作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许多作家的个人风格都是个人情结的艺术张扬。它们通常是反常的,有违人伦的,个人情结有时成为创作的潜机,而且具有强盛的爆发力。但随着时间流失,会有失去新鲜的可能。面对这些障碍的时候,只能打碎自己,重新塑造。然后他说,如果我使我的每个故事都不同以往,每句语句异常新鲜,每种形式一成立就将其拆散,那么我的创作会多么富有活力,可惜的是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然后他又说,真正的先锋一如既往。
这是个本色而矛盾的男人。
重读他的心情和文字,因为自己也在写字,比起以前纯粹的阅读,似乎能更敏锐更贴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想法。对文学,对创作的想法。和他的看法很接近。小说真正应该具备的某中境界,或者朴素空灵,或者诡异深刻,或者是人性意义上的,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无所谓高低,但都是支撑小说的灵魂。但实际上我们读到的好多小说都没有境界。因为作者的灵魂不参与创作过程。他的作品和他的心灵毫无关系。这是一种悲剧。
这段话让安妮想起以前在书店买来的几本打三折的破书。是一个似乎不曾闻名的女诗人竺子写的。黑色唱片,独身女人的台阶和空中走廊。文字的阴郁和锐利似乎是从心脏流出来的血液。三本书基本上风格一致。她不必承受苏童这样的转型。因为她似乎只写了这么三本书,然后就彻底消失了。甚至我一直没有查阅到作者的任何背景和行踪。
这样的书,我以为是可以流传给所有孤独而相通的灵魂的。它们在我的手里。是一种安慰。
这就是职业作家和非职业作家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从事的是更纯粹更孤独的创作。
这个写故事的男人,现在生活在南京。南京是安妮喜欢的城市。沉静缓慢的节奏,有对未来没有任何预算的恬淡心情。走在南京宽阔的马路上,有时觉得可能会在新街口看到那个圆脸的开始发胖的男人。
浓眉大眼,有点虎头虎脑的样子,但写着一手艳丽诡异的文字。念头一闪而过。纯粹无聊。
因为很明白其实在现实中和一个作家相遇没有任何意义。
和他的作品相遇就可以了。他灵魂深处神秘而奇丽的花园,出现在他的文字里。
就好象看完他对文学的一些感想,就仿佛和一个朋友有了绝妙的沟通。这种沟通虽然沉默,却是高质量的。根本无须见面对谈。
远离是非喧嚣。对你无言阅读。
的故事里面。也无法判断它的真正价值。他略有惶恐。然后他开始转型。他的作品不断地在农村和城市,过去和现在之前转换。开始写战争,瘟疫,妓女,戏子。他的文字依然艳丽,但有些流于技巧。有些因为转变的痕迹太多,甚至都不太好看了。比如流行歌曲,声音研究之类。
用感性或者用理性,用激情或用技巧写出的文字,最大的界限,是在于读者心里的共鸣。
重读舒家兄弟的时候,心里依然酸楚。
我觉得苏童不应该怀疑他对自己的故事的价值感。
也许他是容易妥协的人。又也许,他是靠文字谋生的人。
应该说他写的都是一些故事。他的文字相当单纯。但的确美丽流畅,无可比拟。缺陷也是明显的。
我不常看文学评论。相信他受到过一些批评。因为在自序里面,可以看到他尝试转换中的一些寂寞心情。他说,事实上我不能确定这种变化的价值。许多作家对于艺术的见解都是一相情愿的。但一相情愿的创作导致两种结果。或者在困境中获取独特的艺术生命。或者就看着黑暗吞噬掉了手里的最后一根蜡烛。写作者终其一生都在设法建造他想象中的文学建筑。
苏童似乎做出了他的选择和努力。
他说,每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受到障碍。包括政治方面的,他人的,最重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因为成功往往依靠作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许多作家的个人风格都是个人情结的艺术张扬。它们通常是反常的,有违人伦的,个人情结有时成为创作的潜机,而且具有强盛的爆发力。但随着时间流失,会有失去新鲜的可能。面对这些障碍的时候,只能打碎自己,重新塑造。然后他说,如果我使我的每个故事都不同以往,每句语句异常新鲜,每种形式一成立就将其拆散,那么我的创作会多么富有活力,可惜的是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然后他又说,真正的先锋一如既往。
这是个本色而矛盾的男人。
重读他的心情和文字,因为自己也在写字,比起以前纯粹的阅读,似乎能更敏锐更贴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想法。对文学,对创作的想法。和他的看法很接近。小说真正应该具备的某中境界,或者朴素空灵,或者诡异深刻,或者是人性意义上的,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无所谓高低,但都是支撑小说的灵魂。但实际上我们读到的好多小说都没有境界。因为作者的灵魂不参与创作过程。他的作品和他的心灵毫无关系。这是一种悲剧。
这段话让安妮想起以前在书店买来的几本打三折的破书。是一个似乎不曾闻名的女诗人竺子写的。黑色唱片,独身女人的台阶和空中走廊。文字的阴郁和锐利似乎是从心脏流出来的血液。三本书基本上风格一致。她不必承受苏童这样的转型。因为她似乎只写了这么三本书,然后就彻底消失了。甚至我一直没有查阅到作者的任何背景和行踪。
这样的书,我以为是可以流传给所有孤独而相通的灵魂的。它们在我的手里。是一种安慰。
这就是职业作家和非职业作家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从事的是更纯粹更孤独的创作。
这个写故事的男人,现在生活在南京。南京是安妮喜欢的城市。沉静缓慢的节奏,有对未来没有任何预算的恬淡心情。走在南京宽阔的马路上,有时觉得可能会在新街口看到那个圆脸的开始发胖的男人。
浓眉大眼,有点虎头虎脑的样子,但写着一手艳丽诡异的文字。念头一闪而过。纯粹无聊。
因为很明白其实在现实中和一个作家相遇没有任何意义。
和他的作品相遇就可以了。他灵魂深处神秘而奇丽的花园,出现在他的文字里。
就好象看完他对文学的一些感想,就仿佛和一个朋友有了绝妙的沟通。这种沟通虽然沉默,却是高质量的。根本无须见面对谈。
远离是非喧嚣。对你无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