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一闪灯花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寒疾”为由,根本没有参加殿试,唾手功名竟然擦肩而过。徐乾元自是失望,但是为了安慰弟子,他还是特意遣人用水晶缸盛着,送去了满满一缸红樱桃。
家人回来说,明珠大人见了樱桃十分高兴,立刻命侍女擘桃去核,并浇以乳酪,然后分盛在水晶碗中,分赠各房夫人公子,还厚赏了徐府家人。徐乾元点头叹道:“‘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明珠大人果然风雅。”又问纳兰公子可好。家人摇头说,因为公子抱病避居,所以未能得见,但令人送出一张纸来,说着从袖中取出呈上。
徐乾元接过来,只见薛涛笺上写着簪花格临江仙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
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
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徐乾元初读之下,只觉怆恻清越,然而再三读之,却觉惊诧莫名,越玩味就越觉得深不可言。这词是送给他的,感谢他的“饷樱之情”然而词中典故历历,又分明与他无关。
“绿叶成阴春尽也”显然套的是杜牧“绿叶成阴子满枝”的句子,说的是心中佳人经年不见,已经嫁人生子;而“玉壶冰”的故事就更离谱,是说绝世佳人薛灵芸因被迫嫁与魏文帝曹丕为妃,一路哭泣,眼泪滴在玉唾壶里,竟至红泪冷凝,点滴成冰。“独卧文园方病渴”之句,是以陆放翁自比,连上“强拈红豆酬卿”分明是喻意陆游对被拆散的发妻唐婉的相思之情。
如此铺陈蕴藉,一味缠绵感伤,真的只是在说樱桃吗?
徐乾元原本就对这个聪颖过人的弟子临试得疾觉得奇怪:怎么就会那么巧,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赶上三年大考的时候患了急病?而且得什么病不好,又偏偏是个怕传染须避居的劳什子“寒疾”?如今从这首词中看来,这个弟子的心中,必然藏着一件大悲哀,大痛事,远不是“寒疾”那么简单。
两个月后,纳兰容若“病愈”特地登门拜谢老师病中慰问之情,徐乾元未置一词,只是与纳兰谈诗、说史,并且第一次打开了家中的“传是楼”请他参观。
这“传是楼”乃是徐家藏书处,藏书无数,皆为善籍孤本,平常人别说上楼参观,便是走近楼下望一眼也不可得。此前纳兰来徐府时,每每从楼下经过驻足,却始终不敢提出拜读之请。如今徐乾元竟然主动打开馆藏,请他上楼,真令纳兰又惊又喜,忘了自己“大病初愈”提起袍角便“蹭蹭蹭”直迈上楼来。
那日,纳兰向老师借阅了数册向往已久却遍寻不获的典籍回家苦读。接下来一连数月,纳兰每隔几天就来老师家还书借书,直至有一天,他向老师提出:天下读书人仰求经典而不可得阅者多矣,可否想过将这些藏书刻印传世,造福莘莘学子?
这些书籍原是徐乾元家传至宝,每一册的搜求购藏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纳兰容若斗胆提议,原以为老师会发怒,却不料徐乾元不怒反喜,呵呵笑道:“我早有此心,就连朱竹垞(彝尊)、秦对岩(松龄)也都曾有过此议,只是工程浩大,我又杂务缠身,生性慵懒,所以就搁下了。你若有心有力,此楼便对你永远打开,若用时,只管来取便是。”
纳兰喜出望外,当即回家向父亲禀明心愿。明珠其时已擢升武英殿大学士,虽知此事费金不菲,却是一件传世邀名的大事。遂略做沉吟,便即应允。于是,纳兰出资出力,自早至晚,只在通志堂里用功,亲自校订编修,广置笔墨,召募刻工,监制雕印。而朱彝尊听闻,也特地打开自家“曝书亭”所藏,供纳兰参阅雕印,并亲自撰写多篇序言。群策群力,费时三年,到底汇成通志堂经解全编。
沈菀站在通志堂前,那心情正跟当年纳兰容若第一次踏进传是楼一样,因为过分惊喜,反而迟迟不敢举步。方才她跟了丫鬟婆子来至后花园,第一眼望见渌水亭时,简直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还是这个渌水亭啊,半年前她正是在这里为公子献舞,如今重来,竟然物是人非,两番天地了。
通志堂就在荷花池畔,太湖石堆的假山下,与渌水亭紧邻,中有爬山廊相通,从前顾贞观、吴兆蹇等人来园中与纳兰吟诗做对时,便常常在此雅聚,如今也还散放着许多诗稿书卷不及收起。裁作不同尺寸的澄心堂纸和薛涛笺随意地堆叠着,松花江石的暖砚触手生温,就仿佛主人刚刚还在,走出未远。
沈菀见了,又是喜欢又是心酸,眼泪早扑簌簌滚落下来,忙命婆子不必收拾,顾不得解衣休息,打量住处,只如获至宝般将那些诗画字帖一张张翻看。因见其中有幅女子肖像,临风飘举,巧笑嫣然,便像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旁边题着李商隐的两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禁拿起细看。
起初只当是卢夫人,待细细揣摩,却又不是,因画中人看起来只有十来岁模样,是未出阁女孩儿家的打扮。年龄虽幼,却是星眸皓齿,眉目疏朗,那种英气和媚气,几乎是破纸而来的。
水大娘来时,正见着沈菀对着这幅画出神,彼此见了礼,便搭讪道:“这是咱们表小姐,如今进了宫,封作惠妃娘娘了。”
沈菀心中一动,忙问:“表小姐从前同公子很要好吗?”
水大娘笑道:“小孩子家,一块儿长大,又没别的伴儿,自然是要好的。虽然表小姐比冬哥儿大两岁,然而冬哥儿最知尽让的,就偶尔拌嘴斗气,也都是冬哥儿先服软儿。”
沈菀又问:“表小姐常来明珠府吗?”
水大娘道:“岂止常来,表小姐入宫前一直就是住在这里的,由咱们老爷一手带大,自己的家倒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去住几日。都说老爷对表小姐比对自己亲生儿子都好,那么疼冬哥儿,也不过是请先生来教导,表小姐的功课倒是老爷亲自过问的。”
沈菀益发上心:“那又是为什么?”
水大娘道:“谁知道呢?说是女孩儿请先生不方便,要亲自教。其实女孩儿家,略认得几个字就是了,哪有多么多功课?一直教到十六岁,临近大选才送她回自己家里。”
沈菀心里又是一动,隐隐觉得好像掌握了一件极重要的秘密,却一时理不清,故意又问:“表小姐比公子大两岁,又是老爷亲自教导的,这么说,学问岂不是比公子还好?”
水大娘笑道:“那倒未必,咱们冬哥儿文武全才,古今无双,哪是表小姐一个姑娘家比得了的?若是比弹琴绣花,表小姐自然是好的,正经学问,可还差着老大一截儿呢。不过有一条,据老爷说,表小姐的医术比冬哥儿是高明的,不枉了名字里有个‘药’字。”
沈菀愈发惊异,再细看那诗句,果然见上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的最后一个“药”字,与下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第一个“碧”字上各缺着一笔,心上忽地一跳,已经猜到了大半,忙笑道:“我想起来了,表小姐的芳讳可是叫作碧药的?”
水大娘将手一拍,笑道:“可不就是碧药!原来你也知道,是少爷同你说的?”
沈菀满心里只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凄凉惶惑,却强抑紧张,故意淡淡地道:“公子闲谈时提过一两回,并未详说,所以我一下子没想起来。原来碧药姑娘就是表小姐,已经做娘娘了。可还记得是什么时候进的宫?”
水大娘见她连碧药小姐也知道,只当她与公子亲密,无话不谈,心下更无猜疑,遂道:“是
康熙八年,皇上亲政后第一次大选,咱们表小姐送去,一下子就给选上了。第二年就生了位皇子,可惜没养住;幸好娘娘争气,隔年又生了一胎,还是位哥儿,老爷还为此在府里大摆宴席呢。十六年皇上册立新皇后的时候,咱们娘娘也册了惠嫔,四年前又晋了惠妃。”
注一:
叶赫那拉,亦作叶赫纳喇,世所闻名的慈禧,也是这一族的后裔。查中国历代后妃大观中,清朝历代皇帝嫔妃中皆有“纳喇氏”本文中之纳兰碧药,原型来自康熙帝惠妃娘娘:
“纳喇氏,郎中索尔和的女儿,生年不详,清圣祖玄烨的妃子。纳喇氏初入宫,立为庶妃。1670年(清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早殇,时纳剌氏年约18岁。1672年,生皇五子胤禵,因康熙帝的前四子已死,胤禵称为皇长子。但由于纳喇氏为庶妃,不得立为太子。胤禵一心想夺嫡,被康熙帝识破,囚禁于宫中,至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死,时年63岁。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册立纳喇氏为惠嫔。1682年初(清康熙二年年底),进为惠妃。1732年(清雍正十年)死,时年约80岁。”
永宪录中载,,惠妃叶赫纳喇氏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但今人已考证出,这是错误的。据前文,惠妃乃索尔和之女,而索尔和又为德尔格勒之子。与明珠之父尼雅哈为兄弟,同为金台石之子。故而,惠妃与纳兰容若应为从姐弟。
注二:
圣祖实录载: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三月,明珠升内务府总管。
注三:
关于通志堂经解,由于乾隆皇帝对这部书署名“纳兰成德校订”存有异议,故成三百年悬案。
乾隆五十年五月二十九日颁布上谕曰:“朕阅成德所作序文,系康熙十二年,计其时成德年方幼穉,何以即能淹通经术?向时即闻徐乾学有代成德刊刻通志堂经解之事,兹令军机大臣详查成德出身本末,乃知成德于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中式举人,十二年癸丑科中式进士,年甫十六岁。徐乾学系壬子科顺天乡试副考官,成德由其取中。夫明珠在康熙年间,柄用有年,势焰熏灼,招致一时名流,如徐乾学等互相交结,植党营私。是以伊子成德年未弱冠,即夤缘得取科名,自由关节,乃刊刻通志堂经解,以见其学问渊博。古称皓首穷经,虽在通儒,非义理精熟毕生讲贯者,尚不能覃心阐扬,发明先儒之精蕴。而成德以幼年薄植,即能广收博采,集经学之大成,有是理乎?”
首先,这里面乾隆对纳兰成德的年龄理解是有错误的,因为康熙十二年时,容若已经十九岁,而非十六岁,可见大臣做事之马虎。乾隆连纳兰的年龄也查考不清,就断言此书为徐乾元捉刀,未免自大。
纳兰成德对于通志堂经解的作用,此前已有多位学者考据查证,认为纳兰至少是该书的倡导者、资助者、参与者,书中注明“纳兰成德校订”毫不为过。
“寒疾”为由,根本没有参加殿试,唾手功名竟然擦肩而过。徐乾元自是失望,但是为了安慰弟子,他还是特意遣人用水晶缸盛着,送去了满满一缸红樱桃。
家人回来说,明珠大人见了樱桃十分高兴,立刻命侍女擘桃去核,并浇以乳酪,然后分盛在水晶碗中,分赠各房夫人公子,还厚赏了徐府家人。徐乾元点头叹道:“‘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明珠大人果然风雅。”又问纳兰公子可好。家人摇头说,因为公子抱病避居,所以未能得见,但令人送出一张纸来,说着从袖中取出呈上。
徐乾元接过来,只见薛涛笺上写着簪花格临江仙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
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
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徐乾元初读之下,只觉怆恻清越,然而再三读之,却觉惊诧莫名,越玩味就越觉得深不可言。这词是送给他的,感谢他的“饷樱之情”然而词中典故历历,又分明与他无关。
“绿叶成阴春尽也”显然套的是杜牧“绿叶成阴子满枝”的句子,说的是心中佳人经年不见,已经嫁人生子;而“玉壶冰”的故事就更离谱,是说绝世佳人薛灵芸因被迫嫁与魏文帝曹丕为妃,一路哭泣,眼泪滴在玉唾壶里,竟至红泪冷凝,点滴成冰。“独卧文园方病渴”之句,是以陆放翁自比,连上“强拈红豆酬卿”分明是喻意陆游对被拆散的发妻唐婉的相思之情。
如此铺陈蕴藉,一味缠绵感伤,真的只是在说樱桃吗?
徐乾元原本就对这个聪颖过人的弟子临试得疾觉得奇怪:怎么就会那么巧,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赶上三年大考的时候患了急病?而且得什么病不好,又偏偏是个怕传染须避居的劳什子“寒疾”?如今从这首词中看来,这个弟子的心中,必然藏着一件大悲哀,大痛事,远不是“寒疾”那么简单。
两个月后,纳兰容若“病愈”特地登门拜谢老师病中慰问之情,徐乾元未置一词,只是与纳兰谈诗、说史,并且第一次打开了家中的“传是楼”请他参观。
这“传是楼”乃是徐家藏书处,藏书无数,皆为善籍孤本,平常人别说上楼参观,便是走近楼下望一眼也不可得。此前纳兰来徐府时,每每从楼下经过驻足,却始终不敢提出拜读之请。如今徐乾元竟然主动打开馆藏,请他上楼,真令纳兰又惊又喜,忘了自己“大病初愈”提起袍角便“蹭蹭蹭”直迈上楼来。
那日,纳兰向老师借阅了数册向往已久却遍寻不获的典籍回家苦读。接下来一连数月,纳兰每隔几天就来老师家还书借书,直至有一天,他向老师提出:天下读书人仰求经典而不可得阅者多矣,可否想过将这些藏书刻印传世,造福莘莘学子?
这些书籍原是徐乾元家传至宝,每一册的搜求购藏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纳兰容若斗胆提议,原以为老师会发怒,却不料徐乾元不怒反喜,呵呵笑道:“我早有此心,就连朱竹垞(彝尊)、秦对岩(松龄)也都曾有过此议,只是工程浩大,我又杂务缠身,生性慵懒,所以就搁下了。你若有心有力,此楼便对你永远打开,若用时,只管来取便是。”
纳兰喜出望外,当即回家向父亲禀明心愿。明珠其时已擢升武英殿大学士,虽知此事费金不菲,却是一件传世邀名的大事。遂略做沉吟,便即应允。于是,纳兰出资出力,自早至晚,只在通志堂里用功,亲自校订编修,广置笔墨,召募刻工,监制雕印。而朱彝尊听闻,也特地打开自家“曝书亭”所藏,供纳兰参阅雕印,并亲自撰写多篇序言。群策群力,费时三年,到底汇成通志堂经解全编。
沈菀站在通志堂前,那心情正跟当年纳兰容若第一次踏进传是楼一样,因为过分惊喜,反而迟迟不敢举步。方才她跟了丫鬟婆子来至后花园,第一眼望见渌水亭时,简直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还是这个渌水亭啊,半年前她正是在这里为公子献舞,如今重来,竟然物是人非,两番天地了。
通志堂就在荷花池畔,太湖石堆的假山下,与渌水亭紧邻,中有爬山廊相通,从前顾贞观、吴兆蹇等人来园中与纳兰吟诗做对时,便常常在此雅聚,如今也还散放着许多诗稿书卷不及收起。裁作不同尺寸的澄心堂纸和薛涛笺随意地堆叠着,松花江石的暖砚触手生温,就仿佛主人刚刚还在,走出未远。
沈菀见了,又是喜欢又是心酸,眼泪早扑簌簌滚落下来,忙命婆子不必收拾,顾不得解衣休息,打量住处,只如获至宝般将那些诗画字帖一张张翻看。因见其中有幅女子肖像,临风飘举,巧笑嫣然,便像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旁边题着李商隐的两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禁拿起细看。
起初只当是卢夫人,待细细揣摩,却又不是,因画中人看起来只有十来岁模样,是未出阁女孩儿家的打扮。年龄虽幼,却是星眸皓齿,眉目疏朗,那种英气和媚气,几乎是破纸而来的。
水大娘来时,正见着沈菀对着这幅画出神,彼此见了礼,便搭讪道:“这是咱们表小姐,如今进了宫,封作惠妃娘娘了。”
沈菀心中一动,忙问:“表小姐从前同公子很要好吗?”
水大娘笑道:“小孩子家,一块儿长大,又没别的伴儿,自然是要好的。虽然表小姐比冬哥儿大两岁,然而冬哥儿最知尽让的,就偶尔拌嘴斗气,也都是冬哥儿先服软儿。”
沈菀又问:“表小姐常来明珠府吗?”
水大娘道:“岂止常来,表小姐入宫前一直就是住在这里的,由咱们老爷一手带大,自己的家倒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去住几日。都说老爷对表小姐比对自己亲生儿子都好,那么疼冬哥儿,也不过是请先生来教导,表小姐的功课倒是老爷亲自过问的。”
沈菀益发上心:“那又是为什么?”
水大娘道:“谁知道呢?说是女孩儿请先生不方便,要亲自教。其实女孩儿家,略认得几个字就是了,哪有多么多功课?一直教到十六岁,临近大选才送她回自己家里。”
沈菀心里又是一动,隐隐觉得好像掌握了一件极重要的秘密,却一时理不清,故意又问:“表小姐比公子大两岁,又是老爷亲自教导的,这么说,学问岂不是比公子还好?”
水大娘笑道:“那倒未必,咱们冬哥儿文武全才,古今无双,哪是表小姐一个姑娘家比得了的?若是比弹琴绣花,表小姐自然是好的,正经学问,可还差着老大一截儿呢。不过有一条,据老爷说,表小姐的医术比冬哥儿是高明的,不枉了名字里有个‘药’字。”
沈菀愈发惊异,再细看那诗句,果然见上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的最后一个“药”字,与下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第一个“碧”字上各缺着一笔,心上忽地一跳,已经猜到了大半,忙笑道:“我想起来了,表小姐的芳讳可是叫作碧药的?”
水大娘将手一拍,笑道:“可不就是碧药!原来你也知道,是少爷同你说的?”
沈菀满心里只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凄凉惶惑,却强抑紧张,故意淡淡地道:“公子闲谈时提过一两回,并未详说,所以我一下子没想起来。原来碧药姑娘就是表小姐,已经做娘娘了。可还记得是什么时候进的宫?”
水大娘见她连碧药小姐也知道,只当她与公子亲密,无话不谈,心下更无猜疑,遂道:“是
康熙八年,皇上亲政后第一次大选,咱们表小姐送去,一下子就给选上了。第二年就生了位皇子,可惜没养住;幸好娘娘争气,隔年又生了一胎,还是位哥儿,老爷还为此在府里大摆宴席呢。十六年皇上册立新皇后的时候,咱们娘娘也册了惠嫔,四年前又晋了惠妃。”
注一:
叶赫那拉,亦作叶赫纳喇,世所闻名的慈禧,也是这一族的后裔。查中国历代后妃大观中,清朝历代皇帝嫔妃中皆有“纳喇氏”本文中之纳兰碧药,原型来自康熙帝惠妃娘娘:
“纳喇氏,郎中索尔和的女儿,生年不详,清圣祖玄烨的妃子。纳喇氏初入宫,立为庶妃。1670年(清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早殇,时纳剌氏年约18岁。1672年,生皇五子胤禵,因康熙帝的前四子已死,胤禵称为皇长子。但由于纳喇氏为庶妃,不得立为太子。胤禵一心想夺嫡,被康熙帝识破,囚禁于宫中,至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死,时年63岁。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册立纳喇氏为惠嫔。1682年初(清康熙二年年底),进为惠妃。1732年(清雍正十年)死,时年约80岁。”
永宪录中载,,惠妃叶赫纳喇氏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但今人已考证出,这是错误的。据前文,惠妃乃索尔和之女,而索尔和又为德尔格勒之子。与明珠之父尼雅哈为兄弟,同为金台石之子。故而,惠妃与纳兰容若应为从姐弟。
注二:
圣祖实录载: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三月,明珠升内务府总管。
注三:
关于通志堂经解,由于乾隆皇帝对这部书署名“纳兰成德校订”存有异议,故成三百年悬案。
乾隆五十年五月二十九日颁布上谕曰:“朕阅成德所作序文,系康熙十二年,计其时成德年方幼穉,何以即能淹通经术?向时即闻徐乾学有代成德刊刻通志堂经解之事,兹令军机大臣详查成德出身本末,乃知成德于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中式举人,十二年癸丑科中式进士,年甫十六岁。徐乾学系壬子科顺天乡试副考官,成德由其取中。夫明珠在康熙年间,柄用有年,势焰熏灼,招致一时名流,如徐乾学等互相交结,植党营私。是以伊子成德年未弱冠,即夤缘得取科名,自由关节,乃刊刻通志堂经解,以见其学问渊博。古称皓首穷经,虽在通儒,非义理精熟毕生讲贯者,尚不能覃心阐扬,发明先儒之精蕴。而成德以幼年薄植,即能广收博采,集经学之大成,有是理乎?”
首先,这里面乾隆对纳兰成德的年龄理解是有错误的,因为康熙十二年时,容若已经十九岁,而非十六岁,可见大臣做事之马虎。乾隆连纳兰的年龄也查考不清,就断言此书为徐乾元捉刀,未免自大。
纳兰成德对于通志堂经解的作用,此前已有多位学者考据查证,认为纳兰至少是该书的倡导者、资助者、参与者,书中注明“纳兰成德校订”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