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无我是中道。佛家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同样,人也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人的身和心都是在刹那不停地变化着,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这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众生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但还是希望找到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如果把这个东西定义为“我”的话,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无我”,也可以这么理解,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
(四)缘起是中道。由无我的中道观发展为缘起的中道观,这是必然的事情。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那究竟是什么在支配它呢?世界不是自然而生也不是偶然产生的,这就是缘起中道观该回答的问题了。缘起是什么?缘起就是空,缘起不从任何时间空间来,也不会到任何时间空间去。那空又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追究其根源,我们不得不探讨宇宙人心心识的本质。
(五)心识的本质是中道。如果世界是空的话,那我们的世界又是什么?我们整天这是在干嘛呢?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在干什么,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识了。狗狗看到的这个世界和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眼里的世界和人类眼里的世界更是不一样的。我们拿毛巾举例,本来它不是毛巾,而我们说它是毛巾,这是客观的事物加上我们主观的世界配合而成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我们才说它是毛巾。这就牵扯到了宇宙现实精神世界和宇宙现实物质世界,所牵扯的现象,佛教称之为法。
我们整理一下思路,这样理解会不会更简单,缘起是空,加上我们主观的精神心知,变成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我们的内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提高自己的心识水平,认知水平,那么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比如,所有人都能知道山山水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当我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不仅知道山水是客观存在的,很多社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很多类型的人也是客观存在的,很多情感甚至困惑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六)远离有无二边的中道。主张断灭论的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断而永断。主张常住论的人说:人死后精神永存世间。这种永断、永存的偏见,都是不合乎真理的,只有不断不常才是宇宙的实相。一切万法都是没有绝对的,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因为事物是由客观存在加上我们主观的认知结合形成的。毛巾烧了,就没有了,可真的有毛巾这个东西。“非有非无”才是最后的真理,而这个“非有非无”就是中道,就是远离有无两边的中道。
(七)默默不答是中道。人们往往拿“人类世间是有限?是无限?何时始?何时终?”来问难佛陀,佛陀总是以不答复作为答复的态度,表示默默不答的中道境界。因为凡是言语,就有可能沦为戏说和空谈,就有可能失之于偏、不能圆满而且不利于实修。而佛陀的默然,其实就是大说法,它不像一般言语的说东即东、说西即西、讲有执有、言无执无的二边戏论。在捉不住的默然不答当中,就是直觉,就是中道。
比如,现在是冬天,你说是冬天也好,纵然你不说,它还是冬天。又如年过半百的老人,纵然你不说,他还是老了。可见,在某些情况下,默然的答复总是比言诠的答复来得恰当而又确实。拥有可以讲出的言诠中道,再加上无言的中道,那中道的境界岂不是更彻底、更圆满吗?
*********
(八)四谛八正道是中道。“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佛陀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解释开来就是:人生的本质就是苦,以及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我们先说苦谛,佛教把人生的苦恼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是四苦,不能自由摆脱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者与自己怨恨的人在一起的怨憎之苦;求之不得是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或者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年华、时光是爱别离苦;还有一切身心之苦。
一切身心之苦又称为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这叫色;我们看到的外界事物或者现象,也叫色;甚至,作用于外界的一切现象,这都叫色。受,由色生受,受就是感受,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思想,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情感、作为、信心、耐力、关爱、救度、施舍和帮助,这都是受带来的。比如我们持家,这是至关重要的小作为。如果没有感受,我们怎么会几十年同甘共苦,相互理解,夫妻之间达成一种共识?这都是受带来的。
受的实体就是色,由色生受,由受变成想。我们有很多的想是不现实的,比如,我想一夜成名,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想必须是建立在能够实际操作出来的一个现象上,才能成为现实。可是很多人都在空想。一夜成名也是长年累月的沉淀,厚积薄发形成的。一夜成名的人可能看到了现实中成功人士的作为,内心得到激励,有了感受,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并且真实地付出了行动,才使得梦想成为现实。用佛家的话语说,人先看到色,有了受,慢慢地有了想。
想完了又是什么呢?对了,是行,我们开始行动,行动的结果就是识,这个结果分为两种: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色受想行识的过程中,我们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理解上出现了误区,都会产生烦恼。烦恼积聚久了,得不到解决,严重了就有可能无法自拔。
(三)无我是中道。佛家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同样,人也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人的身和心都是在刹那不停地变化着,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这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众生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但还是希望找到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如果把这个东西定义为“我”的话,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无我”,也可以这么理解,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
(四)缘起是中道。由无我的中道观发展为缘起的中道观,这是必然的事情。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那究竟是什么在支配它呢?世界不是自然而生也不是偶然产生的,这就是缘起中道观该回答的问题了。缘起是什么?缘起就是空,缘起不从任何时间空间来,也不会到任何时间空间去。那空又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追究其根源,我们不得不探讨宇宙人心心识的本质。
(五)心识的本质是中道。如果世界是空的话,那我们的世界又是什么?我们整天这是在干嘛呢?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在干什么,就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识了。狗狗看到的这个世界和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眼里的世界和人类眼里的世界更是不一样的。我们拿毛巾举例,本来它不是毛巾,而我们说它是毛巾,这是客观的事物加上我们主观的世界配合而成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我们才说它是毛巾。这就牵扯到了宇宙现实精神世界和宇宙现实物质世界,所牵扯的现象,佛教称之为法。
我们整理一下思路,这样理解会不会更简单,缘起是空,加上我们主观的精神心知,变成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我们的内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提高自己的心识水平,认知水平,那么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比如,所有人都能知道山山水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当我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不仅知道山水是客观存在的,很多社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很多类型的人也是客观存在的,很多情感甚至困惑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六)远离有无二边的中道。主张断灭论的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断而永断。主张常住论的人说:人死后精神永存世间。这种永断、永存的偏见,都是不合乎真理的,只有不断不常才是宇宙的实相。一切万法都是没有绝对的,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因为事物是由客观存在加上我们主观的认知结合形成的。毛巾烧了,就没有了,可真的有毛巾这个东西。“非有非无”才是最后的真理,而这个“非有非无”就是中道,就是远离有无两边的中道。
(七)默默不答是中道。人们往往拿“人类世间是有限?是无限?何时始?何时终?”来问难佛陀,佛陀总是以不答复作为答复的态度,表示默默不答的中道境界。因为凡是言语,就有可能沦为戏说和空谈,就有可能失之于偏、不能圆满而且不利于实修。而佛陀的默然,其实就是大说法,它不像一般言语的说东即东、说西即西、讲有执有、言无执无的二边戏论。在捉不住的默然不答当中,就是直觉,就是中道。
比如,现在是冬天,你说是冬天也好,纵然你不说,它还是冬天。又如年过半百的老人,纵然你不说,他还是老了。可见,在某些情况下,默然的答复总是比言诠的答复来得恰当而又确实。拥有可以讲出的言诠中道,再加上无言的中道,那中道的境界岂不是更彻底、更圆满吗?
*********
(八)四谛八正道是中道。“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佛陀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解释开来就是:人生的本质就是苦,以及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我们先说苦谛,佛教把人生的苦恼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是四苦,不能自由摆脱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者与自己怨恨的人在一起的怨憎之苦;求之不得是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或者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年华、时光是爱别离苦;还有一切身心之苦。
一切身心之苦又称为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这叫色;我们看到的外界事物或者现象,也叫色;甚至,作用于外界的一切现象,这都叫色。受,由色生受,受就是感受,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思想,没有感受我们就不会有情感、作为、信心、耐力、关爱、救度、施舍和帮助,这都是受带来的。比如我们持家,这是至关重要的小作为。如果没有感受,我们怎么会几十年同甘共苦,相互理解,夫妻之间达成一种共识?这都是受带来的。
受的实体就是色,由色生受,由受变成想。我们有很多的想是不现实的,比如,我想一夜成名,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想必须是建立在能够实际操作出来的一个现象上,才能成为现实。可是很多人都在空想。一夜成名也是长年累月的沉淀,厚积薄发形成的。一夜成名的人可能看到了现实中成功人士的作为,内心得到激励,有了感受,他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并且真实地付出了行动,才使得梦想成为现实。用佛家的话语说,人先看到色,有了受,慢慢地有了想。
想完了又是什么呢?对了,是行,我们开始行动,行动的结果就是识,这个结果分为两种: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色受想行识的过程中,我们在任何一个环节的理解上出现了误区,都会产生烦恼。烦恼积聚久了,得不到解决,严重了就有可能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