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池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死的蝴蝶恋歌凄楚的爱情之音
——谈梁祝音乐欣赏
梁祝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如果我们如果纯属只认为音乐一味的好听的话,而不理解音乐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理解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以及音乐家的对未来的期望,那么你这只能叫听音乐,而不是真正的欣赏音乐。所以我们欣赏梁祝时,应该由“纯美感的享受”上升到“由音响的感知而引起的‘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即由“形”至“情”的过程;进而直奔“纯音乐欣赏”之境界,即由“情”进入“意”的层次。简单的说,就是音乐欣赏者对这首音乐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同时能以评论者的身份和立场,对作品、表演等作出评价。
聆听梁祝,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或在听一个故事,这就要归功于戏剧化的音乐叙事手法。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抗婚、楼台会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曲作家都用旋律表现出来,且用叙事的手法将她们串联起来,这一幕一幕的音乐形象,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故事,使整部音乐作品一气和成、生动完整、极富感染力。
一、轻柔明快 草桥喜结拜
一位音乐评论者是这样评论梁祝的,他说:“乐曲一开始几声拨弦声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好像在云端的感觉,呈现出一派青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我很认同这位评论者的观点,但我认为乐曲一开头就为我们作了伏笔。开头是轻松、喜悦的音乐,才能更加反衬出山泊和英台悲凉的爱情。
我初听第一段,仿佛自己也到了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江南。在草桥河畔,看见了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一副书生气的梁山泊,还有女扮男装,温柔内敛、情窦初开的才女祝英台。听这段音乐时,好象看见了两只蝴蝶,邂逅在江南的春天里,开始弹响他们的爱情端倪。在他们的天空里,胜满了春意的甜蜜。我又好象他们飞啊,飞啊,穿梭与桃红绿柳间,飞翔于青草与鲜花丛,嬉戏于明净、秀气上午江南河畔旁。看到他们亲密的样子,我为他们的纯真的友情,倒起了几分嫉妒和羡慕之心。乐曲开头的音乐,如一江春水流淌在心间,使浮躁的心灵多了几分宁静和喜悦;如那天边飞翔的一双蝴蝶,带着我,越过了四面的高楼,翻过河流群山,来到了千年前的烟雨,欣赏迤俪的春色,让快乐全都盛满心间,感受那里的鲜花的清香,白云的飘逸,流水的娴静,鱼虫的欢快。
我被小提琴所奏出的诗意般的音乐,深深感染。“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才,乐其象,然后治其饰也。”乐记。梁祝开曲音乐,其乐融融,生发出一种莺飞三月,犹有“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的春天热闹、明烈大好景象。
三年同窗,多少春风与秋月,多少欢乐与忧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生死之交,情同手足。岁月是无情的野兽,夺走了他们的三年快乐与纯真而深厚的友情,及互相爱慕的情义。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可谓“一曲肝断,天涯何处不相逢”
二、缠绵悱恻 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在十八相送的曲子中,抒情而徐缓节奏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的感情。那是深情厚谊所致,突然间一离开,未免依依不舍,藕断丝连。今昔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音乐如泉呜咽,隐隐幽幽,时断时续,缠缠绵绵,冷冷清清,凝固僵结,透着一股莫名的凄怨、悲凉。
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我们感觉到分别的无奈,但终须一别。这对于三年亲密相处,形影不离的两人来说,不得不洒泪挥别,黯然伤神。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此时的音乐是最忧咽的,音乐渐渐拖出祝英台多次暗示,而诚笃的梁山泊不解其意。听这段音乐时,我眼睛湿润了,人有时还真傻,如山泊般不解风情。这部分最后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音乐如一阵寒风,徐徐地拂过河面,带着冷清的月光,缓缓入侵人们的内心,让人感到悲剧将要降临了。仿佛要看见了两只蝴蝶,带着真诚的信念,纯真的友情、爱情,一起投向滚滚的江河,然后,整个身子慢慢地沉下去,水面只起几个泡沫,随而又恢复了平静,江风则愈来愈冷。
三、严峻... -->>
不死的蝴蝶恋歌凄楚的爱情之音
——谈梁祝音乐欣赏
梁祝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如果我们如果纯属只认为音乐一味的好听的话,而不理解音乐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理解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以及音乐家的对未来的期望,那么你这只能叫听音乐,而不是真正的欣赏音乐。所以我们欣赏梁祝时,应该由“纯美感的享受”上升到“由音响的感知而引起的‘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即由“形”至“情”的过程;进而直奔“纯音乐欣赏”之境界,即由“情”进入“意”的层次。简单的说,就是音乐欣赏者对这首音乐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同时能以评论者的身份和立场,对作品、表演等作出评价。
聆听梁祝,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或在听一个故事,这就要归功于戏剧化的音乐叙事手法。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抗婚、楼台会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曲作家都用旋律表现出来,且用叙事的手法将她们串联起来,这一幕一幕的音乐形象,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故事,使整部音乐作品一气和成、生动完整、极富感染力。
一、轻柔明快 草桥喜结拜
一位音乐评论者是这样评论梁祝的,他说:“乐曲一开始几声拨弦声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好像在云端的感觉,呈现出一派青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我很认同这位评论者的观点,但我认为乐曲一开头就为我们作了伏笔。开头是轻松、喜悦的音乐,才能更加反衬出山泊和英台悲凉的爱情。
我初听第一段,仿佛自己也到了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江南。在草桥河畔,看见了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一副书生气的梁山泊,还有女扮男装,温柔内敛、情窦初开的才女祝英台。听这段音乐时,好象看见了两只蝴蝶,邂逅在江南的春天里,开始弹响他们的爱情端倪。在他们的天空里,胜满了春意的甜蜜。我又好象他们飞啊,飞啊,穿梭与桃红绿柳间,飞翔于青草与鲜花丛,嬉戏于明净、秀气上午江南河畔旁。看到他们亲密的样子,我为他们的纯真的友情,倒起了几分嫉妒和羡慕之心。乐曲开头的音乐,如一江春水流淌在心间,使浮躁的心灵多了几分宁静和喜悦;如那天边飞翔的一双蝴蝶,带着我,越过了四面的高楼,翻过河流群山,来到了千年前的烟雨,欣赏迤俪的春色,让快乐全都盛满心间,感受那里的鲜花的清香,白云的飘逸,流水的娴静,鱼虫的欢快。
我被小提琴所奏出的诗意般的音乐,深深感染。“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才,乐其象,然后治其饰也。”乐记。梁祝开曲音乐,其乐融融,生发出一种莺飞三月,犹有“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的春天热闹、明烈大好景象。
三年同窗,多少春风与秋月,多少欢乐与忧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生死之交,情同手足。岁月是无情的野兽,夺走了他们的三年快乐与纯真而深厚的友情,及互相爱慕的情义。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可谓“一曲肝断,天涯何处不相逢”
二、缠绵悱恻 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在十八相送的曲子中,抒情而徐缓节奏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的感情。那是深情厚谊所致,突然间一离开,未免依依不舍,藕断丝连。今昔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音乐如泉呜咽,隐隐幽幽,时断时续,缠缠绵绵,冷冷清清,凝固僵结,透着一股莫名的凄怨、悲凉。
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我们感觉到分别的无奈,但终须一别。这对于三年亲密相处,形影不离的两人来说,不得不洒泪挥别,黯然伤神。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此时的音乐是最忧咽的,音乐渐渐拖出祝英台多次暗示,而诚笃的梁山泊不解其意。听这段音乐时,我眼睛湿润了,人有时还真傻,如山泊般不解风情。这部分最后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音乐如一阵寒风,徐徐地拂过河面,带着冷清的月光,缓缓入侵人们的内心,让人感到悲剧将要降临了。仿佛要看见了两只蝴蝶,带着真诚的信念,纯真的友情、爱情,一起投向滚滚的江河,然后,整个身子慢慢地沉下去,水面只起几个泡沫,随而又恢复了平静,江风则愈来愈冷。
三、严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