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陈魏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紫荆花奇案
一
清朝光绪年间,在番禺县东溪乡的东北面有一条村庄。这村庄普普通通,不大不小,就是有一点不同,沿着村边的山脚下,竖着一排用花岗石筑砌的贞节牌坊,巍巍耸立,威严肃穆。
村子里有个贫苦农民,名叫何伯,老婆早病死,膝下只有三个女儿,大女二女都嫁了人,身边只剩下三女。这三女名唤何彩,生得朱唇皓齿,芙蓉如面,玉洁冰清。她上山打柴,下地摘菜,村子里的青年人都会绕着她转,热心帮助她,找机会跟她交谈。她不愿人帮助,只想读书人教她识几个字,讲一些新鲜事给她听。她又聪明伶俐,字字句句,一听便能牢记心中。
在这许多青年中,她只喜欢一个叫屈志明的穷书生。只因为他生得一表人才,谈吐举止都很文雅,不像别的小子那样粗俗。但是偏偏很少见到他,他每天都要到屈门书院读书,只是偶然在路上能见他一面。
有一天傍晚,何彩去河边挑水,正巧遇着他割草回来,想跟他拉话,一时又不知问些什么好,不问,又觉得机会难逢,便含着羞大胆问:“志明哥,你每日读的什么书呀?”志明很高兴,答道:“我最近读的是一本增广贤文。”何彩紧紧问:“什么文?你读几句我听听好吗?”志明爽爽朗朗地念道:“好,你听:‘增广贤文,诲汝谆谆。集文增广,多见多闻••••••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开头她听不懂,后来越听越有味道,她越发对志明敬重。
自此,两人常常不约而同在河边相遇。没有人走过时,谈个没完;有人来时,装做没事儿急急离去。日子久了,便有了感情,只是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好意思吐露出埋在心底里的话。
何伯穷了一辈子,两个女儿嫁的夫婿比他更穷。他总想三女找个好门户,从此过上不愁衣食的好日子。自己也可以沾沾光。所以一直等到何彩上了二十岁,媒婆都把门槛踏扁了,他还不死心。这时候,邻村有个华侨客,姓古名松,年近四十,在南洋漂泊了大半生,发了一点财,便想回乡成个家,一来传宗接代,二来可替他守住家业。何伯还没听清楚媒婆的话,便一口答应。
何彩痛不欲生,但有什么办法呢?盲婚哑嫁,天经地义。屈志明也着人来说过媒,父亲就是不答应。在旧时,一个女人家,向人表白爱谁都认为是最大的丑事。她敢违抗父命吗?
她就这样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哭着闹着,被人拖上了花轿,抬走了。这一带都有“哭嫁”的习俗,听到那哀怨的哭诉,会流出同情的眼泪。但不少哭诉是假的,明是自己乐意也要哭闹一番。有谁相信她哭骂父亲的话句句发自痛苦内心的呢。她迷迷糊糊走下花轿,迷迷糊糊的过堂,迷迷糊糊的走入洞房,揭喜帕,饮合杯,迷迷糊糊的••••••她只感到痛苦,五脏六腑好象掏空了,身子好象死了一样,任人摆布,挣扎不得。
二
古松回故乡娶妻,原本要求很低,对方年龄比自己小几岁,样子一般便心满意足了,不意娶到的是个黄花闺女,真是喜欢不尽,无限欣慰。他对何彩温柔体贴,百依百顺,殷勤服侍,无微不至。他把自己带回来的金首饰、钱币全部给了她,有好吃好菜尽往她碗里塞,替她斟茶,倒水,装饭,洗衣,盖被••••••何彩见他待自己这样好,心慢慢软了,再不好意思要丈夫服侍,处处争着做家务。夜里睡觉时,闭上眼睛,就是不想屈志明,也会感到快慰;睁开眼睛,望着又粗又皱的脸,也很顺眼,也很欢愉。
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何彩对丈夫的感情越来越浓烈,感到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长,丈夫要走了。
她紧紧地搂着他,呜呜地哭着道:“你不要走,不要回南洋啊!我会耕田,我捱得苦,就算你不会做田工,我一个人也能养起你,吃粥吃饭我们都一样快乐!你这样好,我要服侍你••••••”
古松流出感激的的热泪,抚摸着妻子说:“我是回南洋去挣钱,挣很多很多钱回来,给你买田买地,让你日后享福,让我俩的子孙享福。”
“你什么时候回来?”
“三五年便回来一遍——”
“我不肯。”她搂得更紧,哭得更悲苦凄怆。
古松爱抚地替她抹泪,哄她说:“好,我一挣够钱便回来,回来便不再走了!”
何彩马上放了手,转哭为笑道:“真的?”
古松见她象个孩子似的,便继续哄她:“你听不听我的话?”
她甜丝丝地答:“听!”
“••••••你每天都要守在家里,关门闭户,哪里都不要去。柴米油盐没有了,叫你父亲去镇上买;入黑前,先查看后园,然后闩紧后门。‘一更防火,二更防盗’••••••你听话吗?”
她呆呆地望着丈夫,失神地答道:“嗯!”
“‘闲话莫听,闲事少理’••••••不论白天黑夜,有男人拍门,都千万不要开,隔着门也不要和他多说话;男人给你什么东西都不怀好意••••••要养一条狗,狗也不要放出去••••我们有个后园,你如感到寂寞,便养些鸡,鸡屎可做肥,供你种菜••••••”
丈夫的话,每一句都好象一瓢冷水,越听越无味,越听越心寒。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三年是多长,五年是多久?古松走了的第一天,日子比一年还长。她无时无刻不想着他,一千遍,一万遍,象无底的深潭,象拉不完的丝线;想得苦,想得闷,苦得不知饱饿,闷得不知冷热。走进房间,走到厨房,走出厅堂,到处都是空空荡荡,仿佛到处都扩大了。后园的那棵紫荆树,是古松先祖遗留下来唯独一件活东西,但也孤寂得发抖,纷纷扬扬飘下一片片淡红的花瓣,铺满了树下的石台石凳。那是他俩同心协力垒砌的。她痴痴地望着望着,又想起他俩在石台石凳上,有过几多的欢趣。突然她大哭起来,簌簌的泪水化成了恨。她恨父亲贪图财物,恨丈夫狠心抛下她,恨那个屈志明不争气••••••她忍受不了,跑进房间,抱着被子嘤嘤地呜咽。那被子再没有给她温馨,只会吸干她的眼泪。然后四周死一样寂静,听得到园子里紫荆树叶子飘落的沙沙声。
她数不清过了多少个这样的漫长夜••••••
三
嘭嘭嘭••••••
何彩从梦中惊醒。外面传来吵骂声,哭泣声。她震颤着,从门缝里往外窥望,看见隔邻二婶打着松明火把搀扶着一个跛脚弯腰的女人。
“松婶,松婶!”
“什么事?”她在门缝里问。
“你开开门!”
“我丈夫吩咐夜晚不让人进来••••••”
二婶大声说:“你真是蠢人!我们都是女人!你看,她被丈夫打成这个样子,又把她赶了出来。我求求... -->>
紫荆花奇案
一
清朝光绪年间,在番禺县东溪乡的东北面有一条村庄。这村庄普普通通,不大不小,就是有一点不同,沿着村边的山脚下,竖着一排用花岗石筑砌的贞节牌坊,巍巍耸立,威严肃穆。
村子里有个贫苦农民,名叫何伯,老婆早病死,膝下只有三个女儿,大女二女都嫁了人,身边只剩下三女。这三女名唤何彩,生得朱唇皓齿,芙蓉如面,玉洁冰清。她上山打柴,下地摘菜,村子里的青年人都会绕着她转,热心帮助她,找机会跟她交谈。她不愿人帮助,只想读书人教她识几个字,讲一些新鲜事给她听。她又聪明伶俐,字字句句,一听便能牢记心中。
在这许多青年中,她只喜欢一个叫屈志明的穷书生。只因为他生得一表人才,谈吐举止都很文雅,不像别的小子那样粗俗。但是偏偏很少见到他,他每天都要到屈门书院读书,只是偶然在路上能见他一面。
有一天傍晚,何彩去河边挑水,正巧遇着他割草回来,想跟他拉话,一时又不知问些什么好,不问,又觉得机会难逢,便含着羞大胆问:“志明哥,你每日读的什么书呀?”志明很高兴,答道:“我最近读的是一本增广贤文。”何彩紧紧问:“什么文?你读几句我听听好吗?”志明爽爽朗朗地念道:“好,你听:‘增广贤文,诲汝谆谆。集文增广,多见多闻••••••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开头她听不懂,后来越听越有味道,她越发对志明敬重。
自此,两人常常不约而同在河边相遇。没有人走过时,谈个没完;有人来时,装做没事儿急急离去。日子久了,便有了感情,只是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好意思吐露出埋在心底里的话。
何伯穷了一辈子,两个女儿嫁的夫婿比他更穷。他总想三女找个好门户,从此过上不愁衣食的好日子。自己也可以沾沾光。所以一直等到何彩上了二十岁,媒婆都把门槛踏扁了,他还不死心。这时候,邻村有个华侨客,姓古名松,年近四十,在南洋漂泊了大半生,发了一点财,便想回乡成个家,一来传宗接代,二来可替他守住家业。何伯还没听清楚媒婆的话,便一口答应。
何彩痛不欲生,但有什么办法呢?盲婚哑嫁,天经地义。屈志明也着人来说过媒,父亲就是不答应。在旧时,一个女人家,向人表白爱谁都认为是最大的丑事。她敢违抗父命吗?
她就这样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哭着闹着,被人拖上了花轿,抬走了。这一带都有“哭嫁”的习俗,听到那哀怨的哭诉,会流出同情的眼泪。但不少哭诉是假的,明是自己乐意也要哭闹一番。有谁相信她哭骂父亲的话句句发自痛苦内心的呢。她迷迷糊糊走下花轿,迷迷糊糊的过堂,迷迷糊糊的走入洞房,揭喜帕,饮合杯,迷迷糊糊的••••••她只感到痛苦,五脏六腑好象掏空了,身子好象死了一样,任人摆布,挣扎不得。
二
古松回故乡娶妻,原本要求很低,对方年龄比自己小几岁,样子一般便心满意足了,不意娶到的是个黄花闺女,真是喜欢不尽,无限欣慰。他对何彩温柔体贴,百依百顺,殷勤服侍,无微不至。他把自己带回来的金首饰、钱币全部给了她,有好吃好菜尽往她碗里塞,替她斟茶,倒水,装饭,洗衣,盖被••••••何彩见他待自己这样好,心慢慢软了,再不好意思要丈夫服侍,处处争着做家务。夜里睡觉时,闭上眼睛,就是不想屈志明,也会感到快慰;睁开眼睛,望着又粗又皱的脸,也很顺眼,也很欢愉。
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何彩对丈夫的感情越来越浓烈,感到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长,丈夫要走了。
她紧紧地搂着他,呜呜地哭着道:“你不要走,不要回南洋啊!我会耕田,我捱得苦,就算你不会做田工,我一个人也能养起你,吃粥吃饭我们都一样快乐!你这样好,我要服侍你••••••”
古松流出感激的的热泪,抚摸着妻子说:“我是回南洋去挣钱,挣很多很多钱回来,给你买田买地,让你日后享福,让我俩的子孙享福。”
“你什么时候回来?”
“三五年便回来一遍——”
“我不肯。”她搂得更紧,哭得更悲苦凄怆。
古松爱抚地替她抹泪,哄她说:“好,我一挣够钱便回来,回来便不再走了!”
何彩马上放了手,转哭为笑道:“真的?”
古松见她象个孩子似的,便继续哄她:“你听不听我的话?”
她甜丝丝地答:“听!”
“••••••你每天都要守在家里,关门闭户,哪里都不要去。柴米油盐没有了,叫你父亲去镇上买;入黑前,先查看后园,然后闩紧后门。‘一更防火,二更防盗’••••••你听话吗?”
她呆呆地望着丈夫,失神地答道:“嗯!”
“‘闲话莫听,闲事少理’••••••不论白天黑夜,有男人拍门,都千万不要开,隔着门也不要和他多说话;男人给你什么东西都不怀好意••••••要养一条狗,狗也不要放出去••••我们有个后园,你如感到寂寞,便养些鸡,鸡屎可做肥,供你种菜••••••”
丈夫的话,每一句都好象一瓢冷水,越听越无味,越听越心寒。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三年是多长,五年是多久?古松走了的第一天,日子比一年还长。她无时无刻不想着他,一千遍,一万遍,象无底的深潭,象拉不完的丝线;想得苦,想得闷,苦得不知饱饿,闷得不知冷热。走进房间,走到厨房,走出厅堂,到处都是空空荡荡,仿佛到处都扩大了。后园的那棵紫荆树,是古松先祖遗留下来唯独一件活东西,但也孤寂得发抖,纷纷扬扬飘下一片片淡红的花瓣,铺满了树下的石台石凳。那是他俩同心协力垒砌的。她痴痴地望着望着,又想起他俩在石台石凳上,有过几多的欢趣。突然她大哭起来,簌簌的泪水化成了恨。她恨父亲贪图财物,恨丈夫狠心抛下她,恨那个屈志明不争气••••••她忍受不了,跑进房间,抱着被子嘤嘤地呜咽。那被子再没有给她温馨,只会吸干她的眼泪。然后四周死一样寂静,听得到园子里紫荆树叶子飘落的沙沙声。
她数不清过了多少个这样的漫长夜••••••
三
嘭嘭嘭••••••
何彩从梦中惊醒。外面传来吵骂声,哭泣声。她震颤着,从门缝里往外窥望,看见隔邻二婶打着松明火把搀扶着一个跛脚弯腰的女人。
“松婶,松婶!”
“什么事?”她在门缝里问。
“你开开门!”
“我丈夫吩咐夜晚不让人进来••••••”
二婶大声说:“你真是蠢人!我们都是女人!你看,她被丈夫打成这个样子,又把她赶了出来。我求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