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秦氏有好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卞巨将帛书从头到尾扫了一遍, 没看出什么猫腻,才不甘心地卷起来, 笑着赞道:“陛下孝心深厚, 操劳国事之余, 还不忘手抄《论语》,献给太后义母。真是孝义双全, 堪比虞舜哪——哎,你们也瞧瞧。”
这话是朝在场几个近臣说的, 俨然反客为主。
大家跟着丞相一唱一和:“陛下真圣人也。臣惭愧万分, 无地自容。”
王放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抄本在周围近臣中传阅。一时间, 厅中所有人——包括宫女宦官——目光都集中在那帛书上, 除了一个人。
王放大大方方环顾四周, 正跟罗敷带笑意的眼神对上。
等传完一圈, 礼物这才送到了罗敷手上。她微觉好笑,命宫女收好。
她自然知道,这卷帛书并非什么“孝义”的象征。去年春时, 她在白水营里初学识字,隔三差五的偷偷摸摸上“夜课”, 《论语》便是他给她抄的第一本识字课本。当时还被她嫌弃不实用。
结果春去秋来, 断断续续的,居然还是把这部书学完了。每个字、每一笔,他都带着她读过、抄过;每一句朗朗上口的圣人教诲,都浸透了邯郸郊外那带甜味的夜色。
在别人看来,盒子里不过是一部《论语》;在他俩心里, 是旁人所不知的小秘密。
只可惜,那时候的日子,怕是永远回不去了。
罗敷忽然问:“既让妾出宫,那么妾的住处,丞相可安排好了?”
卞巨思忖片刻,笑道:“去兖州,可好?”
王放:“兖……兖州?”
卞巨微笑:“这便是臣今日拿来商量的第二件事。诸位都知,洛阳并非卞某所辖,若让皇帝陛下长住此处,只怕会让别有用心之人算计——反正洛阳的宫城已不剩几间好房子了,容臣在兖州为陛下另起桂殿兰宫,重整炉灶,咱们君臣携手,光复大汉江山,岂不美哉?至于秦夫人……”
他宣布了“改封太后”的决定,罗敷立刻重新变成“夫人”,没半点余地。
众人听到卞巨有“迁都”之意,齐声欢庆:“洛阳这边积弱难反,新都城才有新气象,正该如此!”
一片欢腾中,卞巨别有用心地看一眼罗敷,“……迁都兹事体大,需要做诸多准备,尚不能一蹴而就。但秦夫人不妨提前出发去兖州,就当是熟悉环境。臣在兖州附近经营多年,府邸奴婢什么的都是现成。夫人过去之后,立刻可以安顿。若有何需要,臣也可以派人直接安排,强似在宫里跟这些不懂规矩的奴婢闹心置气。”
他一番话说完,旁边众狗腿齐齐静了一刻,大约也觉得丞相的意图太昭然若揭,没法昧着良心赞他“古道热肠”。
都知卞公爱美人,然而他的眼光也十分挑剔。他掌权之后,底下大小官员变着花样给他孝敬美女,基本上都不入他眼,让他赏给了有功的家臣下人。
唯有秦夫人姿容出众,他的心思一直未歇。碍着她的“太后”身份,虽然眼热心痒,毕竟不敢动什么真格;眼下他借着追封真太后的当口,直接急匆匆把她开除皇籍,这步棋走得没遮没掩,连宦官小包都能看出他心里着急。
尴尬了那么一瞬间,才有人干巴巴地附和:“秦夫人既是陛下义母,那么封号食邑之事,自然是陛下做主,臣等不便多言……”
说着看一眼王放,赶紧把皮球踢到他脚下。
王放头也不抬,自己给自己斟酒,“朕听丞相的。”
罗敷这下咂摸出一点滋味。王放刚刚送她一卷手抄《论语》,怎么可能突然变脸,旧情全忘,拱手把她送进虎口。
多半他心里有些别的打算。碍着这满堂宾客,她没机会问。
宴席的下半部分,她吃得索然无味,入口的东西加起来不够喂一只猫。眼看酒过三巡,便用上了“身体不适”的借口,告罪离席,带着几个宫女,直接回到自己的小寝殿。
-------------------
皇宫是个奇怪的地方。有些规章制度,传播的速度像蜗牛,看似一百年也得不到实施;有些无关紧要的消息,却长了翅膀似的,传得飞快。
已经有人被派来帮她收拾行李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宦官正指挥众手下,一个个拆她那些织机。
一问才知,丞相给她定的出发时间,就在十日之后。
罗敷装模作样地指点几句,就回到内堂休息。她倚在合欢榻上,打开王放送她的帛书,摩挲搓捻,细细看他的字。
身后不远不近的伺候着两个小宫女。罗敷不敢有大动作,作势吟哦念诵,帛书从头翻到尾,确实是如假包换的《论语》。没有夹层,没有密码,没有多余的字。
她叹口气,微觉失望,可心头又莫名萦绕一股甜意。
也就是他,在如山的压迫之下,还有闲心抄书写字,不辞辛苦的忙了不知多久,只为了名正言顺地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重提旧日的好时光,来讨她片刻欢心。
她领这个情。让人点上一炉沉香,燃二三灯烛,自己跪坐几案前,像以前学功课似的,默默复习起这个古老的课本。每念一个字,想象他在旁笑嘻嘻的纠正陪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时他跟她还不太熟,讲课讲得小心翼翼,唯恐佳人发怒。他较着劲儿,不敢碰她,尖着手指,解释:“相见就是缘分。阿姊,比如咱俩相识,就是冥冥天意。所以你不能老对我摆臭脸。”
“巧言令色,鲜矣仁……”
——当时罗敷给他的评语是“嬉皮笑脸不正经”。他故作惊讶,说:“阿姊,你也接近圣人了!不过这句话是骂人的,不能拿来说我……”
“敏而好学,不耻问,是以谓之文也……”
罗敷的目光忽然一顿,随后扑哧一笑。他许是抄得太急,漏了一个“下”字。好好的一个成语“不耻下问”,生生让他砍瘸成了三脚猫。
可惜王放不在身边,不然她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给他指出错误,然后就能听到他花样百出的辩解。
但这一卷帛书上,王放犯的错误略微多了些,而且愈发匪夷所思。
比如抄到第三卷——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也。”
《论语》一书,罗敷并不能通篇背诵。但这一句她是熟悉的。说的是子贡请孔子给自己下个评语。孔子随口说:你啊,像是一种器具吧。子贡追问,像什么器具呢?孔子答:像瑚琏——一种宗庙里的礼器。算是一句委婉有分寸的夸奖。
罗敷之所以记得这句,是因为宫城里恰好有一个大池塘,也叫“瑚琏”。当初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立刻知道怎么念、怎么写,还自鸣得意了好久,觉得自己有文化,果然跟旁边的宫女不一样。
可是手中这卷帛书,十九郎不知吃错哪种药,硬生生的把关键的“瑚琏”两个字漏掉了!
这可不能用“马虎”来解释了。他根本就是闭着眼睛抄书呢吧!还是说他下笔的时候浮想联翩,思维不知溜到何处去了?
罗敷望着那句不通的话,双手忽然微微发抖,双唇颤动,默默念道:“下——瑚琏。”
她不动声色,用指甲在缺字的地方重重掐了印儿,睁大眼睛,一行一行的往下检查。
《论语》她没全背下来,但毕竟是她平生第一本识字课本,印象深刻,根基打得牢。一句话顺着读几遍,若是不通,也多少能察觉。
王放身边耳目繁多,经手的东西都被检查无数次。但以他身边小宦官们的文化水平,略略一扫,未必能发现这些隐秘的缺字。
就算是卞巨亲自查验,在酒宴这种公开而放松的场合,也未必有这个耐心和脸皮,把一部《论语》万余字,一字一字的抠一遍。
王放当着所有人的面送她临别礼物,用意原来在这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之后雕也……”
“子见子,子路不说……”
“闵子侍誾誾如也……”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不可杇也……”
“子谓子产,君子之道四焉……”
“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
卞巨将帛书从头到尾扫了一遍, 没看出什么猫腻,才不甘心地卷起来, 笑着赞道:“陛下孝心深厚, 操劳国事之余, 还不忘手抄《论语》,献给太后义母。真是孝义双全, 堪比虞舜哪——哎,你们也瞧瞧。”
这话是朝在场几个近臣说的, 俨然反客为主。
大家跟着丞相一唱一和:“陛下真圣人也。臣惭愧万分, 无地自容。”
王放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抄本在周围近臣中传阅。一时间, 厅中所有人——包括宫女宦官——目光都集中在那帛书上, 除了一个人。
王放大大方方环顾四周, 正跟罗敷带笑意的眼神对上。
等传完一圈, 礼物这才送到了罗敷手上。她微觉好笑,命宫女收好。
她自然知道,这卷帛书并非什么“孝义”的象征。去年春时, 她在白水营里初学识字,隔三差五的偷偷摸摸上“夜课”, 《论语》便是他给她抄的第一本识字课本。当时还被她嫌弃不实用。
结果春去秋来, 断断续续的,居然还是把这部书学完了。每个字、每一笔,他都带着她读过、抄过;每一句朗朗上口的圣人教诲,都浸透了邯郸郊外那带甜味的夜色。
在别人看来,盒子里不过是一部《论语》;在他俩心里, 是旁人所不知的小秘密。
只可惜,那时候的日子,怕是永远回不去了。
罗敷忽然问:“既让妾出宫,那么妾的住处,丞相可安排好了?”
卞巨思忖片刻,笑道:“去兖州,可好?”
王放:“兖……兖州?”
卞巨微笑:“这便是臣今日拿来商量的第二件事。诸位都知,洛阳并非卞某所辖,若让皇帝陛下长住此处,只怕会让别有用心之人算计——反正洛阳的宫城已不剩几间好房子了,容臣在兖州为陛下另起桂殿兰宫,重整炉灶,咱们君臣携手,光复大汉江山,岂不美哉?至于秦夫人……”
他宣布了“改封太后”的决定,罗敷立刻重新变成“夫人”,没半点余地。
众人听到卞巨有“迁都”之意,齐声欢庆:“洛阳这边积弱难反,新都城才有新气象,正该如此!”
一片欢腾中,卞巨别有用心地看一眼罗敷,“……迁都兹事体大,需要做诸多准备,尚不能一蹴而就。但秦夫人不妨提前出发去兖州,就当是熟悉环境。臣在兖州附近经营多年,府邸奴婢什么的都是现成。夫人过去之后,立刻可以安顿。若有何需要,臣也可以派人直接安排,强似在宫里跟这些不懂规矩的奴婢闹心置气。”
他一番话说完,旁边众狗腿齐齐静了一刻,大约也觉得丞相的意图太昭然若揭,没法昧着良心赞他“古道热肠”。
都知卞公爱美人,然而他的眼光也十分挑剔。他掌权之后,底下大小官员变着花样给他孝敬美女,基本上都不入他眼,让他赏给了有功的家臣下人。
唯有秦夫人姿容出众,他的心思一直未歇。碍着她的“太后”身份,虽然眼热心痒,毕竟不敢动什么真格;眼下他借着追封真太后的当口,直接急匆匆把她开除皇籍,这步棋走得没遮没掩,连宦官小包都能看出他心里着急。
尴尬了那么一瞬间,才有人干巴巴地附和:“秦夫人既是陛下义母,那么封号食邑之事,自然是陛下做主,臣等不便多言……”
说着看一眼王放,赶紧把皮球踢到他脚下。
王放头也不抬,自己给自己斟酒,“朕听丞相的。”
罗敷这下咂摸出一点滋味。王放刚刚送她一卷手抄《论语》,怎么可能突然变脸,旧情全忘,拱手把她送进虎口。
多半他心里有些别的打算。碍着这满堂宾客,她没机会问。
宴席的下半部分,她吃得索然无味,入口的东西加起来不够喂一只猫。眼看酒过三巡,便用上了“身体不适”的借口,告罪离席,带着几个宫女,直接回到自己的小寝殿。
-------------------
皇宫是个奇怪的地方。有些规章制度,传播的速度像蜗牛,看似一百年也得不到实施;有些无关紧要的消息,却长了翅膀似的,传得飞快。
已经有人被派来帮她收拾行李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宦官正指挥众手下,一个个拆她那些织机。
一问才知,丞相给她定的出发时间,就在十日之后。
罗敷装模作样地指点几句,就回到内堂休息。她倚在合欢榻上,打开王放送她的帛书,摩挲搓捻,细细看他的字。
身后不远不近的伺候着两个小宫女。罗敷不敢有大动作,作势吟哦念诵,帛书从头翻到尾,确实是如假包换的《论语》。没有夹层,没有密码,没有多余的字。
她叹口气,微觉失望,可心头又莫名萦绕一股甜意。
也就是他,在如山的压迫之下,还有闲心抄书写字,不辞辛苦的忙了不知多久,只为了名正言顺地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重提旧日的好时光,来讨她片刻欢心。
她领这个情。让人点上一炉沉香,燃二三灯烛,自己跪坐几案前,像以前学功课似的,默默复习起这个古老的课本。每念一个字,想象他在旁笑嘻嘻的纠正陪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时他跟她还不太熟,讲课讲得小心翼翼,唯恐佳人发怒。他较着劲儿,不敢碰她,尖着手指,解释:“相见就是缘分。阿姊,比如咱俩相识,就是冥冥天意。所以你不能老对我摆臭脸。”
“巧言令色,鲜矣仁……”
——当时罗敷给他的评语是“嬉皮笑脸不正经”。他故作惊讶,说:“阿姊,你也接近圣人了!不过这句话是骂人的,不能拿来说我……”
“敏而好学,不耻问,是以谓之文也……”
罗敷的目光忽然一顿,随后扑哧一笑。他许是抄得太急,漏了一个“下”字。好好的一个成语“不耻下问”,生生让他砍瘸成了三脚猫。
可惜王放不在身边,不然她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给他指出错误,然后就能听到他花样百出的辩解。
但这一卷帛书上,王放犯的错误略微多了些,而且愈发匪夷所思。
比如抄到第三卷——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也。”
《论语》一书,罗敷并不能通篇背诵。但这一句她是熟悉的。说的是子贡请孔子给自己下个评语。孔子随口说:你啊,像是一种器具吧。子贡追问,像什么器具呢?孔子答:像瑚琏——一种宗庙里的礼器。算是一句委婉有分寸的夸奖。
罗敷之所以记得这句,是因为宫城里恰好有一个大池塘,也叫“瑚琏”。当初她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立刻知道怎么念、怎么写,还自鸣得意了好久,觉得自己有文化,果然跟旁边的宫女不一样。
可是手中这卷帛书,十九郎不知吃错哪种药,硬生生的把关键的“瑚琏”两个字漏掉了!
这可不能用“马虎”来解释了。他根本就是闭着眼睛抄书呢吧!还是说他下笔的时候浮想联翩,思维不知溜到何处去了?
罗敷望着那句不通的话,双手忽然微微发抖,双唇颤动,默默念道:“下——瑚琏。”
她不动声色,用指甲在缺字的地方重重掐了印儿,睁大眼睛,一行一行的往下检查。
《论语》她没全背下来,但毕竟是她平生第一本识字课本,印象深刻,根基打得牢。一句话顺着读几遍,若是不通,也多少能察觉。
王放身边耳目繁多,经手的东西都被检查无数次。但以他身边小宦官们的文化水平,略略一扫,未必能发现这些隐秘的缺字。
就算是卞巨亲自查验,在酒宴这种公开而放松的场合,也未必有这个耐心和脸皮,把一部《论语》万余字,一字一字的抠一遍。
王放当着所有人的面送她临别礼物,用意原来在这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之后雕也……”
“子见子,子路不说……”
“闵子侍誾誾如也……”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不可杇也……”
“子谓子产,君子之道四焉……”
“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