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宋末寻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嗯?”王振听了同源一言,有些惊讶,觉得这老先生的言论实在怪了些,说道:“伯伯,您此言恕侄儿不敢苟同,若是没有江山、没有土地,又如何养活人民啊?我闻人人均有乡愁,谁对故乡没有怀念之情?我在这江淮一带待了大半年了,也见过许多人了。据我所知,自宋室南迁以来,在这江北的汉人无不有希望王师北定中原之念想,收复故土,让江山不沦落为异族之手,伯伯您这是什么道理?可否解释给侄儿听。”
“哈哈哈!”同源哈哈大笑,笑道:“你不敢苟同,也是情理之中,你正值年少,也该轻狂。我并没有说江山、土地不重要,只是论主次罢了。不同的土地、江山所形成的族群文化各不相同,或者说,土地是负责培养、滋润万物的,而对于国家来说,人民为重,江山社稷次之。需知,自先祖一代代积累的文化及传承下来的信念,才是我华夏数千年绵连不断的原因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便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精髓文化之一,自强不息,有不足之处时,便向人家学习,以强大自身。厚德载物,容纳百川,强而不骄,弱也不卑。真正能做到这样,才能长久啊!可惜,历朝历代皇帝都没有真正尊崇这些……唉!”
王振听了,如拨云见日,细细思索着这些话,是啊!说的确实不错,有了继承代代积累下来的文化的人民,才有了这江山。王振笑道:“哦!原来如此,多谢伯伯指点,小侄领悟了,真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呵呵!孺子可教也!”同源哈哈大笑,接着说道:“不过,虽是传承,却也非是全对的,要适合时宜才行,即便是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有优劣之分,需要不断进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中庸里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生若能做到如此,那也算是圣人了,圣人所言,并非都对,但此言极是正确,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能做到这等地步,无有不强者。”
“嗯!说的没错。”王振细细品尝着这些话语,兀自思索,连连点头,笑道:“伯伯说的不错,正可谓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好像当今南朝宋室,不思进取,只求偏安一隅,蒙古日益强盛,却没有危机感,反而让朝中奸相乱为,一味委屈求全,等到蒙古把周边大小国家都给吞并了,难道还会放过我们这富裕的江南么?”
同源听罢,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道:“不错,老夫年轻之时也曾在南朝中为官,希望朝廷强军变法,革新战术,当时早已和金国罢战,建立沟通贸易,那就该向他们购买良马,传入国内养殖,以补战马稀缺;可无奈朝中贾似道当权,每每都被驳回,寻思朝中无路,便罢官还乡了,便在此一心求道。后来宋蒙联合灭金,你父亲在此地起义时,我曾去劝过,让他先不要对抗宋室朝廷,以抗金为先,先低头发展实力,等局势稳定了,再图大计;唉!可惜!你父亲当年也是狂傲,北御金兵,南抗朝廷,后来金国朝廷敌蒙古不住,往南迁,你父亲却又袭击了蒙古,以至于遭到三方联合绞杀,最终失败。唉!本来虚心谦益,不自炫露才是长久之计,可是……唉!这一点,你却是胜过你父亲,没那么急躁。”说着又连连摇头。
王振对于父亲王烈当年在江淮一带起义一事,是早早从父辈手里了解了许多,王烈失败退到鄱阳湖为盗之后,常常教育王振,叫他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太过张狂等等。是故王振自来江淮以来,行动并不是轰轰烈烈。只是没想到运气是不太好... -->>
“嗯?”王振听了同源一言,有些惊讶,觉得这老先生的言论实在怪了些,说道:“伯伯,您此言恕侄儿不敢苟同,若是没有江山、没有土地,又如何养活人民啊?我闻人人均有乡愁,谁对故乡没有怀念之情?我在这江淮一带待了大半年了,也见过许多人了。据我所知,自宋室南迁以来,在这江北的汉人无不有希望王师北定中原之念想,收复故土,让江山不沦落为异族之手,伯伯您这是什么道理?可否解释给侄儿听。”
“哈哈哈!”同源哈哈大笑,笑道:“你不敢苟同,也是情理之中,你正值年少,也该轻狂。我并没有说江山、土地不重要,只是论主次罢了。不同的土地、江山所形成的族群文化各不相同,或者说,土地是负责培养、滋润万物的,而对于国家来说,人民为重,江山社稷次之。需知,自先祖一代代积累的文化及传承下来的信念,才是我华夏数千年绵连不断的原因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便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精髓文化之一,自强不息,有不足之处时,便向人家学习,以强大自身。厚德载物,容纳百川,强而不骄,弱也不卑。真正能做到这样,才能长久啊!可惜,历朝历代皇帝都没有真正尊崇这些……唉!”
王振听了,如拨云见日,细细思索着这些话,是啊!说的确实不错,有了继承代代积累下来的文化的人民,才有了这江山。王振笑道:“哦!原来如此,多谢伯伯指点,小侄领悟了,真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呵呵!孺子可教也!”同源哈哈大笑,接着说道:“不过,虽是传承,却也非是全对的,要适合时宜才行,即便是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有优劣之分,需要不断进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中庸里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生若能做到如此,那也算是圣人了,圣人所言,并非都对,但此言极是正确,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能做到这等地步,无有不强者。”
“嗯!说的没错。”王振细细品尝着这些话语,兀自思索,连连点头,笑道:“伯伯说的不错,正可谓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好像当今南朝宋室,不思进取,只求偏安一隅,蒙古日益强盛,却没有危机感,反而让朝中奸相乱为,一味委屈求全,等到蒙古把周边大小国家都给吞并了,难道还会放过我们这富裕的江南么?”
同源听罢,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道:“不错,老夫年轻之时也曾在南朝中为官,希望朝廷强军变法,革新战术,当时早已和金国罢战,建立沟通贸易,那就该向他们购买良马,传入国内养殖,以补战马稀缺;可无奈朝中贾似道当权,每每都被驳回,寻思朝中无路,便罢官还乡了,便在此一心求道。后来宋蒙联合灭金,你父亲在此地起义时,我曾去劝过,让他先不要对抗宋室朝廷,以抗金为先,先低头发展实力,等局势稳定了,再图大计;唉!可惜!你父亲当年也是狂傲,北御金兵,南抗朝廷,后来金国朝廷敌蒙古不住,往南迁,你父亲却又袭击了蒙古,以至于遭到三方联合绞杀,最终失败。唉!本来虚心谦益,不自炫露才是长久之计,可是……唉!这一点,你却是胜过你父亲,没那么急躁。”说着又连连摇头。
王振对于父亲王烈当年在江淮一带起义一事,是早早从父辈手里了解了许多,王烈失败退到鄱阳湖为盗之后,常常教育王振,叫他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太过张狂等等。是故王振自来江淮以来,行动并不是轰轰烈烈。只是没想到运气是不太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