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民国之错付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孟森会意道:“哥你吃吧,买八宝的。昨天妈刚给我买过,兴许家里还有呢。”孟森说完咽了一下唾沫。曹不一又看了一眼八宝糕,毅然决然地指着豌豆糕说:“来两个豌豆糕。”
“再来两个八宝糕。”此话一出,两个孩子回头愣愣地看着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的曹英。曹英从兜里掏出钱来付给小贩。两个孩子一手拿着一块碗儿糕,一面吃一面欢快地聊着。
“你瞧这八宝的还有红枣呢。”
“我刚吃着了一颗红豆。又沙又甜。”
“我兜里还有汪奶奶昨天给我的红枣,你吃吃看。”
“把枣核种在地里,明年就能长出枣树了。过几年,就能结枣了。”
时光逐水。十多年过去,一颗枣核已经蜕变为一株高大挺拔的枣树了。孟森跟着塾师读了七八年。后来换了塾师,曹英问他还想不想在学堂读下去。孟森说经史子集读来读去也不见长进,索性不再上学,留在家里帮忙。孟森后来又跟着刘家的管事们天南地北地跑起行商来。他头脑活络,又肯学,为人豪气。几位管事没有不喜欢他的。
出去闯荡让孟森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仍看书,不过看得杂,经史子集早被他丢一边了。曹不一和孟母都爱听他说外边的稀罕事,也常被他逗笑。曹不一经常笑得捂着肚子冲奶娘说:“阿妈,你看弟弟又编瞎话了。”孟母也只笑而不语。
“哥,老爷叫你去呢?”大步跨进门的青年,皮肤微微呈现出古铜色,臂膀结实,目光炯炯有神,他正是孟森,已经由曹英取字“友林”。他刚从外边跑了回来,这几天恰在家里歇着。刚开春,可贩运的东西还少。
放下书,探出头来的青年面目清秀,皮肤白皙,他正是另一个主人公曹不一,也是曹英取的字“戒之”。曹戒之笑道:“十来年了,毛躁脾气可是一点没变。父亲给你取字的时候怎么没考虑到这一点。”
孟森一跃坐到了书桌上,拿起桌上的茶就往嘴里灌,咕咚咕咚地喝了一气。放下茶就催道:“快走吧!别让老爷等急了。”
两人步履轻快,谈笑间,已到了曹英的书房。孟森停在门外,曹不一恭敬地进去。曹英虽然不是严父,却也不苟言笑,难以一展浓眉。因此儿子对他并不亲近,在他面前也是谨小慎微的。父亲依旧是那副脸孔,抬头问道:“近来书读得如何了?”
“正看《文学改良诌议》。”
曹英点点头:“很好。姨太太说你老大不小,该谋份差事了。我想了很久,觉得是时候让你出去见识见识了。留在家里闭门造车难有大成就,反而得听他们的闲话。好在今年收成不错。你准备准备,明天去范阳大学应考吧。我听说那里的学子历来不凡。更何况师长们或是游历各国见闻颇丰,或是博学强知、造诣颇高。”
儿子连连应道:“是。”
曹英又问:“友林可在外边?”
“在呢,老爷。”孟森毕恭毕敬地进门答话。
“你也收拾收拾一起去吧。可不是让你去照顾他。况且据说那儿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你脑袋活络,是块读书的材料,不去可惜了。多读些书、长些见识,以后是有用的。”
两个年轻人翅膀硬了,早想出去转转,兴然领命出来。
“少爷,奶娘请您移驾舍下。不知可否赏脸?”奶兄弟孟森逗笑说。
“越大越没规矩了。跟那些人一样,学会消遣我了。看我割了你的舌头来下酒。”曹不一说着就要拿他。
孟森只管跑,并不示弱,进了他们母子居住的佣人大院就嚷道:“妈快救我!”
孟母正在厨房里忙活,拿着汤勺就出来,佯装生气,说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也该少爷管管你。”仍旧回厨房。
曹不一先不急着追孟森,反向奶娘说:“阿妈你也来取笑我。什么少爷不少爷的。我几辈子不还是您的儿。跟他一样拿话来臊我。”说完仍要去揪孟森的耳朵。却见孟森在房门旁偷偷向他招手,便也不声张,轻脚轻手地进了门。原来孟母做了一桌吃食,让孟森来请。两人正盘算着要偷吃,孟母已经端了汤进来。依旧像儿时一样,轻打两人的手,说道:“多大了还跟馋嘴的猫儿似的,洗手去。”兄弟俩嘻嘻一笑洗了手来。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阿妈这么偏疼我。”曹不一问道。
“这话说的!像我平时亏待了你不成。”孟母边说边给曹不一夹菜。
孟森笑说:“是呢,亏了我也亏不了你呢。”
母亲立即一碗水端平,夹给儿子:“同样的待,不厚此也不薄彼。”
“我是笑哥呢,妈自然是两个都喜欢。”孟森大口吃道。
“以前说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如今大了,要顾着体面规矩。首要的就是称谓。先不说让太太、姨奶奶们听了笑话。万一传到老爷耳朵里,该说我管教无方、没规矩了。”孟母叮嘱道。
“是。不过是叫哥叫顺嘴了,而且老爷是不会怪您的。”孟森说道。
孟母又问:“今天老爷可叫少爷去过?”
“刚去过了。妈怎么想起问这话?”孟森答道。
“今儿是少爷的生日。我料想即便旁人忘了,为人父的总该记得。”孟母说道。
“还有奶娘记得呢。我自己都不记得了。难怪父亲给了我那些东西,又说了那番话。”
三人聊了些家常琐事,儿子将应考之事与母亲细细说了。孟母听了心里有喜也有忧。放下饭碗就把针线筐端出来了。
“妈,你这是干吗?”孟森问道。
“这原本是预备给你们端阳节时穿的。你们明天就要走。我得赶出来,好让你们带去。”孟母一面纳鞋底一面说。
“阿妈您别忙了。到那边买不就是了。”曹不一劝道。
“你这孩子,那买的东西能有家里做的好?出门在外鞋子最重要了。要合脚、耐磨。好鞋子能多走几十里路呢。”孟母仍旧忙活着。
“妈您以为我们去西天取经呢。费不了什么鞋。”孟森笑道。
“呸呸呸。什么西天不西天的。明儿要出门了,说点吉利话。”孟母上了年纪,竟也开始信莫须有的东西了。
曹不一冲孟森笑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让阿妈安心些吧。”
到了第二天,挑夫一早便来把行李运到码头去了。孟母在送行的路上不住地叮嘱。即将远行的青年心早就飞了,哪里听得进那么许多。况且,孟森已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了。倒是曹不一看到奶娘眼睛有些肿,很心疼。孟森从旁解释是连夜赶制鞋的缘故。
“怎么不见老爷来?”孟母向人群里寻了又寻,问道。
“早上我去和父亲道过别了。阿妈,父亲那儿就请您多照顾了。他身体不好。我又不在身边。”曹不一答说。
孟母说:“放心吧。大夫嘱咐的杭白菊去年就备下了很多。保管能喝到今年新茶下来。你们也要互相照应。尤其是你,友林,别忘了病从口入。你小时候,老爷疼惜你,把中秋的阳澄湖大闸蟹分了一只给你。谁料你与蟹肉天生不和,生了一场大病。你此去范阳,得多注意。”
孟森笑道:“妈你糊涂了。我哪吃得起那东西。再说,阳澄湖的大闸蟹几时能送到那么远的范阳去。”
曹不一在一旁笑道:“真应了那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三人一面说一面向渡口走。直到渡口,料不能再相送了,孟母才又叮嘱了一番。开始还强颜欢笑,待船开时,一挥手就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未完待续)
。孟森会意道:“哥你吃吧,买八宝的。昨天妈刚给我买过,兴许家里还有呢。”孟森说完咽了一下唾沫。曹不一又看了一眼八宝糕,毅然决然地指着豌豆糕说:“来两个豌豆糕。”
“再来两个八宝糕。”此话一出,两个孩子回头愣愣地看着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的曹英。曹英从兜里掏出钱来付给小贩。两个孩子一手拿着一块碗儿糕,一面吃一面欢快地聊着。
“你瞧这八宝的还有红枣呢。”
“我刚吃着了一颗红豆。又沙又甜。”
“我兜里还有汪奶奶昨天给我的红枣,你吃吃看。”
“把枣核种在地里,明年就能长出枣树了。过几年,就能结枣了。”
时光逐水。十多年过去,一颗枣核已经蜕变为一株高大挺拔的枣树了。孟森跟着塾师读了七八年。后来换了塾师,曹英问他还想不想在学堂读下去。孟森说经史子集读来读去也不见长进,索性不再上学,留在家里帮忙。孟森后来又跟着刘家的管事们天南地北地跑起行商来。他头脑活络,又肯学,为人豪气。几位管事没有不喜欢他的。
出去闯荡让孟森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仍看书,不过看得杂,经史子集早被他丢一边了。曹不一和孟母都爱听他说外边的稀罕事,也常被他逗笑。曹不一经常笑得捂着肚子冲奶娘说:“阿妈,你看弟弟又编瞎话了。”孟母也只笑而不语。
“哥,老爷叫你去呢?”大步跨进门的青年,皮肤微微呈现出古铜色,臂膀结实,目光炯炯有神,他正是孟森,已经由曹英取字“友林”。他刚从外边跑了回来,这几天恰在家里歇着。刚开春,可贩运的东西还少。
放下书,探出头来的青年面目清秀,皮肤白皙,他正是另一个主人公曹不一,也是曹英取的字“戒之”。曹戒之笑道:“十来年了,毛躁脾气可是一点没变。父亲给你取字的时候怎么没考虑到这一点。”
孟森一跃坐到了书桌上,拿起桌上的茶就往嘴里灌,咕咚咕咚地喝了一气。放下茶就催道:“快走吧!别让老爷等急了。”
两人步履轻快,谈笑间,已到了曹英的书房。孟森停在门外,曹不一恭敬地进去。曹英虽然不是严父,却也不苟言笑,难以一展浓眉。因此儿子对他并不亲近,在他面前也是谨小慎微的。父亲依旧是那副脸孔,抬头问道:“近来书读得如何了?”
“正看《文学改良诌议》。”
曹英点点头:“很好。姨太太说你老大不小,该谋份差事了。我想了很久,觉得是时候让你出去见识见识了。留在家里闭门造车难有大成就,反而得听他们的闲话。好在今年收成不错。你准备准备,明天去范阳大学应考吧。我听说那里的学子历来不凡。更何况师长们或是游历各国见闻颇丰,或是博学强知、造诣颇高。”
儿子连连应道:“是。”
曹英又问:“友林可在外边?”
“在呢,老爷。”孟森毕恭毕敬地进门答话。
“你也收拾收拾一起去吧。可不是让你去照顾他。况且据说那儿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你脑袋活络,是块读书的材料,不去可惜了。多读些书、长些见识,以后是有用的。”
两个年轻人翅膀硬了,早想出去转转,兴然领命出来。
“少爷,奶娘请您移驾舍下。不知可否赏脸?”奶兄弟孟森逗笑说。
“越大越没规矩了。跟那些人一样,学会消遣我了。看我割了你的舌头来下酒。”曹不一说着就要拿他。
孟森只管跑,并不示弱,进了他们母子居住的佣人大院就嚷道:“妈快救我!”
孟母正在厨房里忙活,拿着汤勺就出来,佯装生气,说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也该少爷管管你。”仍旧回厨房。
曹不一先不急着追孟森,反向奶娘说:“阿妈你也来取笑我。什么少爷不少爷的。我几辈子不还是您的儿。跟他一样拿话来臊我。”说完仍要去揪孟森的耳朵。却见孟森在房门旁偷偷向他招手,便也不声张,轻脚轻手地进了门。原来孟母做了一桌吃食,让孟森来请。两人正盘算着要偷吃,孟母已经端了汤进来。依旧像儿时一样,轻打两人的手,说道:“多大了还跟馋嘴的猫儿似的,洗手去。”兄弟俩嘻嘻一笑洗了手来。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阿妈这么偏疼我。”曹不一问道。
“这话说的!像我平时亏待了你不成。”孟母边说边给曹不一夹菜。
孟森笑说:“是呢,亏了我也亏不了你呢。”
母亲立即一碗水端平,夹给儿子:“同样的待,不厚此也不薄彼。”
“我是笑哥呢,妈自然是两个都喜欢。”孟森大口吃道。
“以前说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如今大了,要顾着体面规矩。首要的就是称谓。先不说让太太、姨奶奶们听了笑话。万一传到老爷耳朵里,该说我管教无方、没规矩了。”孟母叮嘱道。
“是。不过是叫哥叫顺嘴了,而且老爷是不会怪您的。”孟森说道。
孟母又问:“今天老爷可叫少爷去过?”
“刚去过了。妈怎么想起问这话?”孟森答道。
“今儿是少爷的生日。我料想即便旁人忘了,为人父的总该记得。”孟母说道。
“还有奶娘记得呢。我自己都不记得了。难怪父亲给了我那些东西,又说了那番话。”
三人聊了些家常琐事,儿子将应考之事与母亲细细说了。孟母听了心里有喜也有忧。放下饭碗就把针线筐端出来了。
“妈,你这是干吗?”孟森问道。
“这原本是预备给你们端阳节时穿的。你们明天就要走。我得赶出来,好让你们带去。”孟母一面纳鞋底一面说。
“阿妈您别忙了。到那边买不就是了。”曹不一劝道。
“你这孩子,那买的东西能有家里做的好?出门在外鞋子最重要了。要合脚、耐磨。好鞋子能多走几十里路呢。”孟母仍旧忙活着。
“妈您以为我们去西天取经呢。费不了什么鞋。”孟森笑道。
“呸呸呸。什么西天不西天的。明儿要出门了,说点吉利话。”孟母上了年纪,竟也开始信莫须有的东西了。
曹不一冲孟森笑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让阿妈安心些吧。”
到了第二天,挑夫一早便来把行李运到码头去了。孟母在送行的路上不住地叮嘱。即将远行的青年心早就飞了,哪里听得进那么许多。况且,孟森已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了。倒是曹不一看到奶娘眼睛有些肿,很心疼。孟森从旁解释是连夜赶制鞋的缘故。
“怎么不见老爷来?”孟母向人群里寻了又寻,问道。
“早上我去和父亲道过别了。阿妈,父亲那儿就请您多照顾了。他身体不好。我又不在身边。”曹不一答说。
孟母说:“放心吧。大夫嘱咐的杭白菊去年就备下了很多。保管能喝到今年新茶下来。你们也要互相照应。尤其是你,友林,别忘了病从口入。你小时候,老爷疼惜你,把中秋的阳澄湖大闸蟹分了一只给你。谁料你与蟹肉天生不和,生了一场大病。你此去范阳,得多注意。”
孟森笑道:“妈你糊涂了。我哪吃得起那东西。再说,阳澄湖的大闸蟹几时能送到那么远的范阳去。”
曹不一在一旁笑道:“真应了那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
三人一面说一面向渡口走。直到渡口,料不能再相送了,孟母才又叮嘱了一番。开始还强颜欢笑,待船开时,一挥手就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