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过他的声音太小了,因为他的名望太弱了,弱到他只能沦为辜鸿铭的陪衬,成为被北大师生们讥讽的“另一个疯子”。但是也因为如此,辜鸿铭对这位半路杀出来的“知音”还是很引以为得意的,另外完全没有留洋经历的张汉卿对西洋文学的理解远胜同代人,这让自诩“历经四洋”----“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都赞叹不已的,誉为神童。若不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神童”完全不想吃文学这碗饭,说不定张汉卿能够成为他的关门弟子----文学功底不如辜鸿铭这位大家是自然的,但是无论在对西洋文学的见识、理解上,张汉卿自有其独到之处,毕竟,上百年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呢。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袁世凯称帝,一直盛行一种思潮----想通过国家的力量,通过强权的力量和最大限度地实行社会总动员,建立一个统一、富强、独立的国家。这么一条思路叫作“国家主义思潮”,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辜鸿铭为代表提出了“尊孔教”。
这对张汉卿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极端。连二十一世纪的广告都游行“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一昧地崇洋或者尊中都对治疗中国沉疴不利。不能否认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西方的科技能力飞跃,经济和工业实力大增,中国目前要赶上它们中的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有后世的“改革开放”以吸引外资和技术。论科学技术,中国要学外国。
但是中国儒家文化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沉淀,除去部分糟粕外,对于形成和谐社会和健康风气是大有好处的,文化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像一个大烘炉融合了历史上一切与它有交集的外来文化,通过包容与兼蓄,形成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论文化优点,中国堪为万国之师。
强大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除了军事、工业、科技、经济的强大,也应该在心理上强大,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自信。以中为体,以西为用,是达到这个目标的简要描述。现在,怎么可以在硬实力不足时把软实力自废武功呢?
所以过不了多久张汉卿在北大又成了新的奇葩:他既赞同辜鸿铭对中华文化的吹捧,又反对把儒教上升到国教的程度,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举双手支持向国外“师夷技”,让辜大师很受伤。
但是新文化的萌芽者们也不用得意,特别是以钱玄同为代表的鼓吹“废汉字”的一拨宗师级的人物们,张汉卿也是暴起而抨击的,不过他的方式很特别,也很幽默。
在一次钱玄同上课时,作为旁听生的张汉卿递去一张纸条:“先生,我知道您一直有一个宏大的想法,要把汉字拼音化、罗马字母化,学生对此不敢苟同。但是论学术,学生是万万不敢望先生的项背的,所以我用罗马字母写了一个故事,请先生把意思教导学生。如果先生能够解答出来,学生自然认为汉字拼音化可行,否则是打死也不敢接受的…”
学生们都笑起来,在尊师重教的时代,学生当众考老师是需要勇气的,当然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极有好处,于是课堂上开始充斥着快活的空气。
这时的北大,学术氛围已经开始浓厚了;这时的大学,教授是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这时的课堂,学生是可以公然质疑老师而被提倡的;这时的教授,是真的能够抛开个人偏见去进行学术交流的。尽管和辜鸿铭思想对立,尽管面对的是与辜鸿铭穿一条裤子的学生,钱玄同还是很欣然地接受了挑战。当然,除了必须应战之外,他还是很有底气的,必须他本来就是一个语言学的大师。
张汉卿交给他的是由一大串同一个拼音组成的“shi”群,标题5个字,全文96字。
这其实是他偷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很出名的一篇设限文章《施氏食狮史》,作者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在三十年代的戏作,通篇只用一个汉字音节来叙述一件事。张汉卿相信,文章用汉字都能看得懂,但看拼音或只听发音,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果然,钱玄同即使是中国后来最出色的文字音韵学家,短时间内也完全看不懂这天书一样的“文章”。以他的文字功底,只要给个一段时间,也许能够做一篇全新的“shi”篇。但此时此刻,他无能为力,他诚实地回答说:“我做不出来。”
一瞬间张汉卿对他的景仰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作为一名北大教授,坦然直说其... -->>
不过他的声音太小了,因为他的名望太弱了,弱到他只能沦为辜鸿铭的陪衬,成为被北大师生们讥讽的“另一个疯子”。但是也因为如此,辜鸿铭对这位半路杀出来的“知音”还是很引以为得意的,另外完全没有留洋经历的张汉卿对西洋文学的理解远胜同代人,这让自诩“历经四洋”----“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都赞叹不已的,誉为神童。若不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神童”完全不想吃文学这碗饭,说不定张汉卿能够成为他的关门弟子----文学功底不如辜鸿铭这位大家是自然的,但是无论在对西洋文学的见识、理解上,张汉卿自有其独到之处,毕竟,上百年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呢。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袁世凯称帝,一直盛行一种思潮----想通过国家的力量,通过强权的力量和最大限度地实行社会总动员,建立一个统一、富强、独立的国家。这么一条思路叫作“国家主义思潮”,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辜鸿铭为代表提出了“尊孔教”。
这对张汉卿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极端。连二十一世纪的广告都游行“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一昧地崇洋或者尊中都对治疗中国沉疴不利。不能否认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西方的科技能力飞跃,经济和工业实力大增,中国目前要赶上它们中的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有后世的“改革开放”以吸引外资和技术。论科学技术,中国要学外国。
但是中国儒家文化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沉淀,除去部分糟粕外,对于形成和谐社会和健康风气是大有好处的,文化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像一个大烘炉融合了历史上一切与它有交集的外来文化,通过包容与兼蓄,形成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论文化优点,中国堪为万国之师。
强大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除了军事、工业、科技、经济的强大,也应该在心理上强大,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自信。以中为体,以西为用,是达到这个目标的简要描述。现在,怎么可以在硬实力不足时把软实力自废武功呢?
所以过不了多久张汉卿在北大又成了新的奇葩:他既赞同辜鸿铭对中华文化的吹捧,又反对把儒教上升到国教的程度,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举双手支持向国外“师夷技”,让辜大师很受伤。
但是新文化的萌芽者们也不用得意,特别是以钱玄同为代表的鼓吹“废汉字”的一拨宗师级的人物们,张汉卿也是暴起而抨击的,不过他的方式很特别,也很幽默。
在一次钱玄同上课时,作为旁听生的张汉卿递去一张纸条:“先生,我知道您一直有一个宏大的想法,要把汉字拼音化、罗马字母化,学生对此不敢苟同。但是论学术,学生是万万不敢望先生的项背的,所以我用罗马字母写了一个故事,请先生把意思教导学生。如果先生能够解答出来,学生自然认为汉字拼音化可行,否则是打死也不敢接受的…”
学生们都笑起来,在尊师重教的时代,学生当众考老师是需要勇气的,当然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极有好处,于是课堂上开始充斥着快活的空气。
这时的北大,学术氛围已经开始浓厚了;这时的大学,教授是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这时的课堂,学生是可以公然质疑老师而被提倡的;这时的教授,是真的能够抛开个人偏见去进行学术交流的。尽管和辜鸿铭思想对立,尽管面对的是与辜鸿铭穿一条裤子的学生,钱玄同还是很欣然地接受了挑战。当然,除了必须应战之外,他还是很有底气的,必须他本来就是一个语言学的大师。
张汉卿交给他的是由一大串同一个拼音组成的“shi”群,标题5个字,全文96字。
这其实是他偷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很出名的一篇设限文章《施氏食狮史》,作者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在三十年代的戏作,通篇只用一个汉字音节来叙述一件事。张汉卿相信,文章用汉字都能看得懂,但看拼音或只听发音,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果然,钱玄同即使是中国后来最出色的文字音韵学家,短时间内也完全看不懂这天书一样的“文章”。以他的文字功底,只要给个一段时间,也许能够做一篇全新的“shi”篇。但此时此刻,他无能为力,他诚实地回答说:“我做不出来。”
一瞬间张汉卿对他的景仰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作为一名北大教授,坦然直说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