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如果你仔细通读红楼梦,就会发现,实际上红楼梦里面隐约出现了两大政治集团,这两大政治集团是互相对立、互相冲突的,其冲突最后就蔓延到了贾府,激化了贾政和宝玉的矛盾,最后导致宝玉被他父亲暴打。宝玉挨打,其导火线当然有两条,一条是金钏儿的事情,这事又是由贾环添油加醋告到贾政面前的。金钏儿的事情,今天我们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实际上贾政之所以最后把宝玉往死里打,并不是由于这件事,这是一件附加的事,那主要的,是一件什么事呢?是贾政在那儿正待着呢,忽然外头仆人跟他说,说忠顺王府派人来要见他。忠顺王府?贾政就想了,忠顺王府和自己一向没有来往,没有关系,怎么忽然忠顺王府派人来,而且派的不是一般的人,叫长史官——那个时代一个王府就是一个小朝廷,它有它的机构班子,里面的总的负责王府事务的官员叫长史官,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角色了,这样的人物一般是不轻易出动的,可是这天忠顺王府就派这个长史官来了,就要见贾政。
贾政就觉得很奇怪,赶紧把人往里迎,因为忠顺王府,一听爵位的名号就是很尊贵的,是很重要的一个皇亲国戚,是很重要的统治集团的人物,贾政就把这个长史官迎进来了,问他什么事。这个长史官说这次来不为别的事,就是问贾府要琪官,要蒋玉菡,要这个人。而且长史官的话很刻薄,意思就是说,要是别的东西的话,你们贾府都拿走了也没关系,问题是这个人是我们忠顺王最喜欢的,坚决不能放弃的,而这个琪官,满城里的人都说,跟你们家公子交好。这个时候,贾政就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情?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就让底下仆人赶紧把贾宝玉叫来。贾宝玉来了以后还想撒谎,说不知琪官为何物,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结果长史官就冷笑,说你不要再撒谎了,你让我说出来对你也没有好处,琪官的那个红汗巾子,不就后来到了你的腰上了吗?大意就是这样的话。贾宝玉一听,好家伙,这么机密的事情他都知道了,贾宝玉傻眼了。曹雪芹是这么写的,他写道,贾宝玉心想这话他如何得知的呢?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大概别的也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贾宝玉就很紧张,在这个情况下他只好认头了,不但认了这个事,而且贾宝玉等于还泄露了机密,他说,既然连这样的事,你都知道,那你怎么不知道蒋玉菡已经在东郊二十里外,一个叫紫檀堡的地方,置了地、买了房,在那儿住下来了呢?就把蒋玉菡的去向告诉长史官了。长史官冷笑说,好,先去找一找,要找不着的话,再到你们这儿来找。这才是贾政发怒“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宝玉被他父亲往死里打的根本原因。金钏儿投井是一个辅助的,一个火上浇油的原因,这把火是从琪官这儿轰地一下子燃起来的。读这些地方你要很仔细地读,你要想想这是为什么?
大家想想,忠顺王他在跟谁过不去啊?蒋玉菡被谁勾引走了啊?真正窝藏琪官这个戏子的是贾宝玉吗?并不是,是北静王。就是王府一级之间冲突,最后七冲八撞地折射到了贾府,是不是啊?双方在争夺一个戏子。据很多红学家分析,蒋玉菡你读成蒋玉函并不错,因为实际上它的谐音就是说的一个玉匣子,或者说装玉的匣子,函就是匣子的意思。双方在争夺一个匣子,这是怎么回事?琪官,写出来是琪,这个字是一个“玉”字边一个“尤其”的“其”当然它的谐音也可以是“棋”下围棋下象棋的“棋”这谐音就意味着,好像在一个棋局当中,双方争夺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玉函后来藏在哪儿了呢?紫檀堡,一个紫檀做的更大的箱子里面,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在红学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派叫做索引派,索引派现在是没落了,被很多人所否定,但是我个人认为,索引派在红学的发展史上,它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像我在第一讲里面提到的蔡元培蔡先贤,他就是一个索引派的大师。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主题、宗旨,就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为明朝灭亡抱不平,是对清朝统治汉族表示愤慨的这样一部书,认为它里面有很多的文字都隐含这样一个意思。他们经常从字音字义上,做一些很细微的分析,认为这样就是把它隐蔽的内容检索出来了,所以叫索引派。索引派对于蒋玉菡这个人物,对他的名字谐音“玉函”所包含的寓意的揭示,还是发人深省的。他们这样的一个思路,我觉得还是可以参考的,就是说忠顺王府和北静王府所争夺的,一方要保、一方要夺的,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权力,就是在一个棋局当中最重要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玉玺,就是过去皇帝的印章。明白这个意思了吧,皇帝的章是玉做的,搁在一个紫檀木的匣子里面,藏在那里面。
这个仅供大家参考,就是过去的红学研究者曾经有这样的思路。我个人是做原型研究的,我的整个研究都是在探究红楼梦当中的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这是我跟他们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家从索引的角度揭示出来的一些红楼梦里面所使用的命名的方法,谐音的含义,我也吸取他们的这些营养,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成果足资参考。
我倒不一定认为蒋玉菡就代表的是那么一个东西,就象征一个皇帝的玉玺,但是忠顺王和北静王,双方最后在一个戏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是坚决不放弃,一方是坚决要把他藏起来,而且当中就牵扯到贾宝玉,这实在值得玩味。
现在回过头来想,那个冯紫英是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要把蒋玉菡介绍给贾宝玉呢?对不对啊?贾宝玉本来就跟北静王认识,有联系。大家有印象吧,秦可卿死了以后,专门有半回书就叫“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而且北静王还邀请他到府邸里面去做客。宝玉那以后应该也去过北静王府,但是贾宝玉正式认识北静王所喜爱的戏子琪官,却是在冯紫英家里。冯紫英当时请他去,说所谓大不幸中又大幸,虽然这“大不幸”与“大幸”都没有说出口,而且后来说只是随便一句玩笑话,要不你们哥俩就不会来,但这些实际上都有含义。就是说在红楼梦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影影绰绰看见,两个互相对立的政治集团,而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都牵扯到最高的统治权。
那么我们可以清理一下——如果你把红楼梦仔细地清理一下就会发现,其中一派是北静王这派。北静王这派实际上又可以说不仅仅是北静王,他其实还并不是这一派的最高代表人物,这一派真正的最高代表人物,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实际上是点出来了的,叫做义忠亲王老千岁。在什么时候点出来的啊?就是秦可卿死了以后,为她找做棺材的木头的时候,薛蟠说我们家存的有木头,这个木头是出在潢海铁网山的,叫樯木,当年被人订过,谁呢?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么这个木头订了以后,怎么就没拿走呢?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就不曾拿走。什么叫“坏了事”?这可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语。如果红楼梦是完全虚构的小说,完全没有生活原型,那么他点出来这个木头曾经有人订过,他可以说后来这个人不得好死,所以没拿走,是不是啊?也可以说他破产了,他没钱了,所以没拿走。他不这么说,他用了一个虚构者万万想不出来,很难想出来的词叫做“坏了事”在上几讲我给大家讲过,在康熙朝有没有千岁啊?在康熙朝,正式册立过太子,告示天下,我康熙百年之后,这皇位就由我的儿子,我的嫡子,我的皇后生的孩子胤他来继承,他刚一岁半,我就册立他为太子。清朝跟明朝很不一样,清朝对皇子不是均等分封,胤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其他皇子都没有分封,后来分封,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太子平肩。尽管在清朝正式的政治语汇里,并没有千岁这个称谓,但曹雪芹行文里特意用了“千岁”字样,就是暗示万岁之下的太子。
那么义忠亲王老千岁,后来这个太子是被封为亲王的,甚至太子已经被圈禁起来以后,康熙仍然厚待太子和他的太孙。他一个是说太子的衣食供给一定不能降低标准,要保证他的丰衣足食,过得舒服;另一个他对太子的长子,就是弘皙,他也特别强调,那是要封为亲王的,所以义忠亲王这个字眼里面就不但包含着太子,实际上也包含着弘皙。他是这样的现实生活当中的原型人物,在小说里面的一种折射。当然主要还是指胤,主要指这个太子,这个太子在上几讲里面讲过了,很悲惨,两立两废,他的一生是很坎坷很波折的。他都到了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当上皇帝,他的父亲仍然非常健康,本来父亲的健康应该是他的快乐,可是这个人后来等不及了,父亲的健康成为他的痛苦。又据朝鲜的李朝实录,当时朝鲜的使臣,曾经去谒见过太子,那时候太子一废以后还没有二废,他就非常放肆地对外国的使臣发牢骚,说你们看看全世界的太子,有没有我这么大岁数还没当皇帝的?这当然不像话,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但是这也是他真实的心声。“老千岁”这三个字眼生动不生动啊?十几岁的话不能说老千岁,是不是啊?下面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说四十岁不算太老,那您是今天的观点。在那个曹雪芹的时代,曹雪芹自己在第一回里面就说了,半生潦倒,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气说半生潦倒,什么叫做半生,在那个时候,三十岁就是人的寿数的一半,人到了三十岁就度过了人生的一半了,六十岁就说明你寿数全了,七十岁就人生七十古来稀了。所以快到四十岁,当时已是年纪很大的一个千岁爷了。结果后来果然就坏了事,第二次被废掉,而且彻底地被废掉,他后来的岁月是在圈禁当中度过的。住在一个可能是待遇还比较好,条件还比较舒适的高级监狱里面,但是没有自由,度过他的残生。而且他还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弟弟四阿哥坐上了本来应该由他来坐的宝座,他就在雍正二年忧郁而死。
这就说明,康、雍、乾三朝的权力斗争的源头,还是跟这个太子的命运起伏有关。所以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符码,叫义忠亲王老千岁,他坏了事,他被废了,而且被废了以后没有马上死,当然这个樯木就运不走,他再要订棺材就不敢用樯木了。从书里描写来看,樯木不仅是非常优质的一种木材,而且正像书里面贾政劝贾珍的那句话一样,非常人可享,不是一般人能够去用的。樯木说明长得直,什么叫樯,一个木字边的“樯”不是土字边,就是船上的桅杆木。桅杆木,他用这个字眼也是有含义的。这样,实际上在红楼梦里面,我们就找到了一派的政治力量的源头,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北静王是向着他的。
我分析红楼梦里互相对立的两个政治集团,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弄清秦可卿的生活原型。书里的秦可卿,她如果出身高于贾府,那么,她或者属于忠顺王那个政治集团,是皇家在那一个支脉中的一个女性;或者属于北静王,也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个支脉,是这方面的一个隐秘的成员。
北静王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太值得探索了,因为北静王在秦可卿的丧事后面就正式出场,而且我们发现,曹雪芹把他描写得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样的人物,是不是啊?那个形象光彩四射,把贾宝玉都赛过去了。而且我们过去受那种论调的影响,总觉得贾宝玉是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最恨国贼禄蠹,最不愿意和达官贵人交往,但是他见北静王什么表现啊?这里我不细说,你闭着眼睛回忆,只回忆五秒钟就够了。受宠若惊,是不是啊?而且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是被作家的笔所驱遣的,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里面有无数的奥秘。那么,北静王有没有原型呢?把这个原型搞清楚,是不是紧接着就可以揭示出秦可卿的原型了?下一讲我将就此展开探索。
因为如果你仔细通读红楼梦,就会发现,实际上红楼梦里面隐约出现了两大政治集团,这两大政治集团是互相对立、互相冲突的,其冲突最后就蔓延到了贾府,激化了贾政和宝玉的矛盾,最后导致宝玉被他父亲暴打。宝玉挨打,其导火线当然有两条,一条是金钏儿的事情,这事又是由贾环添油加醋告到贾政面前的。金钏儿的事情,今天我们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实际上贾政之所以最后把宝玉往死里打,并不是由于这件事,这是一件附加的事,那主要的,是一件什么事呢?是贾政在那儿正待着呢,忽然外头仆人跟他说,说忠顺王府派人来要见他。忠顺王府?贾政就想了,忠顺王府和自己一向没有来往,没有关系,怎么忽然忠顺王府派人来,而且派的不是一般的人,叫长史官——那个时代一个王府就是一个小朝廷,它有它的机构班子,里面的总的负责王府事务的官员叫长史官,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角色了,这样的人物一般是不轻易出动的,可是这天忠顺王府就派这个长史官来了,就要见贾政。
贾政就觉得很奇怪,赶紧把人往里迎,因为忠顺王府,一听爵位的名号就是很尊贵的,是很重要的一个皇亲国戚,是很重要的统治集团的人物,贾政就把这个长史官迎进来了,问他什么事。这个长史官说这次来不为别的事,就是问贾府要琪官,要蒋玉菡,要这个人。而且长史官的话很刻薄,意思就是说,要是别的东西的话,你们贾府都拿走了也没关系,问题是这个人是我们忠顺王最喜欢的,坚决不能放弃的,而这个琪官,满城里的人都说,跟你们家公子交好。这个时候,贾政就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情?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就让底下仆人赶紧把贾宝玉叫来。贾宝玉来了以后还想撒谎,说不知琪官为何物,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结果长史官就冷笑,说你不要再撒谎了,你让我说出来对你也没有好处,琪官的那个红汗巾子,不就后来到了你的腰上了吗?大意就是这样的话。贾宝玉一听,好家伙,这么机密的事情他都知道了,贾宝玉傻眼了。曹雪芹是这么写的,他写道,贾宝玉心想这话他如何得知的呢?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大概别的也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贾宝玉就很紧张,在这个情况下他只好认头了,不但认了这个事,而且贾宝玉等于还泄露了机密,他说,既然连这样的事,你都知道,那你怎么不知道蒋玉菡已经在东郊二十里外,一个叫紫檀堡的地方,置了地、买了房,在那儿住下来了呢?就把蒋玉菡的去向告诉长史官了。长史官冷笑说,好,先去找一找,要找不着的话,再到你们这儿来找。这才是贾政发怒“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宝玉被他父亲往死里打的根本原因。金钏儿投井是一个辅助的,一个火上浇油的原因,这把火是从琪官这儿轰地一下子燃起来的。读这些地方你要很仔细地读,你要想想这是为什么?
大家想想,忠顺王他在跟谁过不去啊?蒋玉菡被谁勾引走了啊?真正窝藏琪官这个戏子的是贾宝玉吗?并不是,是北静王。就是王府一级之间冲突,最后七冲八撞地折射到了贾府,是不是啊?双方在争夺一个戏子。据很多红学家分析,蒋玉菡你读成蒋玉函并不错,因为实际上它的谐音就是说的一个玉匣子,或者说装玉的匣子,函就是匣子的意思。双方在争夺一个匣子,这是怎么回事?琪官,写出来是琪,这个字是一个“玉”字边一个“尤其”的“其”当然它的谐音也可以是“棋”下围棋下象棋的“棋”这谐音就意味着,好像在一个棋局当中,双方争夺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玉函后来藏在哪儿了呢?紫檀堡,一个紫檀做的更大的箱子里面,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在红学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派叫做索引派,索引派现在是没落了,被很多人所否定,但是我个人认为,索引派在红学的发展史上,它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像我在第一讲里面提到的蔡元培蔡先贤,他就是一个索引派的大师。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主题、宗旨,就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为明朝灭亡抱不平,是对清朝统治汉族表示愤慨的这样一部书,认为它里面有很多的文字都隐含这样一个意思。他们经常从字音字义上,做一些很细微的分析,认为这样就是把它隐蔽的内容检索出来了,所以叫索引派。索引派对于蒋玉菡这个人物,对他的名字谐音“玉函”所包含的寓意的揭示,还是发人深省的。他们这样的一个思路,我觉得还是可以参考的,就是说忠顺王府和北静王府所争夺的,一方要保、一方要夺的,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权力,就是在一个棋局当中最重要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玉玺,就是过去皇帝的印章。明白这个意思了吧,皇帝的章是玉做的,搁在一个紫檀木的匣子里面,藏在那里面。
这个仅供大家参考,就是过去的红学研究者曾经有这样的思路。我个人是做原型研究的,我的整个研究都是在探究红楼梦当中的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这是我跟他们不同的地方。但是人家从索引的角度揭示出来的一些红楼梦里面所使用的命名的方法,谐音的含义,我也吸取他们的这些营养,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成果足资参考。
我倒不一定认为蒋玉菡就代表的是那么一个东西,就象征一个皇帝的玉玺,但是忠顺王和北静王,双方最后在一个戏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是坚决不放弃,一方是坚决要把他藏起来,而且当中就牵扯到贾宝玉,这实在值得玩味。
现在回过头来想,那个冯紫英是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要把蒋玉菡介绍给贾宝玉呢?对不对啊?贾宝玉本来就跟北静王认识,有联系。大家有印象吧,秦可卿死了以后,专门有半回书就叫“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而且北静王还邀请他到府邸里面去做客。宝玉那以后应该也去过北静王府,但是贾宝玉正式认识北静王所喜爱的戏子琪官,却是在冯紫英家里。冯紫英当时请他去,说所谓大不幸中又大幸,虽然这“大不幸”与“大幸”都没有说出口,而且后来说只是随便一句玩笑话,要不你们哥俩就不会来,但这些实际上都有含义。就是说在红楼梦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影影绰绰看见,两个互相对立的政治集团,而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都牵扯到最高的统治权。
那么我们可以清理一下——如果你把红楼梦仔细地清理一下就会发现,其中一派是北静王这派。北静王这派实际上又可以说不仅仅是北静王,他其实还并不是这一派的最高代表人物,这一派真正的最高代表人物,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实际上是点出来了的,叫做义忠亲王老千岁。在什么时候点出来的啊?就是秦可卿死了以后,为她找做棺材的木头的时候,薛蟠说我们家存的有木头,这个木头是出在潢海铁网山的,叫樯木,当年被人订过,谁呢?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么这个木头订了以后,怎么就没拿走呢?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就不曾拿走。什么叫“坏了事”?这可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语。如果红楼梦是完全虚构的小说,完全没有生活原型,那么他点出来这个木头曾经有人订过,他可以说后来这个人不得好死,所以没拿走,是不是啊?也可以说他破产了,他没钱了,所以没拿走。他不这么说,他用了一个虚构者万万想不出来,很难想出来的词叫做“坏了事”在上几讲我给大家讲过,在康熙朝有没有千岁啊?在康熙朝,正式册立过太子,告示天下,我康熙百年之后,这皇位就由我的儿子,我的嫡子,我的皇后生的孩子胤他来继承,他刚一岁半,我就册立他为太子。清朝跟明朝很不一样,清朝对皇子不是均等分封,胤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其他皇子都没有分封,后来分封,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太子平肩。尽管在清朝正式的政治语汇里,并没有千岁这个称谓,但曹雪芹行文里特意用了“千岁”字样,就是暗示万岁之下的太子。
那么义忠亲王老千岁,后来这个太子是被封为亲王的,甚至太子已经被圈禁起来以后,康熙仍然厚待太子和他的太孙。他一个是说太子的衣食供给一定不能降低标准,要保证他的丰衣足食,过得舒服;另一个他对太子的长子,就是弘皙,他也特别强调,那是要封为亲王的,所以义忠亲王这个字眼里面就不但包含着太子,实际上也包含着弘皙。他是这样的现实生活当中的原型人物,在小说里面的一种折射。当然主要还是指胤,主要指这个太子,这个太子在上几讲里面讲过了,很悲惨,两立两废,他的一生是很坎坷很波折的。他都到了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当上皇帝,他的父亲仍然非常健康,本来父亲的健康应该是他的快乐,可是这个人后来等不及了,父亲的健康成为他的痛苦。又据朝鲜的李朝实录,当时朝鲜的使臣,曾经去谒见过太子,那时候太子一废以后还没有二废,他就非常放肆地对外国的使臣发牢骚,说你们看看全世界的太子,有没有我这么大岁数还没当皇帝的?这当然不像话,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但是这也是他真实的心声。“老千岁”这三个字眼生动不生动啊?十几岁的话不能说老千岁,是不是啊?下面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说四十岁不算太老,那您是今天的观点。在那个曹雪芹的时代,曹雪芹自己在第一回里面就说了,半生潦倒,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气说半生潦倒,什么叫做半生,在那个时候,三十岁就是人的寿数的一半,人到了三十岁就度过了人生的一半了,六十岁就说明你寿数全了,七十岁就人生七十古来稀了。所以快到四十岁,当时已是年纪很大的一个千岁爷了。结果后来果然就坏了事,第二次被废掉,而且彻底地被废掉,他后来的岁月是在圈禁当中度过的。住在一个可能是待遇还比较好,条件还比较舒适的高级监狱里面,但是没有自由,度过他的残生。而且他还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弟弟四阿哥坐上了本来应该由他来坐的宝座,他就在雍正二年忧郁而死。
这就说明,康、雍、乾三朝的权力斗争的源头,还是跟这个太子的命运起伏有关。所以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符码,叫义忠亲王老千岁,他坏了事,他被废了,而且被废了以后没有马上死,当然这个樯木就运不走,他再要订棺材就不敢用樯木了。从书里描写来看,樯木不仅是非常优质的一种木材,而且正像书里面贾政劝贾珍的那句话一样,非常人可享,不是一般人能够去用的。樯木说明长得直,什么叫樯,一个木字边的“樯”不是土字边,就是船上的桅杆木。桅杆木,他用这个字眼也是有含义的。这样,实际上在红楼梦里面,我们就找到了一派的政治力量的源头,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北静王是向着他的。
我分析红楼梦里互相对立的两个政治集团,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弄清秦可卿的生活原型。书里的秦可卿,她如果出身高于贾府,那么,她或者属于忠顺王那个政治集团,是皇家在那一个支脉中的一个女性;或者属于北静王,也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个支脉,是这方面的一个隐秘的成员。
北静王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太值得探索了,因为北静王在秦可卿的丧事后面就正式出场,而且我们发现,曹雪芹把他描写得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样的人物,是不是啊?那个形象光彩四射,把贾宝玉都赛过去了。而且我们过去受那种论调的影响,总觉得贾宝玉是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最恨国贼禄蠹,最不愿意和达官贵人交往,但是他见北静王什么表现啊?这里我不细说,你闭着眼睛回忆,只回忆五秒钟就够了。受宠若惊,是不是啊?而且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是被作家的笔所驱遣的,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里面有无数的奥秘。那么,北静王有没有原型呢?把这个原型搞清楚,是不是紧接着就可以揭示出秦可卿的原型了?下一讲我将就此展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