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xs.la,魔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银浪郡位于大燕的最南方,一面和晋国接壤,一面则和乾国接壤。
百年前,其实银浪郡的名字叫尹郎郡;
这是燕国开国后第一任宰相的名讳,因其在帮助燕太祖立国和治国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其故乡郡国就被以其名命名。
因人而得名,同样,也因人而易名。
这改名,还和初代镇北侯有关系。
在百年前,也就是荒漠蛮族在王庭号召下和大燕进行决战之际,乾国新皇御驾亲征,五十万乾国大军北伐,燕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的初代镇北侯以三万破五十万之役。
那一日,在大破乾军之后,
初代镇北侯曾作了一首诗:
“扬鞭策马逐银浪,清溜迢递看桃花。”
这里的银浪,指的是乾国五十万大军一溃千里,银浪郡的大道上,尸骸枕藉,乾国士卒身上穿的甲胄在阳光下反射着光泽,宛若银浪翻滚。
后一句,则指的是追击途中的清闲,这不是在打仗,也不是在厮杀,只是在踏青看桃花。
战术上镇北侯有没有重视对手后人是不知道的,反正乾国大军一败涂地自此被打断了武运。
而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将初代镇北侯在战略上完全藐视乾国大军的姿态给抒发得淋漓尽致。
再加上初代镇北侯,其实是原本的“尹郎郡”人,是个地地道道的燕国南方人。
也因此,后来尹郎郡就干脆改名成银浪郡。
倒是乾国那边和燕国官方的公文往来中,但凡涉及到银浪郡,全都用“尹郎”来代替。
实在是“银浪”俩字,太刺乾国人的眼睛,每次看见这个地名,乾国人都会下意识地想起初代镇北侯的那首诗;
然后就想到了百年前的那场惨白,想到了自家子弟兵尸横遍野的惨状……
乾国边军,有七成,是拿来防御燕国的,其余三成则分布在和晋国以及楚国的边境线上。
而燕国,硬生生地将三十万全国最精锐的镇北军铁骑放在了北方用以震慑蛮族,在自己帝国的南方边境,则只设立了一座边防城镇——南望城。
翠柳堡则就是依托南望城为核心的防御链中的一环,类似翠柳堡这般存在的堡寨,还有八座。
和乾国那边严阵以待相比,燕国这里,就显得敷衍了事得多。
没办法,百年的积威在这里,心理优势在这里,强烈的自信在这里,可能,这座南望城和翠柳堡在内的一系列防御还是为了顾忌乾国人面子更多一些。
毕竟,银浪郡一直到天成郡也就是燕国的京城,完全是一马平川。
一旦银浪郡出现情况,燕国铁骑旦夕可至。
百年以来,不知道多少燕国男儿梦想着能够重走一遍初代镇北侯当初的辉煌,封侯拜相!
无奈的是,乾国一直不给这个机会。
而这翠柳堡的名字,据说也是因为初代镇北侯而来。
相传,在这座堡被建起来时,初代镇北侯曾在这里插下过一根柳枝。
当时初代镇北侯雄心壮志,想着等这根柳枝长出翠柳之时,他大概已经率军踏破乾国都城了吧。
只可惜造化弄人,因为北方战事紧急,燕国无法再从和蛮人决战的前线给初代镇北侯调拨更多兵马。
初代镇北侯只得率军踏破乾国北方三郡吸纳人口财富回国,后来,又为了制衡考虑,身为南人的初代镇北侯受封于北,终生无法完成自己南下破乾的夙愿。
“我说,这里这么多柳树,到底哪条才是初代镇北侯当年栽下的?”
骑在马上的郑凡对身边的众人问道。
“主上对这很感兴趣么?”策马和郑凡并行且易容过的四娘开口问道。
“万一初代镇北侯在那棵柳树下还埋了什么宝贝呢,比如,镇北遗书?”
“这好办,主上,您下个令,让瞎子在这柳林里用他的精神力去探查,不吃不喝不睡探查一个月,估摸着也就能找出来了。”
旁边的瞎子北下意识地咳嗽了一声,打断了郑凡和四娘不靠谱的聊天,指了指前方,
道:
“主上,前面就是翠柳堡了。”
“不容易啊,终于到了,下令,加快速度,日落之前到堡里休息!”
话音刚落,
郑凡就策马向前,
后面的梁程挥手示意,五百多身穿着和镇北军无二甲胄的蛮族骑兵也开始了加速。
一时间,
柳林里马蹄阵阵,尘土飞扬。
只是,才策马出了柳林,郑凡就不得不重新下令缓下马速。
一出林子,视线就豁然开朗,丝毫没有边境堡垒的那种荒凉凋敝,反而是良田纵横,一望无际。
甚至,地头间还有不少正在忙活的农夫农妇,见忽然钻出来这么多骑兵,不由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开始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人。
郑凡不由得回头看向身后的瞎子,问道:
“瞎子,你确定我们没走错路?”
这是边塞?
这是边塞?
这特娘的是边塞?
不是说边塞不能屯田,但这沃野一片的景象,加上这里农夫农妇们脸上的红润;
北封郡那种苦寒北地自然无法比,但就是在赶路途中经过的燕国腹地虎威、三石两郡甚至是天成郡这个大燕京畿之郡的百姓,这日子,这光景,也没眼前这边的富饶吧?
“主上,路,肯定是没走错。”瞎子北回答道。
行吧,人形雷达说路没走错,郑凡也就姑且信了。
当下,郑凡只能下令道:
“约束马速,谁的战马踏了庄稼,杀无赦!”
郑凡下令之后,
四娘就向阿铭伸手,
阿铭有些疑惑道:
“什么?”
“你的指甲刀先给我。”
“做什么?”
“待会儿说不定要帮主上剪头发。”
阿铭一开始还有些疑惑,随即明悟了过来,和四娘相视一笑,倒是没有把指甲刀给她。
一路赶路,其实也是一路在练兵。
第一天“魔窟”初体验后,这帮蛮子对郑凡的畏惧可以说是烙印进了骨子里,外加梁程练兵本来就有一手,配合上瞎子北每晚宿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带着蛮族兵们一起倾诉当初在荒漠时被大部落被贵族排挤打压被他们扣押了亲眷充当刑徒部落也就是炮灰的悲惨岁月,每晚,营地里都是哭声一片。
总之,这支五百骑的队伍,已经被整合出来了,再加上这些蛮人本身就骑射功夫俱佳,可以说是一支真正的精锐。
随着郑凡的一声令下,骑兵队伍开始缓慢地在道路上行进。
附近的农户也不怕生,甚至还有主动凑过来看热闹的,当然了,那种军民鱼水情赶着趟来送吃送喝的情景是没有的。
这不禁让郑凡有些失落,想着下次再带部队行军时,要不要先通知瞎子提前安排人雇点儿托?
这帮民户也不怕兵,自己这边带兵过去,像是被看猴儿一样。
且因为郑凡部队里大部分是蛮族,他们的相貌和燕人有着不小的差别,所以这更是激发了当地民户们的好奇心。
前行几里路后,居然有附近整个村儿闻讯赶来看西洋景的,本就不宽的道儿,被围得愈发紧凑。
燕人和蛮族的战争史十分绵长,只不过近百年来,因为镇北侯府的缘故,使得蛮人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蛮族早不复当年能动不动杀入燕国腹地惊得燕国全境烽烟四起的光景了。
所以,当地民户对蛮人并没有什么怨恨可言。
平日里,他们也没少看见蛮族的商队,还有,在燕国境内,也经常能看见蛮族奴隶。
倒是这种身穿着制式燕国军甲的蛮人,的确是头一次见。
带着他们从北到南赴任时,也引起了一些风波,好在这种将蛮族编入军伍里的事儿在燕国并不罕见,镇北侯府那儿还养了四大归义部落呢,哦,现在就剩仨了。
再有者,可能是燕人百年来军力无双的所造就的强烈民族自尊心使然吧,并不觉得拿蛮人当兵卒有什么不对的,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害怕的。
这一点,让郑凡觉得倒是有另一个世界里大唐... -->>
银浪郡位于大燕的最南方,一面和晋国接壤,一面则和乾国接壤。
百年前,其实银浪郡的名字叫尹郎郡;
这是燕国开国后第一任宰相的名讳,因其在帮助燕太祖立国和治国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其故乡郡国就被以其名命名。
因人而得名,同样,也因人而易名。
这改名,还和初代镇北侯有关系。
在百年前,也就是荒漠蛮族在王庭号召下和大燕进行决战之际,乾国新皇御驾亲征,五十万乾国大军北伐,燕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的初代镇北侯以三万破五十万之役。
那一日,在大破乾军之后,
初代镇北侯曾作了一首诗:
“扬鞭策马逐银浪,清溜迢递看桃花。”
这里的银浪,指的是乾国五十万大军一溃千里,银浪郡的大道上,尸骸枕藉,乾国士卒身上穿的甲胄在阳光下反射着光泽,宛若银浪翻滚。
后一句,则指的是追击途中的清闲,这不是在打仗,也不是在厮杀,只是在踏青看桃花。
战术上镇北侯有没有重视对手后人是不知道的,反正乾国大军一败涂地自此被打断了武运。
而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将初代镇北侯在战略上完全藐视乾国大军的姿态给抒发得淋漓尽致。
再加上初代镇北侯,其实是原本的“尹郎郡”人,是个地地道道的燕国南方人。
也因此,后来尹郎郡就干脆改名成银浪郡。
倒是乾国那边和燕国官方的公文往来中,但凡涉及到银浪郡,全都用“尹郎”来代替。
实在是“银浪”俩字,太刺乾国人的眼睛,每次看见这个地名,乾国人都会下意识地想起初代镇北侯的那首诗;
然后就想到了百年前的那场惨白,想到了自家子弟兵尸横遍野的惨状……
乾国边军,有七成,是拿来防御燕国的,其余三成则分布在和晋国以及楚国的边境线上。
而燕国,硬生生地将三十万全国最精锐的镇北军铁骑放在了北方用以震慑蛮族,在自己帝国的南方边境,则只设立了一座边防城镇——南望城。
翠柳堡则就是依托南望城为核心的防御链中的一环,类似翠柳堡这般存在的堡寨,还有八座。
和乾国那边严阵以待相比,燕国这里,就显得敷衍了事得多。
没办法,百年的积威在这里,心理优势在这里,强烈的自信在这里,可能,这座南望城和翠柳堡在内的一系列防御还是为了顾忌乾国人面子更多一些。
毕竟,银浪郡一直到天成郡也就是燕国的京城,完全是一马平川。
一旦银浪郡出现情况,燕国铁骑旦夕可至。
百年以来,不知道多少燕国男儿梦想着能够重走一遍初代镇北侯当初的辉煌,封侯拜相!
无奈的是,乾国一直不给这个机会。
而这翠柳堡的名字,据说也是因为初代镇北侯而来。
相传,在这座堡被建起来时,初代镇北侯曾在这里插下过一根柳枝。
当时初代镇北侯雄心壮志,想着等这根柳枝长出翠柳之时,他大概已经率军踏破乾国都城了吧。
只可惜造化弄人,因为北方战事紧急,燕国无法再从和蛮人决战的前线给初代镇北侯调拨更多兵马。
初代镇北侯只得率军踏破乾国北方三郡吸纳人口财富回国,后来,又为了制衡考虑,身为南人的初代镇北侯受封于北,终生无法完成自己南下破乾的夙愿。
“我说,这里这么多柳树,到底哪条才是初代镇北侯当年栽下的?”
骑在马上的郑凡对身边的众人问道。
“主上对这很感兴趣么?”策马和郑凡并行且易容过的四娘开口问道。
“万一初代镇北侯在那棵柳树下还埋了什么宝贝呢,比如,镇北遗书?”
“这好办,主上,您下个令,让瞎子在这柳林里用他的精神力去探查,不吃不喝不睡探查一个月,估摸着也就能找出来了。”
旁边的瞎子北下意识地咳嗽了一声,打断了郑凡和四娘不靠谱的聊天,指了指前方,
道:
“主上,前面就是翠柳堡了。”
“不容易啊,终于到了,下令,加快速度,日落之前到堡里休息!”
话音刚落,
郑凡就策马向前,
后面的梁程挥手示意,五百多身穿着和镇北军无二甲胄的蛮族骑兵也开始了加速。
一时间,
柳林里马蹄阵阵,尘土飞扬。
只是,才策马出了柳林,郑凡就不得不重新下令缓下马速。
一出林子,视线就豁然开朗,丝毫没有边境堡垒的那种荒凉凋敝,反而是良田纵横,一望无际。
甚至,地头间还有不少正在忙活的农夫农妇,见忽然钻出来这么多骑兵,不由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开始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人。
郑凡不由得回头看向身后的瞎子,问道:
“瞎子,你确定我们没走错路?”
这是边塞?
这是边塞?
这特娘的是边塞?
不是说边塞不能屯田,但这沃野一片的景象,加上这里农夫农妇们脸上的红润;
北封郡那种苦寒北地自然无法比,但就是在赶路途中经过的燕国腹地虎威、三石两郡甚至是天成郡这个大燕京畿之郡的百姓,这日子,这光景,也没眼前这边的富饶吧?
“主上,路,肯定是没走错。”瞎子北回答道。
行吧,人形雷达说路没走错,郑凡也就姑且信了。
当下,郑凡只能下令道:
“约束马速,谁的战马踏了庄稼,杀无赦!”
郑凡下令之后,
四娘就向阿铭伸手,
阿铭有些疑惑道:
“什么?”
“你的指甲刀先给我。”
“做什么?”
“待会儿说不定要帮主上剪头发。”
阿铭一开始还有些疑惑,随即明悟了过来,和四娘相视一笑,倒是没有把指甲刀给她。
一路赶路,其实也是一路在练兵。
第一天“魔窟”初体验后,这帮蛮子对郑凡的畏惧可以说是烙印进了骨子里,外加梁程练兵本来就有一手,配合上瞎子北每晚宿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带着蛮族兵们一起倾诉当初在荒漠时被大部落被贵族排挤打压被他们扣押了亲眷充当刑徒部落也就是炮灰的悲惨岁月,每晚,营地里都是哭声一片。
总之,这支五百骑的队伍,已经被整合出来了,再加上这些蛮人本身就骑射功夫俱佳,可以说是一支真正的精锐。
随着郑凡的一声令下,骑兵队伍开始缓慢地在道路上行进。
附近的农户也不怕生,甚至还有主动凑过来看热闹的,当然了,那种军民鱼水情赶着趟来送吃送喝的情景是没有的。
这不禁让郑凡有些失落,想着下次再带部队行军时,要不要先通知瞎子提前安排人雇点儿托?
这帮民户也不怕兵,自己这边带兵过去,像是被看猴儿一样。
且因为郑凡部队里大部分是蛮族,他们的相貌和燕人有着不小的差别,所以这更是激发了当地民户们的好奇心。
前行几里路后,居然有附近整个村儿闻讯赶来看西洋景的,本就不宽的道儿,被围得愈发紧凑。
燕人和蛮族的战争史十分绵长,只不过近百年来,因为镇北侯府的缘故,使得蛮人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蛮族早不复当年能动不动杀入燕国腹地惊得燕国全境烽烟四起的光景了。
所以,当地民户对蛮人并没有什么怨恨可言。
平日里,他们也没少看见蛮族的商队,还有,在燕国境内,也经常能看见蛮族奴隶。
倒是这种身穿着制式燕国军甲的蛮人,的确是头一次见。
带着他们从北到南赴任时,也引起了一些风波,好在这种将蛮族编入军伍里的事儿在燕国并不罕见,镇北侯府那儿还养了四大归义部落呢,哦,现在就剩仨了。
再有者,可能是燕人百年来军力无双的所造就的强烈民族自尊心使然吧,并不觉得拿蛮人当兵卒有什么不对的,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害怕的。
这一点,让郑凡觉得倒是有另一个世界里大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